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再现大唐荣耀 > 第七十章 君后访千古帝都 王相结奸佞同盟

第七十章 君后访千古帝都 王相结奸佞同盟

    金秋九月,汉国的御书房内,皇帝、皇后、太傅和内阁大臣在讨论军政要务。左宰相王章向皇帝报告,江南国(唐)以没有钱为理由,连续三个月减少了食盐的购买数量。王守成随即报告,从江淮署二部获得的消息,江南国的食盐缺口很大一部分是从其东南面的依附者留从效处获取。

    苏禹有点诧异,就问,“江淮署二部不是农部的吗,为何划归枢密使管理?这到底是个什么部门?”

    承讯告诉苏禹和王章,“这其实是个获取敌情的情报部门,此事就仅限我们八个人知道,连萧干都不知道此事。”

    王守成开始向皇帝详细介绍关于留从效的情况。先是介绍了留从效的一些基本情况,重点从江南国灭闽国之后开始。江南国灭闽国,取闽国四州之地,唯有福州归于吴越。留从效在江南国的主力神武军退走之后,驱逐江南国在泉州和漳州留守。江南国忙于灭楚,没有精力顾及留从效。留从效也很识趣,取得两州之地后,上书李璟请求称臣,李璟封他为晋江王。西有江南国、北有吴越国、南有伪越(南汉)国,留从效仅有区区靠海的两州之地,主要政策就是保境安民。

    承讯问:“依各位卿家,朕该如何处理此事呢?”

    王波说道:“陛下,微臣以为,留从效向江南大量提供食盐,无非两个原因,一是有利可图,二是惧怕江南。大汉可遣使臣到泉州,由宰相大人写封官文,途经吴越,请吴越王派人复议。婉言告知,留从效大量卖食盐给江南就是在抢大汉的钱财,希望他三思而后行。”

    王章说道:“微臣以为此计可行,大汉卖官盐,吴越卖私盐。现在,留从效这么做等于同时得罪大汉和属国吴越,让吴越王复议应该没有问题。”

    张浦说:“使者可告知留从效,让他看清形势,现在连伪越都向大汉纳贡。如果他愿意投靠大汉,一样封王。”

    承讯见太傅表情淡然,当即下令,下诏书给吴越王,让钱弘俶指派官员,在朝廷的宰相官文上复议,又让苏禹写官文并安排出使泉州的使者。

    出了御书房,皇后萧淑沂请求承讯带她到洛阳看看。汴京作为都城只有短短几十年时间,炎黄大地强大的见证是长安和洛阳。长安太远,洛阳不远,只有三百余里,而且又是大汉统治的核心地域,来去还是比较方便的。千古帝都洛阳,那是萧淑沂向往、敬仰和敬畏的地方。来中原这么久了,先是一心想着皇后之位,之后又是政务、军务,难得久违的安宁,所以,今日向承讯提出此事。

    承讯答应了萧淑沂的要求,让她和李沁做一个出行的计划。萧淑沂双手蒙脸,然后从指缝中露出眼睛,看着承讯调皮地说,“别人都说我精明,我看还是姐姐精明!什么都不要,什么都要到了。嘻嘻,好的,我这就去找姐姐。”

    三日后,承讯告知内阁大臣,皇帝将带着皇后萧淑沂、皇贵妃李沁、太傅姜成信、后羽林大将军阮虎、近卫大将军丁力以及以及五十名侍卫和数名宫女,从汴京出发去往洛阳巡视。一路上众人皆骑马,萧淑沂也是男装骑马,唯有李沁坐车。

    出了皇宫就已经有人感慨了!李沁心想,进宫十年了,这还是第一次出来看看。天蒙蒙亮的早晨,依然显示出汴京街道的繁华。李沁时不时地拉开马车的侧帘,向外张望。萧淑沂骑马过来,调笑,“夫人有何指示?”李沁看着萧淑沂笑道,“哎呀,果真是个俊俏的小生啊!”

    出门第一日,大家都兴致勃勃很有精神,沿途看着两边的风景。正是收获的季节,大路两旁一片片金色的麦田。萧淑沂见到路边红色的穗子,问,“讯哥,这是什么植物啊?”

