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虞烬天下 > 第二章 胤皇崩,天下荡

第二章 胤皇崩,天下荡

    “世子殿下,看来天下要大乱了!”

    “得赶紧告知雍王侯。”

    “雍王侯还有三日便可出关了,要不再等等吧!”

    “也行,你分析分析这未来时局如何?”

    滕斯拱手揖礼,道:“殿下,微臣以为,风虞王朝近千年,气数已尽,此时正是风暴酝酿前夜,一场惊天变局难以避免,至于事态会如何发展,却还需边走边看。”

    洪先赐早已收回玩心,一听滕斯这中庸的回答,看着面前年龄已经明显有些大的谋士兼师傅,知道他出于明哲保身的考虑,已经不太可能提出太多建设性的意见了,便吩咐了一句:“此时万分紧急,这样,亚父,你明早派人前去浮屠关,让明良将军速速回府商议此事。”

    “我这就让渡鸦传信过去,不需一日,明将军定能回府。”

    说完,滕斯便欲退身离开。

    洪先赐突然又叫住了他:“亚父且慢,这三年来,石临风时常跟着明将军在浮屠关击杀流寇,那小子一向很有见地,这几年在元虚真人门下修行,又长进了很多,再派人去缥缈峰把元虚真人和石临风一同接到府上,大家群策群力,总是没有坏处。”

    “是!”

    回完,滕斯停顿了片刻便转身离开安排去了。

    “世子殿下,看来天下要大乱了!”

    “得赶紧告知雍王侯。”

    “雍王侯还有几日便可出关了,要不再等等吧!”

    “也行,你们俩分析分析这未来时局如何?”

    “殿下,微臣以为,风虞王朝千余年,气数已尽,此时正是风暴酝酿前夜,一场惊天变局难以避免,至于事态会如何发展,却还需边走边看。”

    洪先赐早已收回玩心,一听滕斯这中庸的回答,看着面前年龄已经明显有些大的谋士兼师傅,知道他出于明哲保身的考虑,已经不太可能提出太多建设性的意见了,便吩咐了一句:“此事万分紧急,明将军,你有什么高见?”

    “殿下,末将以为,帝都的威仪全靠皇帝私德,如今礼崩乐坏,此等局面恐不长久。”

    “吾常听父王说,神域浩土,延续至今已有数千年,但合合分分,最终还是会重新聚集,那是因为我们神域万民乃是太衍帝国的后裔,我们的血脉中禁锢着玄族的太衍之力。二位对于这一说法知道多少?”

    “微臣出生捭阖门,师承诡道天师,先师曾经向我们提到过,在神域十一王朝时期,那时很像今时,也是这般王朝惊变之局,那是的边地,也就是现今的西峪、岭南、东海和漠北,聚居着一些野蛮人,厉鬼猛兽涅妖横行大荒,神域浩土一盘散沙,为了延续太衍玄族一脉,玄远大帝打造了五把霸烈之刀和十八枚印章,重新将万民凝聚在了一起,原本即将瓦解的王朝,却脱胎换骨,开启了光耀千秋的盛世。”

    洪先赐和明良第一次听到这么久远的王朝传说,不禁有些心驰神往,想想如今的颓局,是否也能有一个玄远大帝来重新凝聚这稀疏流沙呢。

    “但,那些毕竟只是传说,王朝的更迭以及宿命的轮回也不可能完全一样,也许,或许,以后的以后,神域浩土,对于后世之人,只是一个遥远的传说,一如我们今天回看那曾经盛极一时的神域十一王朝,还有那位彪炳史册光耀千秋的玄远大帝。”

    明良不禁感叹道:“沉舟侧畔打渔翁,不知此江飘浮尸。”

    滕斯似乎要乐观一点:“依我看,可以请元虚真人到府上一同商议,他早年是帝都第一宗门傲剑宗大弟子,这些年跟帝都也还有联系,可听听他的高见。”

    洪先赐一听急忙道:“如此甚好,马上派人去接元虚真人到府上来”

    明良旋即应道:“末将马上前去。”

    洪先赐眼睛一转,又补充道:“明将军伤还没好,先好生歇息养伤,此事亚父安排便是。”

    滕斯听言接过话头:“世子说得对,明将军就先安心养伤,我马上派秦川亲自前往缥缈峰。”

    言罢,滕斯便欲退身离开,洪先赐又叫住了他:

    “亚父,这三年来,石临风时常跟着明将军在浮屠关击杀流寇,那小子一向很有见地,这几年在恒断山元虚真人门下修行,又长进了很多,再派人去缥缈峰把元虚真人和石临风一同接到府上,大家群策群力,总是没有坏处。”

    “是!”

