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召唤之七星聚义 > 冀州九郡以及江湖百家的局势

冀州九郡以及江湖百家的局势

    冀州:治所鄗(hào)(河北柏乡县北,后迁邺城),所辖今冀西南部。辖郡、国九,县一百。治所邺县,在今河北临漳西南。三国曹魏移治信都县,在今河北冀县。辖地相当于今河北中部和南部、山东西部、河南北部。

    辖魏郡、钜鹿、勃海、常山、安平、河间、清河、赵国、中山三郡六国。约於今河北、山西东部、河南省黄河以北,辽宁省辽河以西之地。

    魏郡,治邺县(今河北临漳邺镇)。领15县:邺县、内黄、黎阳、繁阳、阴安、魏县、元城、馆陶、清渊、平思、斥丘、曲梁、梁期、武安、涉国。

    巨鹿郡,治廮陶(今河北宁晋东陈附近)。领15县:廮陶、杨氏、鄡县、下曲阳、南、任县、平乡、南和、巨鹿、广干、曲周、广宗、广年、斥章、列人。

    渤海郡,治南皮(今河北南皮常庄)。领8县:南皮、东光、重合、高城、阳信、修县、浮阳、章武。

    清河国,治甘陵(今山东临清东北)。领7县:甘陵、贝丘、灵县、鄃县、绎幕、广川、东武城。

    安平国,治信都(今河北冀县)。领13县:信都、扶柳、堂阳、南宫、陉县、武邑、观津、下博、武遂、饶阳、安平、南深、阜城。

    赵国,治邯郸(今河北邯郸)。领5县:邯郸、易阳、襄国、中丘、柏人。

    常山国,治元氏(今河北元氏殷村)。领12县:元氏、栾城、平棘、高邑、房子、上艾、真定、九门、蒲吾、井陉、灵寿、南行唐。

    中山国,治卢奴(今河北定州)。领13县:卢奴、安喜、汉昌、蠡吾、安国、毋极、新市、上曲阳、望都、唐县、蒲阴、北平、广昌。

    河间国,治乐成(今河北泊头千户屯附近)。领11县:乐成、弓高、成平、中水、武垣、束州、东平舒、高阳、鄚县、文安、易县。

    目前由于最南方的魏郡是李山的势力占据,而李山的正北方巨鹿郡虽名义上目前是朝廷势力管辖,但是暗中这里的百姓已经不信仰汉王朝了,而是张角的势力范围,廮陶、杨氏、鄡县、下曲阳、南、任县、平乡、南和、巨鹿、广干、曲周、广宗、广年、斥章、列人这15县之中,斥章、列人这两县是靠近魏郡最近的两县,魏郡的平思,斥丘二县距离巨鹿不到一百里的路程。而魏郡和巨鹿郡之间还夹着一个赵国,也就是邯郸郡。现在邯郸太守正是赵雍势力所在地。

    所以李山必须在邺城精炼十万大军才能安心,自古以来,冀州就是四战之地,易攻难守,除非自身强大,周围的势力方才不敢随意攻伐。所以这么一看牛魔,赵云,韩世忠的压力还是非常大的,虽然现在大家都同属朝廷势力。但是巨鹿张角一旦起义,北方的巨鹿,安平国,清河国,常山国,中山国,河间国以及渤海郡将快速沦陷。

    冀州本来在汉末初期时就是人口大洲,经过穿越者李山的到来。周围的人口增加的数量发生了变化。分别是巨鹿郡600万,安平国408万,清河国555万,常山国363万,赵国762万,中山国801万,渤海郡773万,河间国455万,魏郡804万。均是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是这也造成了地少人多的隐患。以魏郡804万的人口总数,养十万精锐大军轻而易举,而且李山还奢侈的给自己所辖的15县各自驻扎了一万郡国兵。至于六国封地内的刘氏子孙,已经被有野心的李山给监管了起来,赵国的赵雍做法也是一样的。因独特的地理位置,李山不得不跟赵雍在黄巾之乱结束后提前开启较量,否则一旦赵武灵王崛起后,李山自己也非常的难受的。

    冀州这个地方,百姓多,世家同样也非常的多。比如中山毋极县的四大商贾世家之一甄家就在此地,清河崔氏也是在甘陵城内势力很大的。而李山的李家本身则是赵郡(即赵国)李氏的一部分分支。

    也就是说,李氏虽然没有支持李山,但是也跟李山沾亲带故。这样就为以后,李山击败赵雍奠定了基础。

    。。。。。。。。。。。。。。。。。。。。。。。。。。。。。。。。

    冀州因为人口密集的原因,同时也导致了江湖,百家在此聚集的人较多。比如:名家,农家,工家均在冀州生根发芽。江湖门派中有灵鹫宫,青城派,恒山派,嵩山派,泰山派等江湖势力。这里的灵鹫宫与逍遥派完全是两个派别,而目前灵鹫宫的宫主则是虚竹。

    其他的江湖门派还有昆仑派,红花会,天山派,明教,星宿派,崆峒派,全真教,雪山派,古墓派,峨眉派,华山派,五毒教,白莲教,天地会,点苍派,桃花岛,少林寺,衡山派,丐帮,玄冥教,武当山,神龙教,逍遥派,蜀山剑派这些江湖有些名气的门派,没有名气的比如:五鼠,南海七大恶人等等少数人的组织。

    只不过不全都是在冀州,只有少数的江湖在冀州而已。

    江湖上的仇杀,每天都在上演。目前名家排列出了公认的江湖十二大宗师分别是:灵鹫宫虚竹,逍遥派无崖子,桃花岛黄药师,全真教王重阳,少林寺扫地僧,武当张三丰,丐帮洪七公,蜀山清微道长,玄冥教冥帝,南帝一灯大师,古墓派神雕侠杨过,明教张无忌。这十二人是名家排列出来的十二大宗师,同时也是江湖上公认的十二大宗师。

    江湖上的大宗师意味着在这个乱世,就能有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基本没有什么不开眼的江湖门派找他们弟子的麻烦,除了他们自己的弟子作死外,基本性命无忧。

    与他们同为大宗师的还有百家的人;分别是道家三清,阴阳家东皇太一,农家伏羲,女娲;儒家孔子,孟子,庄周等。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