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召唤之七星聚义 > 第二十五章 南阳攻防战之宛城救援战(三)

第二十五章 南阳攻防战之宛城救援战(三)

    公元184年7月3日,安庆绪带着六万大军正在行军,走在前往樊城的官道上。

    古代的官道基本上周围都会有山和密林的,很少是建立在平原上,不过目前安庆绪军目前行军的官道却是平原地带。

    十二太保中的,大太保卢芳,二太保薛亮各带一千军队埋伏在平原的地下草堆内。看着经过的六万大军,立马派人汇报给了樊城外的杨林大军。

    杨林得到消息后,今天并未攻城,而是招来了魏文通商议军情。杨林作为隋朝的靠山王统帅能力还是没得说,要比安庆绪要高,很快做出了应对方案,留下了辎重队的一万民夫由魏文通带领继续围困樊城城墙。

    而杨林自己则是带着八千大军,从汉江河上游秘密过河,直接轻易攻占了樊城北边的小县城新野,得益于事先埋伏好的军队。杨林才敢率军硬抗安庆绪的六万黄巾军。

    安庆绪也不傻,也会正常的派遣斥候侦查樊城战场的军事情报,也得知杨林率军抵达新野城外五十里处了。故而在过了汉江以后,在今上庄乡的地方两军碰面。

    由于安庆绪带的军队多,而杨林的军队看起来只有一万多人。毕竟两军列于阵前,也不答话,按照汉代军队打仗的惯例是要斗将的。于是安庆绪见状就派出了部下校尉前往挑战。

    校尉得令后,骑马持枪来到两军阵前叫阵,杨林也是一军的主将,不好以大欺小的亲自上阵。就派出了新守的本土将领文聘出战。

    该校尉倒是很嚣张的

    “来将通名,本校尉枪下不杀无名之辈!”

    文聘一边骑马持枪出阵,一边答道“杀你者,荆州文聘是也!”

    校尉见文聘来势汹汹,于是不敢大意就沉着应对,文聘五维:武力85统帅90智力75政治41魅力72。

    文聘在三国时期名气不大,估计很多人没有听说过,但是能让曹操说一句荆州良将的也就只有他了。

    不过以文聘的二流的武力值,打一个三流的校尉还是手到擒来的,果然交战不过二十回合,文聘瞅准破绽,一枪将该校尉刺于马下。

    杨林军看见文聘战胜后,大声庆祝了起来,士气有所提升。而安庆绪见校尉被杀,暗骂一声,手下也没停直接一指身旁的一员武将上前应战。这员武将大家都比较熟悉,那就是关二哥的抬刀将领周仓。

    周仓骑马持刀的来到了两军阵前

    “文聘小儿,别太嚣张,看吾周仓来取你狗命!”

    文聘看着来将卖相不凡,不知底薪,但是该有的回怼还是说道

    “想杀我,能打的赢我再说。看枪!”

    周仓和文聘就大战在了一起,而这个时候王韧的系统就提示了

    周仓的五维:武力93统帅81智力60政治60魅力74。

    93的武力值已经属于一流的武力了,而文聘的武力有点不够看了,不知道能不能撑得住,王韧看着系统的提示暗暗想到。

    且说周仓与文聘大战三十回合后,文聘开启了“枪将技能”,这个技能开启后武力+2,目前文聘的武力是87,但是距离93的武力还是有着6点的武力差距,终于又十个回合过后文聘要支撑不住的时候,使出全力一击逼退了周仓,就退回了本阵。

    周仓也不傻了,不会眼睁睁的看着文聘退回。但是杨林作为一员武力值高的猛将,还是看得出文聘和周仓的武力差距的,就周仓的武力比起杨林来说也差不了多少。

    于是骑着汗血宝马,手持水火囚龙棒出了本阵救回了文聘。

    杨林五维统帅93,武力99,智力83,政治74,魅力85。一流顶峰的武力加上武器和宝马的加成起手武力就有102的武力了。

    周仓见汉军主将出阵,但是由于杨林的年龄较大。故而虽然杨林卖相很帅,看起来很是勇猛。但是对周仓没有威慑力,直接持刀与杨林战在了一处。

    。。。。。。。。。。。。。。。。。。。。。。。。

    安庆绪不是没想到周仓赢了后,杨林出阵的时候挥军掩杀。但是看了看汉军的军阵并无慌乱的迹象,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继续看着周仓和杨林的大战,且说周仓与杨林交战,只一回合周仓就知道自己不是这个武将的对手了。

    于是直接爆发全力应战,周仓有两个技能分别是“刀将和抬刀”这两个技能,“刀将”发动后武力+2,“抬刀”

