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晚唐开发东北 > 第二百八十五章 默契

第二百八十五章 默契

    随着刘仁恭毙命,扶余府众将士瞬间发出震天的吼声。

    “高将军威武、高将军威武……”

    五千人的喊声响彻战场,惊得幽州大军胆战心寒,有人甚至主动下马,向高思继和众将士投降。

    一个人的举动影响到其他人的心情,没有主帅如同群龙无首一般,更没有人想为刘仁恭报仇,面对这样的情形,投降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有兵士出列,将刘仁恭的头割了下来,递到高思继的手中,借此机会令幽州大军彻底的臣服。

    成王败寇,高思继明白其中的道理,浑然不顾头颅还滴滴哒哒的流血,将其高高举了起来。

    “万胜、万胜……”

    兵士们随之高喊着口号,尽情享受着胜利的喜悦。

    高思继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眼下还只是刚刚开始,杀死一位大唐节度使,尤其是河北三镇之一的刘仁恭,一旦处理不当,将会给皇室和扶余府带来灭顶之灾。

    “马上给侯爷去信,就说刘仁恭已被枭首,大军可以即刻启程。”

    高思继的话没有瞒着对面的幽州大军,甚至是故意喊了出来,令对方不禁满腹的狐疑和震惊。

    这位侯爷到底什么来头,刚刚杀了幽州节度使,看样子还打算发起进攻,难道说是准备与河东开战,还会说要攻打成德?

    很快一只海东青飞向北方,以它的速度要不了一个时辰就能到达,况且李悦早已经准备妥当,只等着消息传来,便开始下一步的计划。

    面对着众多的俘虏,高思继也有些头疼,人群中倒是有不少的熟人,不过暂时双方还处于敌对状态,难保其中有人还暗藏其他的心思。

    “幽州的诸位兄弟,如今高某的身份与往日不同,还请诸位先忍耐些时日,等到事情有了结果,自然会让诸位回家。”

    众人也明白其中的缘由,幸好还是幽州的故旧,如果是素不相识之人,恐怕下场就难以预料了。

    “高将军放心,兄弟们明白你的难处,自然不会让你为难。”

    随着有人主动表态,高思继向众人拱手致谢,同时兵士们开始捆绑战俘,这么多的人如果突然发难,仅凭着五千铁甲军还真难以应付。

    战马牵走、兵器收缴,幽州大军被集中起来,去往辽河的河边驻扎,毕竟那里有战船巡视,无论是看管他们,还是照顾饮食,都方便一些。

    与此同时,大辽部的阿保机也在收编战俘,同时向迭剌部派出人马,估计那里已经是凶多吉少,恐怕迭剌部已经是不复存在,想到这里、阿保机不知是该高兴,还是应该悲伤。

    进入营地,幽州战俘的绳索也被去除,只要大家不走出营地,扶余府兵士们倒也不会为难,并且一日三餐伙食也不差,虽说暂时没有自由,不过战俘们也没有什么可抱怨的。

    第二天的时候,河面上明显多了许多船只,随着大量的物资和人马来到了岸上,看得战俘们惊愕不已。

    河对面至少还有万人以上的兵马,正等着运送过河,看样子似乎是准备开战的样子。

    刘仁恭毙命,让整个扶余府高层为之兴奋,如此一来便能光明正大地进入中原,只是这其中还需要一系列的交易和操作,只要打开局面,以后也会轻松很多。

    李悦带着李裕,二人来到军营,有些事还需要亲自向高思继交代一番。

    “高将军劳苦功高,请受小王一拜。”

    刚刚和高思继见面,李裕便向对方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大礼,让高思继不禁愣一下,随即连忙扶起。

    “德王言重了,上阵杀敌本是我等分内之事,怎能当得德王如此大礼。”

    说话的工夫,高思继向李悦求助,只见李悦摆了摆手,随即开口说道。

    “高将军当然应该受此大礼,德王这一拜,不仅是为了江山社稷,同时也为了父母双亲,更是为了天下的百姓。”

    高思继面露欣喜,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看着眼前的李裕,不禁暗暗高兴。

    这些年来,皇室仅仅剩个空架子,境内的节度使已然是在皇室之上,也正是因为权力的增长,使得节度使的野心也开始膨胀,令得百姓们民不聊生。

    相比而言,李裕在扶余府的这些日子里,见惯了百姓的疾苦,更是亲身体验到百姓的艰辛,况且有杨礼、李悦等人教导,其想法和做法明显与之前的很多继位者不同。

    如果大唐江山交到他的手中,或许可以令其重新焕发生机,即便是没有太多的改变,结束群雄割据的场面,也足以让百姓休养生息的。

    “德王、侯爷,高思继为大唐江山万死不辞。”

    经历这一战,众人的心态已然变得不同,之前扶余府仅仅是为了自保,如今变成了为天下百姓而奋斗。

    “经过大家的讨论,扶余府上下一致认为,只有高将军才能胜任幽州节度使一职。”

    李悦的话让高思继僵在原地,当初根本没想过战事会如此顺利,只是希望将刘仁恭击退,同时借助高家的声望,慢慢招揽幽州的豪杰,如今的情况完全超出了预料。

    “高将军不要着急,先请我说。我已经向朝廷上奏,推举你为幽州节度使,扶余府众人之中,也只有你才是合适的人选。”

    高思继明白,李悦说的上奏,或许更像是一封家书,直接与皇后或者皇上说明其中的缘由罢了。“至于河东,正好借着这次的机会,修复他与朝廷之间的关系。相信有德王亲自前往,加上扶余府赠送大量的礼物,估计李克用应该不会拒绝。”

    如今事态发展到这个地步,是时候挑明关系了,以之前借助王镕送钱的基础,或许修复关系应该不难。

    况且扶余府也不是没有准备,高思继麾下的铁甲兵,已经河边正在过河的人马,便是应对意外的后手。

    毕竟幽州新降,借助这些人马,可以震慑一些宵小之徒,二来便是用来防备李克用有不轨之心。

    同时李悦还有他的心思,那便是尽量地让两地百姓交换,从而达到迁徙幽州百姓的目的,大幅度地开发东北。

    仅仅是几天的时间,已经让幽州俘虏们的心态发生了变化,虽然不知道那两个少年的身份,不过看高思继对待二人的态度,便能知道二人身份不凡。

    不仅如此,两个人像是懵懂少年,每天与俘虏们交流谈话,与印象中那种达官贵人的子弟完全不同,心中平添出几分的好感来。

    虽说眼下是俘虏的身份,不过每天的伙食却是像是客人,而且听两个少年的意思,如果高思继成为幽州的节度使,这样的日子根本不用发愁。

    将士们大多都是普通百姓出身,谁又不想天天有好日子过,如果能有这样一位父母官,自然是双手赞成的。

    不知不觉间,一颗希望的种子埋在了俘虏们的心中,相信等到他们回了幽州,还会在更多的人之间传播。

    大军浩浩荡荡,铁甲军在前面开路,中间是幽州的将士,随后则是大量交好李克用的物资,队尾则是数以万计的扶余府大军。

    皇室的书信已然收到,上面竟然是两个不同的字体,看上面墨迹斑斑的样子,两夫妻明显是激动万分。

    对于李悦的建议和计划,二人自然是没有意见,可以修复和李克用的关系,无论是对于眼前的局面,还是对于日后事态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甚至于皇上提议,如果能争取到李克用对高思继的举荐,可以让双方的关系更加的融洽,同时也会令幽州更加的牢固。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