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了一条鱼

    两姐弟将包袱放在多余的石凳上,胡漫婉想着去给他们沏一壶茶,又怕他们等的无聊。

    就把自己攒了多年的画本都拿出来给宋清明看。

    问宋清凝看不看,宋清凝摇摇头,想了想反问道,“胡伯有闲置的书籍么?我想看一看。”

    除了胡漫婉,村里的女娃娃都只干农活不务学业。这话要是从其她人口里说出来,胡漫婉定要大吃一惊。

    一想到宋清凝好歹在镇上当了十年的宋家大小姐,来花园村之前家里定是有专门的先生教她习字做学问,胡漫婉立马就笑着连连点头,“我爹书房有好些书呢,我这就去给你拿几本过来。”

    不一会儿,胡漫婉将几本她从未看过的书籍拿给了宋清凝,转身就去了灶房。

    两姐弟伴着读书声,各自沉浸在手中的读物上面。

    画本虽有趣,但宋清明平日里都干些上山下田的事儿,好动如他,看了一会儿就坐不住了。

    一抬头就看见全神贯注盯着书籍的姐姐。

    这样的姐姐是他从未见过的,宋清明心底又开始莫名的不安。

    想找姐姐说说话,却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恍然间望见了学堂里面的胡伯伯。

    宋清明立马放下手中的画本小声问,“姐姐,如果胡伯伯不让我们在这里住,我们怎么办?”

    “放心吧,这事我早有安排。”宋清凝眼睛不离书本,一脸严肃地作答,眉毛立马微蹙着,仿佛看见了什么不得了的内容。

    看着姐姐关于住宿问题如此的胸有成竹,宋清明这时本该安心许多,可他此举更多的是想试探姐姐的性子,如此一来,他心里反而直发毛。

    抬头愣愣地想着身边的人究竟是不是他姐宋清凝!

    只顾着分析书本上关于荣国当前农商形势的宋清凝没注意到宋清明的异常。

    “姐?”

    身旁传来一个充满好奇的声音。

    宋清凝还是没听出什么异常,“嗯?”了一声,仍继续盯着有关平民百姓生活条件的介绍。

    可身边的人突然就凑过来拽着她的手。

    宋清凝忙着为今后谋出路的心思收了收,低头看着这个与她亲弟弟宋晓宇长得一模一样的原主的非亲弟弟宋清明。

    把心思放到他身上,她那紧绷的弦一下子就松了下来,如水的目光里总夹杂着一些愧疚。

    宋清明看着姐姐这软下来的眼神,突然就又不忍心多说什么,而是改口说道,“姐姐搬去哪我就跟着去哪,以后家里的活儿都我来干,我一定会努力不让姐姐受一丁点的委屈。”

    记忆中,两人住在张家时,原主基本干不了活儿,所以很多活儿都是活蹦乱跳的宋清明来干。

    现如今宋清凝掌控了这幅躯体,她不可能再让宋清明既干男娃的活儿又干女娃的活儿。

    准确来说,宋清凝想让宋清明念书考取功名。

    放下手中的东西,宋清凝轻轻揉了揉宋清明的脑袋,开口时下意识喊出了宋晓宇的名字,“晓宇真乖——”

    声音戛然而止,话没说完宋清凝的身体就僵住了,眼神游离了一刹。

    回过神来,发现眼前小男孩的眼睛里似乎多了一丝惶恐。

    宋清凝不可能告诉他她来自另一个世界,所以这时没法讲清楚这些事。

    就撒了个谎解释,“娘亲离世前告诉我说,晓宇这名字是高启明给你取的,你叫高晓宇——”

    “我叫宋清明,”宋清明脖子一横,有些激动,“姐姐你就是我的亲姐姐,我才不是娘亲和别人生下来的小野种。”

    原主知道自己的身世,她和宋清明的爹真不是同一个。

    可宋清明分明认准了原主就是他的亲姐姐,是他在这个世上唯一的亲人了。

    或许是害怕原主会不要他吧。

    看着小孩一副又倔又委屈的样子,宋清凝的心就跟被小针扎了一样疼。

    想到从前一向软弱的原主只敢对宋清明发脾气——因为从心底认定了是宋清明的到来才让她落到了这步人不人鬼不鬼的田地。

    宋清凝就恨不得倾尽所有将这个小男孩宠到上天去。

    “姐姐当然是明儿的亲姐姐啊,”宋清凝不慌不乱,眼神坚定,“村子里那些人什么也不清楚就只会乱嚼舌根,明儿一定不能信了他们的鬼话,姐姐保证以后也绝对不再说出这种话来。”