    承讯脱口而出,“应该是玉米吧,北方人叫棒子。”

    旁边的姜成信和阮虎淡淡一笑。承讯才发现,自己才是棒槌(一窍不通的意思),因为此时的中原根本没有玉米。

    车上的李沁偷偷地告诉萧淑沂,“那是高粱。”

    本就心情很好的萧淑沂听后嘴都乐的合不拢,策马到承讯边上,小声说道,“原来讯哥跟我一样也是五谷不分啊。”

    承讯看萧淑沂在那坏笑,说道,“你还傻笑,注意哈!上次被老虎吓的从马上掉下来了,这次别笑的再掉下来!”这一说,萧淑沂想起了糗事,笑的差点背过气去。

    说好的一路缓行,但人逢喜事精神爽。路上风景优美,与皇宫大异,说说笑笑,竟也跑下来一百八十里地。算下来路程都走了一半了,到达驿站之后,安顿休息。

    驿站的管驿见来了大官,怕安排的膳食不合口味,阮虎就来问皇帝。承讯说,“没问题!你忘记啦,咱们在云内州连干饼加雪水都吃过,这有鸡有羊肉挺好的。你把羊肉选一些好的,上一只鸡,配些菜蔬和馒头,朕这边就足够了。再问问太傅怎么吃。你们酒不可喝多了,想在下面闹闹就闹闹吧,明早不急着启程。”

    吃完饭,天也黑了,下面还在小声说闹,承讯脱去外衣准备休息。萧淑沂替承讯挂外衣,一拎皇帝的腰带,沉甸甸地。仔细一摸,里面竟然全是金银细软。萧淑沂故作神秘兮兮地就对李沁讲,“姐姐,你看讯哥真有意思!皇帝出门腰上缠着这么多金银干什么?”

    承讯笑着说道,“你没听说过一个铜钱难倒英雄的故事吗?”

    萧淑沂想了想,古书中有这个故事吗?凑趣的要求听承讯讲古。承讯就对萧淑沂和李沁说,“这是以前晋国太傅讲给我们听的,应该是个杜撰的故事吧。说是春秋时期的吴王夫差被越王勾践打败了,逃命中饥饿难耐想买个饼吃。一问价格需要两个铜钿(音同田),结果一摸身上就只有一个铜钿,只好作罢。又往前跑,心想一个铜钿也没什么用处就扔了。跑了数里,又遇到一个卖饼的。卖饼的招呼夫差,一个饼只要一个铜钿,买一个吧。夫差心里很懊悔,刚把一个铜钿扔了。只得不吃了,继续逃命。路上越想越难过,堂堂大王竟然被一个铜钿难倒了,真是英雄末路,于是拔剑自杀了。”

    萧淑沂刚想说话,承讯接着说道,“那时候我们就问太傅若干问题。为什么夫差不能用一个铜钿买半个饼呢?为什么夫差不能用一个铜钿加一把铜剑换好几个饼呢?对哦,他还有盔甲,还有,夫差可以把卖饼的杀了就有很多饼了。然后我们就被太傅骂了一通,是叫你们学习典故,将来做了君王、大臣,要体恤百姓疾苦,不是让你们在这里胡思乱想的。还有那个杜弘章,上来就想到杀人越货,将来肯定不是什么好东西。”

    萧淑沂笑了,她想问的问题都被承讯说完了。萧淑沂心想,讯哥想的问题也不比我少啊!皇帝出个门都搞个有备无患,带这么多钱。现在没什么感觉,后面她将会感受到承讯这么做有多必要了。

    小小的感触还是有的,萧淑沂提起,在云内州承讯第一次到城里看看,她当时实在不解,讯哥居然抓了块甜饼包上带着,李沁明知故问,“派上用场了吗?”萧淑沂乐呵呵地说,“收买了一个契丹小女孩。”

    再说江南唐国之事。李弘冀自从上次的风波之后,收敛了很多,在御书房也不怎么跟皇叔、大臣们吵了。凡有大事必先请示父皇。直到八月底,吴越节度使叛乱。李弘冀再次请求出兵,攻吴越的苏州、取入海口,切断汉和吴越的直接连接地域。李景达的意思是,用润、常两州的兵力就可以了,其他的没兵。李景达是想,反正现在润、常两州的神武军将领也不听我的,要打你叫他们打,让我出兵没门。李弘冀这回倒是没有发火,皇叔说不打就不打,行了吧。

    次日,冯延鲁到燕王府求见李景达,这倒是让李景达感到奇怪。之前和冯延鲁势同水火,他此时找上门来干什么呢?冯延鲁与李景达随便聊了聊,表达的意思是,之前和燕王常有争吵多有得罪,还望燕王见谅,再就是一些无关痛痒的话。稍坐片刻,临走前送了一份大礼。

    李景达当然知道,冯延鲁不会为这点破事来找自己,而且众人都知道冯延鲁爱财如命,串个门还能如此大方?李景达思来想去,又找来几个心腹之人商议,明白了冯延鲁的用意。原来在御书房争得面红耳赤的两帮人,都被皇太子李弘冀逼的喘不过气来。自己是明的,冯延鲁这些人是暗的。现在冯延巳、冯延鲁一帮人想来握手言和,共同对付李弘冀。由于之前的关系很差,冯延鲁此来是试探燕王的态度的。

    李景达问心腹将军们的思想,意见基本一致。现在李弘冀这么强势,多五个朋友比多五个敌人强。李景达自己也是思来想去。二哥和常梦锡已经明显向李弘冀靠拢了,一个人在御书房势单力薄,这样下去迟早被李弘冀夺了军权。思考犹豫了三日之后,李景达决定请来冯氏兄弟好好的谈一谈。

    冯延巳和冯延鲁应约而来。酒过三巡,李景达也不绕弯子,直接对兄弟二人说,“知道冯翰林上次找我的用意后,我想通了。希望与冯宰相和冯翰林等人握手言和、推心置腹。”

    冯延巳还在装,“啊,四弟(冯延鲁)你什么时候找过燕王?”

