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着火了!都醒醒!快救火......”

    已是一片火海的帝都玄远宫内发出阵阵呼喊和哀嚎。

    风虞历一二七九年,一束天罚崩雷击中了皇宫正心殿的屋檐,引发了这场大火,火光映照得整个帝都的夜空忽明忽暗,宛如白昼。

    天罚降罪、末世轮回的传说尘嚣已久,初春持续多日的崩雷已经引起多城多地失火。

    号称神域十二王朝统御治下的中洲各地三年间天灾人祸连绵不断,平民百姓流离失所,王公贵胄寝食难安,关军将士落草为寇,世道人心几近绝望。

    “陛——下,陛——下……”

    火势迅速蔓延,持续了三天三夜,将象征皇权气象的帝都玄远宫焚毁近半,一代雄主洪甫钦葬生火海,尊容莫辨。

    这位二十朝堂登顶、三十横扫八荒、四十修为封衍、五十执掌神域、六十悄然隐退、七十崩于天罚的皇帝,一生文治武功、胸怀天下,最后竟然落得如此下场,世人无不唏嘘感叹。

    值此风云变幻之际,嫡太子洪丹逐出征岭南苗方已近三年,至今未归,而庶王、诸侯、遗老、权臣、后宫、江湖、异族更是不乏浑水摸鱼和趁乱打劫之辈。

    “天罚大火”动摇了天下人心,损伤了风虞王朝延续千余年的统治根基,加速了王朝走向覆灭。

    此后纷乱不尽飘摇动荡的三十年,被百姓称之为“风虞灾变”,被修士称之为“中洲劫难”,被史官称之为“神域挽歌“。

    当世史官醉山河在其未发表的史诗文稿《风虞长歌》中对这三十年做了如此描述:

    神域万年,鲜有此变局事态也!礼崩乐坏,然群星璀璨。沧海横流,遂英才层出。盖王朝千年,论风骨气韵之绝冠,于斯为盛!

    而神域十三王朝史官倾月夜则更喜欢称这三十年为“虞烬天下”。

    ……

    玄远宫失火后七日,数十名文臣武将在遗老房岐和京畿卫大将军霍青山的带领下,晨曦微亮便跪伏在长公主洪尹懿的凤仪殿。此时已日上三竿。

    “风虞不可一日无君,恳请长公主掌政朝纲,挽大厦于将倾!”

    首席长老姬允须发皆白,他每隔三刻时间便会问一次,这已经是今天第九十九次了。

    “姬允长老,难道还未联系到太子?”

    长公主心里一直在默默数着长老刚才恳请的次数,但她一直没有表明态度。

    “回长公主,国殇至今,帝都已先后派出多路信使密探加急深入岭南纵深腹地,均未找到太子,恐怕……”

    “长老切勿妄言,小心一语成谶!”

    “老朽口拙!”

    “衷心可嘉!恕卿无罪。”

    “谢长公主。”

    姬允看了看霍青山和房岐,这才露出如释重负的眼神。他知道,两位实权人物交给他的任务总算是完成了,接下来他只需要参与其中便可安享晚年,家族兴盛了,他似乎已经看到了灿烂辉煌的余生。

    “霍将军,八王可有异动?”

    落座在凤仪殿上的长公主将姬允的一举一动看在眼里,自然也明了霍青山和房岐此刻的心思,因为这一幕本就是她苦心孤诣设计好的。

    长公主隔着帘幕扫视着殿下跪伏的列位,在一瞬间升腾起了权力的欲望,但她又马上克制住了,因为皇兄才刚刚殡天。

    她此刻只是替没有还朝的太子“代政”,而不是真的“掌政”,这—有着本质的区别。

    “回长公主,据关军密探回报,除荆、扬两王一向忠心帝都之外并无异动。雍、梁、冀、兖、青、徐六城已经开始陆续封城并限制平民出行,以所谓应对天罚为由提高赋税,厉兵秣马。”

    京畿卫大将军霍青山如实回答,一股肃杀之气升腾而上,整个大殿似乎都被这肃杀之气充盈包围。

    作为曾经傲剑宗的传人,作为与当世剑宗陆封天同门又天资卓越的霍青山,年仅二十便扬名北关,掌管帝都京畿卫二十余载,他举重若轻不怒而威的风采让殿下跪拜的列位长老和文臣武将油然而生敬重之情。

    “噢,确有此事?”

    长公主看着面前中年稳重的霍青山将军,表情凝重的问道。

    “末将所言,句句属实。”霍青山言之凿凿,掷地有声,“王朝惊变,国殇新恸,天下兴衰,一念之间。末将,也肯请长公主掌政朝纲!”

    此言一出,殿前列位便也异口同声道:

    “肯请长公主掌政朝纲。肯请长公主掌政朝纲。肯请长公主掌政朝纲!”