    宋清明以前总跟在原主屁股后面不停地喊她姐姐,但原主都不准他喊她姐姐。

    听到姐姐肯认他,宋清明高兴得忘乎所以,激动地从石凳上跳下来,一把钻进姐姐的怀里。

    “嗯嗯,我才不听那些瞎话呢,姐姐真是世上最好的姐姐了。”

    这话又勾起了宋清凝在现代发生的往事,她甚至算不上是一个合格的姐姐,哪里有他口中说的那么好。

    宋清凝摸了摸男孩的头顶,“明儿才是这世上最乖的弟弟,姐姐这次一定会好好守护着你,看着你长成男子汉。”

    小男孩听了这番话,心里更是甜蜜,扬起脑袋眼巴巴看着宋清凝,“说好了,姐姐永远都不可以丢下明儿。”

    宋清凝笑的温柔,“姐姐最喜欢明儿了,怎么舍得离开明儿呢。”

    宋清明拼命点头。

    场面一度情深意浓,突然有敲门声。

    宋清凝松开宋清明,回头看去,院门口站着一个大汉,手里提了一条鱼。

    鱼还在蹦跶,看样子是赵大海刚从自家鱼塘里捞上来的。

    宋清凝起身过去招呼他,“胡伯这会儿还在教孩子们念书,赵伯您来这里是?”

    赵大海面相虽然很凶,但笑的憨厚,甚至有些激动,“你和清明还小,从张家搬出来自个儿过日子可不是件容易事。我也帮不上什么忙,就想着拿条鱼过来给你们。”

    说话时一刻都没看远处的宋清明,眼睛像是长在了宋清凝身上,仿佛是在看他昔日倾慕的张氏。

    别说,小丫头硬气起来,风韵当真与张氏年轻时一样。

    宋清凝瞧见赵大海有些入痴,忙开口拒绝。

    “这鱼没有十几个铜板可买不到,”宋清凝又看了看他手上的那条鱼,点点头,“太贵重了,我们不能收。”

    “清凝啊,你就别和赵伯客气了,”赵大海把那鱼往上提了提,“你们今后住胡秀才这里吧,胡秀才最爱吃鱼,就当这条鱼是你俩来这里住拿的礼。”

    言语激动,赵大海终于敢进到院子里,离宋清凝近些,边看着她说“这鱼刚捞上来的,今晚炖汤喝最合适不过。”边往里走,往灶房那儿去。

    胡漫婉刚好端着沏好的茶从灶房里出来,见着赵大海,忙问候了一句“赵叔叔好。”

    赵大海乐呵呵地点头,“给你们送条鱼”,说着就直接往灶房里面走。

    胡漫婉一脸困惑地将茶端去石桌上,问走过来的宋清凝,“赵叔叔来这里是……?”

    “我也不清楚,应该只是到这送条鱼来了。”

    胡漫婉茫然地“哦”了一声,给姐弟俩倒茶喝。

    三个人刚喝上一口热乎的茶,赵大海从灶房出来,朝他们这里走来。

    三十好几就快四十的大老爷们,和三个孩子打交道居然有些扭捏,站定在不算太近的地方说,“鱼放在柜子旁边那个小水缸里面了,放了些水养着,如果今晚不吃它,换下水就能再养几天。”

    交代完,赵大海看了几眼宋清凝后才说,“家里还有事,我就先回去了。”

    眼看着赵大海转身就往门口那里走去,胡漫婉赶紧起身去送送他。

    送到门口,胡漫婉在门外面站了一会儿,对着走远的男人喊了句“赵叔有空常来家里坐坐啊。”

    转身进了院子。

    他们等了一会儿,终于等到孩子们都离开了。

    胡学恺站在门外面目送着一个个孩子,等到他们都走远了,就回了院子,朝他早就注意到的三个小孩走去,表情有些严肃。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