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电影无问西东,之前对电影名字很好奇。总觉得无问西东像是某句诗或者某个句子的后半句,前面似乎应该有个前缀才是对的,只是无问西东四个字好像有些茫然。后来看了电影哭的一塌糊涂,除了那些表现苦难的镜头那些生离死别和战争的硝烟带去的毁灭让我喉头发紧,我哭的是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中总有一批人不忘自己的坚持,不放弃自己的信仰。

    整部电影分镜拍了四个故事,最让我触动的角色是王力宏出演的富家公子沈光耀,以他为主线的故事发生在抗日的背景下,西南联大刚刚建立,在那个没几个人见过汽车的时代,这个香港的富家公子确能一眼就认出道奇,看出汽车的配置。用现在的话说,他是不好好努力读书就只能回去继承家业的人。那个时候的大多数人对于生活是没有选择的,他们最大的期盼就是活下去,他们只能生存,不敢妄想生活。可是沈光耀是有选择的,他转个身点点头就能簇拥盛大的未来。出国深造,继承家业,做任何他喜欢的事。他答应了母亲绝不当兵,可是他做不到。母亲坐在床边哭求,那却是他最后一次听母亲讲家乡话。这个豪门公子无法抛下身后正在被脚踏的祖国,他觉得自己必须做点什么。于是她告别了母亲,中国人常说自古忠孝难两全。这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带着自己的赤诚之心和对祖国的爱意以及他全部的善良和他驾驶的战斗力伴着刺耳的爆裂声坠入混沌中。

    眼泪终于让视线模糊,沈光耀坚定的做着自己觉得对的事,即使以生命为祭,也许没有明天明天不再到来,可是依然要满怀希望对未来充满热忱。对待命运的未知选择从容,只有真正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并且坚持走下去的人才会真正的得到满足,沈光耀牺牲了,但他却收住了生命的始终。面对人生不惶恐即使下一刻即将死去也不抱有遗憾,因为只是做着这件事就是满足的。心被填满,心向往之,无问西东。都说初心易得,始终难守。我总是被这样的热血情怀轻易打动,因为我总觉有一些在我血液里的东西沉寂了,我怕他们燃成灰烬被风吹走。这让我想到自己当初毅然决然的复读也一定要考上医学院,我也总是问自己,还是当年那个在心里默默的说只要可以当医生,去哪里都无所谓,贫与富都无所谓的自己吗?这样的热血情怀,这样的英雄角色让我觉得悸动,会让我觉得那些沉寂的东西还没有死去,而年轻的我还可以年轻着。

    沈光耀的角色虽然也是悲剧角色,可是让人觉得壮烈,畅快。我觉得电影中和他有巨大反差的人是剧中的一个配角。那个老师的妻子,在剧中她就是一个恶毒的,不可理喻的泼妇。可是这个角色却让我觉得她是整个电影中正真的悲剧。她像是生活暗无天日的井里,丈夫的嫌弃和冷漠仿佛她是一块儿甩不掉的垃圾,可明明他们也有过美好的曾经,她供他读书,可是后来却成了被嫌弃的糟糠之妻。自己的丈夫对所有人都和颜悦色,唯独对她像是一块儿石头。那个时候的妇女,丈夫便是生活。他们甚至没有什么独立的人格,他们更像是附属品。当她生活唯一的指望在厌恶她时,她其实就已经死了。所以的爱都变成了恨,昔日回忆都变成了杀死这个女人的利器,她想要宣泄,想要报复破烂不堪的生活,终于章子怡扮演的女学生王敏佳的一封信让她彻底失去了理智。一个女人的悲剧造成了另一个女人的悲剧,王敏佳被毒打,被侮辱,被批斗,被毁容,甚至让所有人以为她被折磨死了。老师的妻子面对她躺在血泊中场景,以为自己杀人了。回家后她选择了投井,是愧疚和恐惧杀死她,还是她的丈夫杀死她?于是她从生至死都在井里,这不是一个女人的悲剧,这是那个时代背景下无数个女人的悲剧,那种无力与命运抗衡的绝望感。而老师也终究在半生的愧疚中度日,因为这个女人他真的辜负过。

    隔岸无旧情,姑苏有钟声。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