    回完,滕斯停顿了片刻便转身离开了。

    “那,末将也退下了。”

    明良拱手一礼后,也退了出去。

    待滕斯和明良走后,洪先赐摊开帝都叔王来信又看了起来:

    “风虞历一二七九年三月初三,帝都玄远宫内因天罚失火,共主皇帝洪甫钦于大火中薨毙,嫡太子洪丹逐征讨苗方得胜未归,王城平侯异动,边地镇公哗变,长公主代政朝纲,天下恐有剧变,长公主已发信各平王、镇国公不日前往帝都参加胤皇丧礼,实则以此为名羁押人质,雍王侯万不可前往,弟应称病不去,并火速派人前往岭南接应太子回朝为上。”

    洪先赐一连看了好几遍叔王写给父王的信,一向玩心极重的他心情也是久久不能平复。

    ......

    清晨的第一抹朝阳落在青衫少年的脸上,许是感到刺眼,眼皮微微颤动的少年睁开了双眼。

    迷茫了片刻后,少年晃晃微痛的额头,眼中带了几丝清明,没有片刻停顿,走至旁侧的小潭边捧水微微清洗了一下微红的脸颊之后,少年顿感清爽无比,旋即回至屋内,再出来时,手中已握着一柄长剑,径直往山下走去。

    日上三竿,青衫少年出现在了浮屠关外,抬头望着面前斑驳中夹着血丝的古老城墙,少年清冷的眼神微微闪动,旋即径直朝城门走去。

    城门驻守的兵士都认识少年,熟络地跟少年打起了招呼:“石旗尉,你来了?”

    “嗯。”少年一一低头致意,“这几日流寇是否还是那般猖獗?”

    “是的,不知怎的,最近流寇突然猖獗起来,这些年也没有如此过。”

    “明将军现在何处?”

    “回禀石旗尉,明将军前几日回雍王侯府去了。”

    “哦,那,秦副将呢”

    “一个时辰前,秦副将率队出城了,探子回报说,那边发现了大股流寇!”

    对于石临风这一看似目中无人的大不敬举动,浮屠关众兵士早已见惯不怪,虽说他们只是雍王侯麾下的关军兵士,但毕竟石临风可是雍王侯世子的门客,而且传闻石临风与世子殿下的关系甚好,现在石临风的师父元虚真人就是雍王候给介绍的。

    而且还有一点,石临风无论是武品还是实力也都相当不错,在满是军营的浮屠关,实力为尊,你有实力,自然兵士会敬你。

    踏入浮屠关之后,映入石临风眼帘的景象依旧如朔望之前那般萧瑟。

    千余年前,玄远大帝设立此雄关的目的主要还是为了守卫中洲,挡住来自西峪的异族侵犯。浮屠关虽为西部重镇,但毕竟位于边关,历经千年风霜洗刷,多次翻修,看起来很是沧桑。

    缓缓走过荒凉萧瑟的栈道,耳边关镇商贩的零星叫卖声逐渐止歇,远处洪亮的军队吼声充斥着石临风的耳朵。

    约莫走了半刻钟,视线中的营房逐渐减少,眼前顿时空旷起来,目光尽头一片山崖处密密麻麻布满了身着戎甲的兵士。

    “杀!”

    兵士的怒吼声仿佛要震破天际,数万的兵士挥戈向前,一股铁血杀伐的气息涌现。

    虽然早已不是第一次目睹这场面了,但石临风的眼里还是闪过了一瞬的光芒,而后又很好的被隐在了眼底深处。

    走至近前,一个硕大的广场出现在石临风眼前,上面同样布满了身着戎甲的兵士,只不过军队方阵之前站立着一道身着黑红甲胄的身影,看到那道身影,石临风嘴角浮现一丝笑意,径直朝着他走去。

    “秦副将,我来了。”

    走至近前,轻轻的一句话从石临风微启的薄唇传出,闻言,正专注于面前数万兵士训练的魁梧身影转了过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