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召唤之七星聚义 > 第三十二章 易阳攻防战(试探)

第三十二章 易阳攻防战(试探)

    公元184年7月4日,易阳城,城墙,北门,廉颇正带着部下三千大戟士,支援着就快要守不住城墙的郡国兵。其实很多人都以为大戟士是张郃专属的精锐军队,其实并不是。

    大戟士最早的创立者就是廉颇。在战国时,廉颇凭借着十三万的大戟士军队击败了燕国六十万大军的进攻。可以想象廉颇所训练出来的大戟士的精锐程度。

    而这次带兵攻城的是窦建德麾下的大将之一管亥,管亥五维:武力92统帅70智力63政治55魅力70。而廉颇的五维:武力95统帅100智力80政治86魅力94。

    管亥能攻上易阳城的城墙之上,完全是凭借着自身的武力强行顶上来的。但是在汉军有着廉颇的指挥之后,迅速的稳住了阵脚。拼着1换一的伤亡比例,硬生生的将管亥给赶下了城墙。

    廉颇在击退了管亥的防守之后,并未松懈下来。因为他知道对面的那个统帅窦建德可不是易于之辈,而且廉颇的后手可不止这一点。他手中的大戟士足足有三万,在得知黄巾一起之后,赵雍又把守卫邯郸的剩下的一万大戟士也派给了廉颇。而邯郸城则赵雍留下了自己的精锐部队:两万胡服弓箭兵驻守。

    廉颇在封死四门之后,还不放心,分出人手注意城内所有的地下可以挖掘而出的土地,严防窦建德的土木作业的进攻。这么一防,还真让廉颇给逮住了窦建德的一番谋划,让窦建德想要用地道的方法攻破易阳的想法破灭了。

    在斗智斗勇了接近三天的时候,时间来到了7月7日。窦建德在久攻易阳不下后,张角等不及了,他派黄巢率军四十万绕道赵国,魏郡,从平原君走,进入兖州。在兖州的陈留与汉军主力卢植的二十万陈留守军对上了。另外一边派人催窦建德尽快攻破易阳,拿下邯郸之后直接攻击邺城。

    而这三天的时间,足够赵胜抵达李山的邺城。此时赵胜在魏郡太守府内,正在与太守田丰说话。不过赵胜也知道,田丰只不过是李山的代表而已,真正能做出派兵支援的就是邺城李氏家主李山。

    赵胜:“多谢田太守的款待,在下此来是来找你的主公李山的。麻烦请您引见。”

    听完赵胜的话,田丰也不急,喝了一口茶后。“赵公子莫急,我家主公已经派出韩世忠将军和赵云赵将军率军十万在你来之前,已经出发去易阳城支援了。”

    你道为何李山如此的积极支援赵武灵王赵雍?盖因,他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等黄巾将赵雍击败之后,将是李山独自面对黄巾百万大军进攻之时,这可不是李山想要面对的压力。所以在黄巾就要进攻易阳的时候,就与麾下谋士沮授和陈萍萍的协商后都是一致认为应该救易阳。

    赵胜听后非常的纳闷:“怎么会支援的这么快呢?朝廷下令周边郡县互相扶持的命令,还未抵达,就已经出兵了?”哈哈哈哈哈,田丰大笑了几声后;

    “赵公子,现在你我之敌乃是这已经起义想要颠覆大汉王朝的黄巾起义军啊,就算是后期你的主公要与我家主公争夺冀州,前提也得是在击退并且消灭黄巾军之后啊。”

    赵胜也并非愚蠢,在田丰提点之后也瞬间反应了过来。当前时期并未上升至明面上的争霸时期,现在大家都还是大汉的朝廷命官呢!于是在与田丰协商了此时合作的细节之后,就于第二天7月8日返回了邯郸城。

    邯郸城地理位置重要,邯郸若是被敌军占领,则像西可侵犯并州,西南方向可入侵河东,再往南方就是兖州了。所以易阳是否能守住,关乎到整个中原战场的大局。因为易阳城破之后,将是一片平原地带。就算还有魏郡抵挡,但也支撑不了多久的。

    。。。。。。。。。。。。。。。。。。。。。。。。。。。。。。。。。。。。。。。。。。

    朝廷中不是没有人看到这一点,但是现在汉朝因兵力不足只能看着易阳城被围攻,从而祈讨易阳守将能守住了。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韩世忠和赵云在三天前就率军从邺城出发了,行军了三天的时间才走到易阳城东南方向二百三十里处的一个叫肥乡的小村庄。而易阳(今永年)城此时已经承受了黄巾军窦建德部连续十八次的猛攻,但是好在都在廉颇的严密防守下被一一阻挡了下来。