    (抬刀顾名思义:作为关二爷的抬刀将,怎么能没有牌面?周仓属于力量型武将,发动后武力瞬间+5)技能发动后武力+5,所以两个技能一起发动后,周仓的武力由93,增加到了100。基本与杨林的武力持平了。

    杨林与周仓交手了足足有八十回合,不分胜负。

    说到底,杨林的武力还是靠着武器和宝马暂时的占据了对周仓的优势。周仓拿的武器和宝马都是普通的,在八十回合过后,战马逐渐的体力不支了。

    打了这么久,杨林惜才的毛病上来了,所以下手也没有那么的重。又斗了二十回合,安庆绪眼见周仓要败了。马上下令让周仓撤回了军阵,杨林见状也不追赶。

    拨马回到了本阵之内,文聘在回到军阵后临时接过了军队的指挥权,在杨林回来后自然由杨林指挥了。

    安庆绪见杨林军少,于是也不试探,他知道有埋伏但是埋伏的肯定不是很多。直接派出了四万大军进行强攻,安庆绪摆出了正规的汉军方阵。

    杨林见状也不废话,直接命令文聘带着八千中军做好防御的准备,把军中的重型连弩战车推出阵中,这种重型连弩战车朝廷是没有的

    是王韧在现代的一些书籍上看到,并让人做出来的,不过三年的时间也才做了100台这样的战车,因为威力过大,且建造繁琐,耗费也不小所以在建造100台连弩车后就停产了。

    这一次杨林带了五十太连弩战车过来了,这就是杨林敢跟安庆绪六万大军正面应战的底气。重型连弩战车的外形就是古代的战车,加装了多管的射箭的箭口。

    可以看成是古代版的格秋莎火箭炮!只不过这个纯木质的,为了方便使用,孙武特别研究出了连弩车的战法。

    那就是连弩车需要三人操作,旁边需要5个步兵守卫,而且是只能排成两排,一排十台。极限是三排十台。分别是呈25度角,35度角,45度角。

    不过25度角度的杀伤力有限,只能等敌军靠近三十步以内后才可以发射,否则就是在浪费箭矢。

    因为这个是秘密武器,杨林并未直接摆放在军阵正前方,而是在连弩车前方放了两排的精锐步兵也就是两千人进行正面抵抗,消除对方统帅安庆绪的疑虑。

    黄巾军四万人集群冲锋,剩下的两万分别从左右两边准备包抄杨林军队。不过很可惜,杨林在左右两边各放置了三千军队进行结阵防御。

    。。。。。。。。。。。。。。。。。。。。。。。。。。。。

    只见四万黄巾军冲锋到杨林军队还有百步之内的时候,杨林下令军队放箭迎敌。军队所携带的弓箭是英格兰长弓,这种弓箭好造又非常的好用,只要是一个成年的男子就可使用。

    非常的方便,缺点就是杀伤力不够,不过中国人多,可以通过数量进行弥补。

    杨林一声令下,前排两千人加上连弩车内护卫的步兵,直接持弓45度仰射。一轮箭雨下来,黄巾军冲锋途中倒下了几百人,不过这点伤亡对于他们来说微乎其微,所以后面的黄巾军继续冲锋。

    而杨林军前排两千军队内的第一排一千人的军阵,在射完箭后就树立起了随身盾牌直接开启了防御模式。

    而后面的步兵则是继续放箭,尽可能的对黄巾军造成杀伤。

    这里要说一下,汉代的弓箭只靠人力射击的话最多九十多步,而英格兰长弓射程达到了一百一十多步,所以完全有时间射完第一轮后直接立盾防御了。

    前排军阵的防御盾牌的反射光线顺便也刺眼前排冲锋的黄巾军因为身后四万的军队冲锋导致不敢停下,看不太清楚具体情况,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

    冲锋的过程中黄巾军复出了伤亡三千多人的代价后终于冲到了阵前,开始与杨林军进行肉搏,身后的步兵见状立马向两边跑开进行支援。

    文聘见状立马拿着指挥旗通知了杨林阵前对战的情况,盖因开战之前杨林已经跟这一千正面迎敌的军队说明了情况。他们也都非常理解杨林的做法,只求战后他们的助攻王韧能好好的照顾他们的家人!

    前排一千人的步兵爆发出了惊人的毅力,四万黄巾军步兵一时半刻竟然冲不破他们的防御。杨林见差不多后,下令三十台重型连弩战车直接进行无差别的射击!

    而身在后方指挥进攻的安庆绪眼见前锋就要冲破汉军的防御阵后,兴奋的疯狂击鼓之时,只见四万黄巾军居然开始骚乱了起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