    李景达刚要说话,冯延鲁就说,“大哥,燕王睿智直爽之人,怎么会不明白我们的请求呢?”

    冯延巳哈哈一笑,对李景达说道,“感谢燕王宽宏大量,今后我等愿以燕王马首是瞻,与燕王共进退。”

    李景达心里暗喜,一下子多了五个帮手,连忙客套地说,“以前多有得罪,感谢诸位大人大度,今后景达与诸位共进退。”

    大唐将相和不久,奸将奸相也联合起来了,而且更加直接明了。

    从燕王府出来之后,冯延鲁就问冯延巳,“为何不把我们的谋划跟燕王先说一点呢?”

    冯延巳告诉四弟,“燕王和皇太子、齐王之间的矛盾还没有到要做个了断的程度。他们是骨肉血亲,我等都是外人。贸然说了出去万一燕王反悔,我等岂不死无葬身之地?我们一边在他们之间烧火,一边暗地里帮着燕王,等到他们之间非要做个了断的时候,让燕王来找我们,而不是我们急着去找他。”

    八月底,江水畔,武宁军节度使董平心血来潮,日夜在和州练兵。尤其是晚上,没事就点起火把,命令骑兵跑上几圈。住在江水对面的李璟站在皇宫高楼之上,身临琼阁玉宇之中,看满天繁星,看江中风景,本来心旷神怡。现在多了一景,就是对岸的汉国水军的操练声音、骑兵的战马嘶鸣,大煞风景。

    李璟寝食难安,就产生了迁都洪城的想法,眼不见心不烦。李璟把这个想法和齐王李景遂说了,李景遂推说不可,迁都花费太大。李璟转而又想,迁都花费太高,那让皇太子监国留守金陵,皇帝去洪城。李璟这么喜爱吟诗作赋,皇帝也当够了,心想,儿子天天吵着要干,就让儿子好好干吧。

    私底下,李璟又把此事和冯延巳商议。冯延巳心里大呼不好,赶忙劝皇帝,要是皇太子监国,太子您是知道的,想怎么干就怎么干,那会出乱子的啊!李璟被冯延巳一说,嘴上说,皇太子最近还是有所收敛的,心里又有点犹豫了。

    冯延巳、冯延鲁、魏岑、陈处尧和李徵古赶到燕王府,告知李景达,大事不好,皇帝准备移驾洪城,可能要燕王随行。

    李景达赶忙问,“那李弘冀呢?”

    冯延巳说:“皇太子监国。”

    李景达面色凝重,如是这样,一切就完了,他还能不能再回金陵还是个未知数,即便回来了,军权早已尽归李弘冀了。“可是皇兄还没有跟我商量这件事啊?”怀着一丝侥幸,李景达劝慰五人先看看情况。

    冯延巳、冯延鲁、魏岑、陈处尧和李徵古出了燕王府,冯延巳对冯延鲁说道,“大哥没说错吧?你看,燕王到这会了,还下不了决心。”

    四日后,李璟在御书房召集众人商议,告诉大家,皇帝已经决定去洪城。李弘冀最近一直处于隐忍状态,见此机会赶忙说,“唯有三皇叔率军去保卫父皇才是最安全的。”

    魏岑赶忙接话说,“皇太子率军去最合适。”李弘冀就往李景达那里推。

    推来推去,李璟生气了,怒拍桌子,训李弘冀,“你不想去,朕也不想让你去!省的看到你就来火。朕要改立齐王为皇太弟在金陵监国,李弘冀你给我滚去润州。”

    齐王李景遂和大学士常梦锡劝皇帝,并为皇太子说好话。同时,李景遂明确表示,不愿意再当皇太弟。

    李璟告诉在场众人,“朕去意已决,去洪城就这么定了!皇储之事再议。景达护送朕去洪城。三皇弟在,朕才能睡得安稳。”

    此话一说,正在郁闷的李弘冀心中暗喜。二皇叔是不会再要皇太弟之位的,只要扛过重阳节后的几日,李景达就滚蛋了。等到皇太子监国,就可以夺取神武军的指挥权。妹妹果真说得对,忍一时,海阔天空。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