    肥乡官道上,一只十万大军,正在行军。军旗上书一个李字,而将旗分别写了韩,赵两字。没错,这只军队就是去支援易阳城的韩世忠的军队。

    这是赵云看着韩世忠道:“良臣兄,我们这么大张旗鼓的支援易阳城,那黄巾窦建德部岂不是早就知道了?待到达目的地后,我军只能与其硬拼了啊。”

    骑在庆鸿马上的韩世忠说道:“子龙,我军支援就是得大张旗鼓,不然黄巾军窦建德部是不会分兵埋伏的,从而能给易阳城减轻守城压力。吾料定其必定会派人在滏阳河上游蓄水,准备在我军渡河之时水淹吾军!”

    这样的计谋不光韩世忠会想到,窦建德怎么会想不到呢。不过,韩世忠还是低估了窦建德的魄力。就是这样的轻视差点让这十万大军全军覆灭!在韩世忠说完之后,赵云也瞬间明白了韩世忠的想法。

    “良臣兄,既然这样,我带着两万白羽骑往滏阳河上游去寻找,如有守坝之军,我必一举破之。”

    韩世忠点了点头,表示同意。随即十万大军中的两万白羽骑脱离了军队序列。由赵云带着顺着滏阳河去寻找守坝之军去了。

    而这一幕被窦建德派出的斥候看在了眼里,并分出几人去给不远处滏阳河一处适合伏兵的黄葵部汇报了。

    在韩世忠行军之时,窦建德已经料到了会有援军支援。他在张角忍不住的派黄巢绕道进攻平原时,利用平时和黄巢不错的关系,请黄巢帮忙。

    让黄巢派出黄葵带着二十万大军埋伏在距离肥乡不远100里处的一座山内,静静的等待着援军送死即可。剩下的二十万则是由黄巢带着继续绕道进攻兖州,等这边的战事结束后让黄葵带军归队就行了。

    这一切,正在行军的韩世忠却并未察觉。这一次随军的军师是陈萍萍(健康状态)。

    7月4日晚,肥乡的官道上韩世忠命军队安营扎寨准备休息时。陈萍萍的检察院影子出现在了其身旁:“院长,我得到消息,前方三十里一处山坳处有敌军埋伏。”

    陈萍萍:“消息可靠吗?”

    影子:“消息可靠,费介混入了这只埋伏在山坳处的黄巾军部,并且还知道这只黄巾领军将领并不是窦建德部的,而是张角派出攻打平原的黄巾黄巢部。”

    陈萍萍听后不在迟疑,直接动身来到了中军大帐。而这个时候韩世忠因为军人的直觉,并未睡着他知道肯定有事要发生。看见陈萍萍走了进来,他并不意外:

    “陈院长,来此有何事?”

    陈萍萍掀开中军大帐的帘布走进来后说道:“韩将军,我检察院三处主管费介传回消息说,前方三十里有黄巾军埋伏,并且不是围攻易阳的窦建德部,而是要去攻击平原的黄巢部!”

    韩世忠问道:“有多少人马?”

    陈萍萍回答:“十五万甚至更多,因怕暴露费介并未敢深入调查。”

    听完陈萍萍的话后,韩世忠眼神立刻严肃了起来。“果然,吾的直觉告诉我前方并不太平,这个窦建德不简单啊!”

    虽然韩世忠的统帅能力没有窦建德强,但是加上陈萍萍的智力,可以弥补一大部分的疏漏。这个发现非常的及时,如果再晚一点,那么韩世忠的这八万李军即将遭到全军覆没的危险。

    当然知道有伏兵是一回事,怎么应对又是另外一个一回事。在兵力相差如此悬殊之下,想要获胜非常艰难的。哪怕这二十万黄巾军只是刚刚放下锄头的农民,也得小心谨慎啊。

    经过韩世忠与陈萍萍的多方协商,最终制定了支援还是要支援,但是先把眼前埋伏的二十万黄巾军想方设法的拦截在此地为妙,最好能击溃这股黄巾军。

    不过支援之前,还是传信回了邺城让李山派军支援。在支援的同时韩世忠建议李山向河东郡的太守李世民增援,在董卓被调往凉州平叛之后李世民就接管了河东郡。

    且说山坳处,黄巾军大营,7月4日夜。

    检察院三处处长费介正在负责带着火头军给二十万大军做饭,加入黄巾军是费介匆忙加入的。

    有着一手非常好的厨艺,就被分配到了火头军。信息传递出去还是在他当上火头军营长时候利用职位之便,借口寻找做饭的合适材料,通过检察院的标记记号才传递出去的。不然费介想要传递消息,是非常的困难的。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