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盲盒异地恋 > 第五十一章 杜撰

第五十一章 杜撰

    第一节

    在忙碌了一年后,2010年春节,我们全家又回到赵庄过年。

    赵庄的环境不再像以前那样的干净整洁,房前屋后,渐渐多出了一些塑料袋和塑料瓶。外出务工的人除了享受到了城市的生活便利,也带来了城市生活的喧嚣和浮躁,带来了城市生活的生活垃圾。

    自从赵凯买了车,今年的赵庄又多了几辆汽车。大家谈论最多的话题,也不再是去年庄稼的收成,今年庄稼的长势,而是去年谁谁又赚了多少钱,谁谁又买了车,谁谁打算把孩子接到城里去,好像赵庄成了大家急于要逃离的故地。

    事实上,大部分的赵庄人,还依然以农业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打工的毕竟只是年轻人,而年轻人在城市,也只是建筑工地、工厂中最底层的体力劳动者,并没有足够的能力,可以让他们举家搬迁到市里,所以,他们还是不得不回赵庄来过年。

    除了议论村外的精彩世界,他们也没有完全遗忘赵庄。赵庄中被议论最多的,是郭建伟,因为建伟家发生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是郭建伟的猪场再次倒闭。因为夏季的一场猪瘟,郭建伟家的猪场损失惨重。为此,郭建伟的媳妇已经在全村人面前哭了多次,哭的很伤心,比上次郭建伟打她那次哭得更伤心,我没有见到,我的岳母为我描绘了当时的场景;

    第二件大事,是郭建伟的大儿子考上了大学,这个我知道,因为郭建伟的大儿子是我送去火车站的,他考的那个学校虽然不如我和赵妮,但也是一个本科,还不错,郭建伟很骄傲;

    第三件大事,是郭建伟的媳妇又为他生了个宝贝儿子。

    三件事情的处理,都归结到钱上,而郭建伟没多少钱,大伯、二伯虽然资助了一些,但还是不够,然而赵庄没有人再肯借钱给他。好在他有李主任,李主任为他申请了农业贷款,暂时帮他缓解了资金问题。

    郭建伟见到我的时候,因为资金问题得到解决,他很兴奋,至少,我没有在他脸上看出失败者的愁容。

    郭建伟也再次跟我讲了他的农业计划,他已经开始筹建新的生态农业公司,为了这个计划,他已经在租来的一部分土地上开始了种植试验。至于他试验的方法,倒是让赵庄的农民们再次开了眼界。那就是郭建伟播种前不用除草剂,而是自己带着他媳妇和几个雇来的老农民,用原始的锄头锄草,也不用化肥,而是用传统的农家肥,更不用农药,据说是自己下地去捉虫子。

    于是,赵庄人给郭建伟又起了一个绰号——“捉虫大队长”。我给了“捉虫大队长”口头上的支持和帮助。

    坚强的郭建伟,在这片辽阔的黑土地上,蹉跎了岁月,年届四旬,却依然初心不改,我很佩服!

    在赵庄人看来,似乎他又回到了原点;在我看来,他已经站上了新的高点!

    第二节

    过年的时候,我没有见到我的兄弟赵凯,因为他很忙,没有时间回来过年。但五一长假的时候,我和赵妮就去了宇州,见到了赵凯。

    在我们的本意,是不想再去熟悉的城市度假的,更何况宇州我们已经去过多次了,实在没有度假的价值。

    之所以去宇州,是应赵凯的热情邀请。赵凯邀请我们的原因,是他在宇州买了新房,一定让我和赵妮去看看,我本不打算给他这种炫耀的机会,但还是被赵妮给拉去了。因为赵妮答应我,只要我跟她一起去,她负责说服赵凯喊我姐夫,我觉得这个条件不错,就去了。

    去了宇州,我才知道,赵凯真正想让我们看的,不是他的新房。因为他的新房虽然很新,也很漂亮,但面积只有七十平方,两室一厅,实在没什么可炫耀的。赵凯说,“别看面积小,不比你们原安的房子价格低”!这个我就不好评论了。

    他真正想让我们看的,是他又换了车,是一辆宝马车。

    我一下子领会了他当初为什么极力劝我和赵妮不要开车,一定要坐火车,还说现在开通了动车,很舒适,坐动车也比开车安全。原来他只是想用他的新宝马车,来接我们!