    长公主沉默良久,满腹心事。

    “这,不妥!待本宫与皇嫂商议后再行定夺,众卿都退下吧。”

    一代雄主洪甫钦正宫难产早亡,只得一子,便是嫡太子洪丹逐。之后,侧妃天翼氏又为其生八子一女,其中:

    洪元琼、洪明楼、洪悬玉、洪冰宇为太子党,他们认为,要想家族不发生动乱,就要想办法迎驾嫡太子洪丹逐回朝登基,方可化解此次动乱时局。

    而洪高赤、洪文吉、洪典烨、洪册铭为夺权派,他们一直希望推翻嫡庶排序,以实力说话。

    侧妃天翼氏徘徊在两派儿子之间,摇摆不定、诚惶诚恐,终日惴惴不安。

    ……

    而此时,太子洪丹逐征战岭南苗方已近三年,得胜未归。

    得知父皇崩毙于天罚崩雷,一病不起,昏睡数日方醒。他自知长公主深受长老会和京畿卫拥戴,庶王中洪高赤、洪文吉、洪典烨、洪册铭与之不睦,权臣、诸侯,边地,异族,又敌我不明。

    审时度势,太子决定暂时隐遁岭南,以观时局。

    ……

    修士集团三宗四门五派六院一直远离朝堂权力中枢,只喜好修衍神游,此次听闻雄主因天罚崩雷薨毙,各门各派陆续也有了反应。

    天下兴衰,莫能避也。各宗门派院领袖在傲剑宗举行会晤,希望能够为了平息纷争尽一份力。

    而部分好事之徒便以胤皇薨毙为由做起了文章。

    ……

    月圆之夜,北帐王庭,天狼城。

    一队轻甲快骑由北向南从茫茫荒野疾驰而来。

    “吱嘎……”

    天狼城北门的寒冰铁索缓缓抬升,城门开启,轻甲快骑缓行入城。待全数入城后,城门旋即又关闭。

    “狄公,您身体可好?”

    “还好......还好,蒙克,一别三年,你长高了,长壮了,也长大了!哈哈哈。来,过来让孤王好好看看。”

    “是啊,三年前狄公让蒙克到极北历练,那时候我才十七岁,现在贪狼长大了!”

    “好……好……好。”狄公看着眼前的年轻人,甚是欣慰,虽然自己有八个亲生儿子,但唯独偏爱这个义子。

    “听说胤皇死于天罚崩雷,看来天下要大乱了。”

    “风虞之初,边地的北朔北、西峪西,南渊南,和东尾东与中洲统称为神域浩土,奉玄远大帝为天下共主。”

    狄公背手踱步,然后从狼头座边抽出一把杀气凌冽的刀,一边继续说到:

    “当时的边地,凶妖、猛兽、厉鬼横行,为了维系边地统治,玄远大帝利用陨石铠甲打造了五柄霸烈之刀,还有象征神域各部族永世和睦的九枚图腾纹章。”

    蒙克对于这些流传久远的故事耳熟能详,便有些急切的询问道:“传说聚齐这些图腾纹章便可以召唤星辰之力,开启太衍之门,去到主宰领域的苍茫之渊。是否真有此事?”

    “这不是传说!玄远大帝曾经一统神域,万方敬仰!风虞王朝千余年,历四十余位帝王,竟再无一帝一统神域,只龟缩在中洲一隅,皆因未能如玄远大帝一般拥有霸烈之刀和图腾纹章之类神器。”狄公有些兴奋的继续道,“神域浩土,是时候该焕然一新了!”

    “此乃天赐良机!”蒙克也兴奋了起来。

    “然,二十年前兵败殇离关后,因中了洪甫钦的封魂诀,被迫断了念想,孤王如鲠在喉,郁郁至今。”

    “狄公......”

    蒙克想宽慰几句这位北帐王庭当之无愧的王,待自己恩重如山的义父,但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因为他并不是一个喜欢过多言语的人,能动手他绝不动嘴。乌鲁克七星其余六人之所以能聚集在他手下,并拜服于他,跟他的性格也有很大关系。

    蒙克没有过多插话,只是认真倾听着眼前这位迟暮的漠北之王那有些生不逢时和如怨如诉的雄心抱负:

    “七日前的深夜,孤王莫名兴奋,被封锁二十年的魂识竟然重新焕发生机活力!后经证实,果然因为洪甫钦崩毙缘故。孤王修为不日必定更上层楼!”

    “恭喜狄公。”

    “一统神域浩土乃孤王夙愿!真是天助孤王啊!”

    “吾命乃狄公所赐,愿为狄公图王霸业充当马前卒,纵然殒命,万死不辞!”

    言罢,蒙克跪伏以宣誓。

    “蒙克快起!吾一直把汝视如己出,甚于亲子!当年孤王让你到极北历练也是用心良苦!”

    “蒙克从不怀疑!”

    “甚好!今日召回尔等,便是希望尔等能潜入帝都,扫清障碍。这些年,我已取得四枚图腾纹章和两柄霸烈之刀。中洲修士众多,高手云集,你带一柄霸刀在身,以壮其行。”

    蒙克口中喃喃道:“霸烈-之刀?”

    狄公起身从王座后方的刀架上取出一柄刀:“一切都已经为你准备妥当!你先带乌鲁克七星前往帝都,这是一份清除名单。此行代号就叫——苍狼之刃。”

    “诺!”

    ……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