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召唤之七星聚义 > 第六十章 苻坚

第六十章 苻坚

    见状,太史慈停下纸笔问道:“汝还有何事?”

    送礼士兵回道:“回禀将军,小人奉命送礼,我家将军特意嘱咐:要让小人亲眼看着太史将军您亲手打开礼物之后,小人才可回去复命。”

    太史慈就非常的好奇,“这是何道理?难道这礼物还有什么特别之处不成?”于是吩咐亲兵取来礼物。

    不一会儿,礼物又被亲兵从库房当中给拿了出来。太史慈接过后,借着蜡烛的亮光打开了礼物。只见一副妇女的衣物以及一些化妆品。

    看到了这些太史慈笑道:“多谢金将军所送之礼,某家自从来到唐县后新取了一房小妾,正愁没有合适使用之物,如今正好派上用场。”

    原来这是权利使人膨胀,因为身份特殊是大王刘备的结义二弟又是中山国的大将军,地位也随之水涨船高,远远没有历史上前期的那种混的穷困潦倒的模样。

    而送礼士兵此时见太史慈误会了于是开口说道:“我家将军说此物是给太史将军您使用的,而不是给将军夫人的。”说完后,周围的空气瞬间降低到了冰点。

    原来是太史慈已经发怒了,不过很快这个时候太史慈的军师审配正好有事找。因为平时与太史慈的关系好,就直接走到了县衙内来。

    刚好就看见了这一幕,赶紧出言道:“大将军还请息怒,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况且,这金大升派人送此物与将军,说明他忌惮将军的实力。

    才出此下策,如若大将军怒气难消,可将此人双耳割去放其回复金大升即可。”

    听到军师审配说的话后,太史慈余怒未消的说道:“来人呐,把此人双耳割去,并护送至金大升的军营前,并且再派人给他回礼:就送孩童的衣物吧!”

    这送回礼的意思就是:你的计策我已经识破,别拿三岁小孩的智商来看待我!

    。。。。。。。。。。。。。。。

    公元190年,5月7日,河间王都,信都,王宫。(河间国大致的疆域是:乐成、弓高、成平、中水、武垣、束州、东平舒、高阳、鄚县、文安、易县,信都共计十二城,正西边是赵国,西北是中山国,东边是明国,正北方是燕国。所以河间国位置虽然好,但是处于四国包围的位置。)

    河间王苻坚正在一如既往的开着朝会,其部下文臣则是:

    相国姚苌引领者一干文人为大臣。

    武将则是以邓羌为首的,武将集团。

    这时,身为燕国正使的项少龙手持燕国节杖来到了到了信都王宫议政殿内。(你没看错,就是寻秦记里面的项少龙,至于为什么会出现那是因为之前的武侠百招卡出现的咯。

    至于为什么不选赵雍而选择陈鑫,那是因为经过观察他发现这个世界非常的危险。光是江湖世界,都已经大宗师遍地走了,而且各种现代的一些用品也出现在这个世界上。

    所以经过多方观察,他确定这个燕王陈鑫也绝壁是个穿越者,于是就趁着一个机会进入了燕国的朝堂内,让两名穿越者的暗号对上了!)

    项少龙一身使节装扮的走了进来,按照古代的礼仪行礼完毕之后道:“首先,代我家大王恭贺河间国成立,特派某前来送礼恭贺,并且表达原与君结盟之意。”

    实际上项少龙来此的目的不是结盟,而是来河间国挖人才的。

    。。。。。。。。。。。。。。。。。。

    王位上的苻坚听后笑道:“多谢燕王好意,礼物我就收下了。至于结盟之事,还需孤与本王文武大臣协商之后,再做回复。还请燕使先去偏殿内,稍坐休息如何?”

    项少龙:“这是自然。”随即就在太监的指引下,来到了偏殿休息。

    而此时王宫之内已经议论纷纷了,此时相国姚苌手持笏板出列道:“大王,据燕使所言,臣以为可行,我国身处冀州中部地区,想要发展就必须得有盟友,而且这个盟友还必须的强大,而燕国就是最佳的选择。”

    此时另外一名大夫徐统出列道:“大王,臣以为结盟之事势在必行,原因有二。

    其一:我国西边是中山王刘备,东边是明王朱元璋。这两国实力都远远强于我国,所以必须与燕国结盟

    其二:我河间国四周为四战之敌若无强大盟友,恐为其他国家联合所灭也。故而臣以为,这个燕国可以当我国之宗主国。”

    这话一出,朝堂上的议论之声更大了,虽然河间国比较弱小,但是毕竟也是刚刚成立的国家啊。若是就这么成为了他国的附属之国,那么之后的国家发展可就受到了很大的制约了。

    很快就有大臣出列反驳徐统的话:“大王,对于徐大夫的意见,臣有不同的看法。”

    苻坚开口道:“爱卿请讲。”

    这名大臣:“大王,臣以为,结盟可以。但万万不可对燕国称宗主之国,若要称宗主之国,则必需得是山穷水尽之时,佛则若开先列则我国再无发展之机。

    另外,大王还可以派出使节前往赵国,魏国表达结盟之意。这样我们就可以不用怕中山国和明国的两面夹击了。”

    苻坚听了大臣的发言后道:“爱卿所言甚是,谁愿意出使赵,魏两国?”

    等了大概有一会儿,苻坚的儿子们看不下去了,于是二公子苻融手持笏板出列道:“父王,孩儿愿去赵国。”

    三公子苻双也手持笏板出列道:“父王,孩儿也愿去魏国。”

    苻坚看见是自己的两个儿子愿意去,反而没有一个大臣愿意去,就非常的生气道:“汝等庸才,食吾粮秣却未能与我分忧,还不如孤之二子,孤要你等何用!”

    此时苻坚携带而出的部下文臣乞伏国仁手持笏板出列道:“大王,何需二公子前去赵国,某愿以三寸不烂之舌说服赵王与我国结盟。”

    此时邓氏三兄弟(邓迈、邓绥、邓琼)之中的邓绥手持笏板出列道:“大王,臣愿替三公子出使魏国。”

    苻坚一见都是自己的心腹之人,于是:“好,就依两位爱卿之间,另外两位爱卿持节后再去赵国和魏国。”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