    没有等我们问,赵凯就已经把自己发达的原因告诉了我们,总之,就是经过他历尽艰辛的操作,接了一个大单,赚了很多钱,现在公司规模上去了。

    姐夫是没有当成的,因为赵妮压根没敢提让我当赵凯姐夫的事。为此,晚上回到宾馆的时候,赵妮难得的主动宽衣解带,乖巧体贴的补偿了她对我的失言。

    最开心的当然是王梅了。因为她终于有了自己的小家,她把这个小家布置的整整齐齐,舒适而温馨。女生在这方面总是有着天然的热衷,更何况一个大着肚子的准妈妈,幸福温暖的家,是她的全部人生理想!

    我和赵妮去了我们的学校,我带着赵妮走遍了我们校园的每个角落,当然也去了系主任李老师家。李老师头顶的发量更少了,但依然如年轻人一般有激情,跟我们大谈他的数学理论,我们不是太懂。我们也在他家吃了师母为我们精心准备的饭菜,只有我们四个人,因为李老师的儿子在国外留学,只有新年的时候会回来陪他们一段时间。

    生活往往就是这样的无常和让人无奈,王梅的幸福生活没有能持续太久!

    第三节

    我们回来后的第三周,就接到了赵凯的电话,他接到的大单是一起信用证诈骗,不仅公司会血本无归,最最让人心痛的,因为惊惧过度,王梅流产了。

    周五傍晚,我和赵妮就去了宇州,赵凯还开着那辆宝马车接的我们。据赵凯路上的介绍,事情大约是这样的:

    去年年底的时候,赵凯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一个来自香港的老板,该香港老板说有一个服装加工的外贸大单,想在内地找一家有实力的企业合作,单子是加工一批服装卖给一家英国企业。为此,赵凯专门到该老板位于S市的办公室考察了,确实公司规模不错,该老板还开着价格高昂的豪华车,所以赵凯对该老板深信不疑。在赵凯的“努力”下,该老板“勉强”同意将这单业务交给赵凯,但前提是该香港老板需要百分之十五的佣金。该老板向赵凯提供了一家境外银行开具的信用证,赵凯凭着这张信用证找到了本地一家外贸代理公司,由外贸代理公司将这张信用证在本地的一家银行办理了贴现,然后将信用证贴现的款项交给了赵凯。赵凯拿到钱后,支付给了香港老板百分之十五的佣金,又买了房和车子,然后才找了一家本地的服装厂,按香港老板所说的买方标准加工服装,服装加工好后,赵凯按照香港老板的要求,通知代理公司将服装发往英国。但服装到了英国后,并没有所谓的英国企业去接收货物,货物便被弃置在港口。因为没有人收货,赵凯只好再去找该香港老板,但该老板的公司已经人去楼空,办公室也是租的,人也杳无踪迹。开始的时候,赵凯觉得货没有人收,那是英国人的事情,跟自己无关,但他显然是搞错了。本地这家银行贴现的信用证到期后,境外的那家银行却拒绝兑付这张信用证,因为这张信用证兑付的前提,是必须要有英国企业的货物签收凭证。本地银行没能兑付到钱,自然会去找外贸代理公司和赵凯要已经贴现付出去的钱,而赵凯的钱已经花在了服装加工、佣金,还有买房、买车上,并没有钱来填补这个巨大的窟窿。

    当然,香港老板不是真的香港人,更不是什么老板,而只是个骗子,买服装的英国企业也不存在,只是该骗子的杜撰,信用证倒是真的,但不能兑付,等于一张废纸。

    王梅知道这件事情后,摔倒在楼梯上,孩子没能保住。面对着家破人亡的惨状,她很伤心,我们见到她时,她还两眼无神的躺在床上。

    赵妮说这是典型的信用证诈骗,骗子的目的就是那百分之十五的佣金。然而,现在骗子是抓到了,但钱已经被骗子挥霍一空,无从追查。即使是追到这百分之十五,还有百分之八十五的钱无法追回来了,因为大部分的损失在英国港口那无人接收的服装上。

    银行已经起诉查封了赵凯公司和个人的全部资产,眼见着赵凯将要真正的破产,如当年我父亲的破产一样。赵凯急得嘴唇干裂,口角生疮,但无济于事。连赵妮这样的法律专家都没有办法,我们还能有什么办法呢,大家束手无策。

    当天晚上,我和赵妮没敢离开赵凯的家,怕他们二人出现什么状况,又能出现什么状况呢,还有什么是比现在更糟糕的吗?难道赵凯会像我父亲一样从楼顶跳下去吗?为防万一,我们没有敢离开。

    正所谓,天无绝人之路,这次的白衣骑士是杨倩。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