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愿立军令状!

    众人闻之大震!

    只需要两百名将士,这不是闹着玩。

    李世民也震惊了!

    随即一笑,看着易吟,道:“易吟,行军打仗,不是儿戏,不要闹着玩,咱们不开这种玩笑。朕给你五员大将,一万名将士,任凭你调遣,你能把吐谷浑王慕容伏允活捉到朕跟前,朕重重赏你。”

    李世民也是想看看易吟带兵指挥作战的能力。

    并且也要保证此次出征不出意外。

    带两百名将士,这太儿戏了。

    “皇上,我不是开玩笑,我就只需要两百名将士,至于大将,李将军一人陪我前往即可。”易吟再次说道。

    这时,就连李靖都慌了。

    这不是让他跟着去死吗?

    问题易吟点名要他跟着去吐谷浑,皇上一定钦点。

    这不是要坑死他吗?

    这种蠢事千万不能答应。

    毕竟关系到自己生死。

    李靖当即站出列,看着李世民道:“皇上,臣以为,易吟所说,必是玩笑,还请皇上三思啊!”

    出征是出定了,不过还是不能像易吟那小子一样。

    两百名将士,这不是有去无回。

    这完全是狂妄自大!

    李靖看了一眼易吟,从来没觉得这小子这么不靠谱过。

    李靖叹息,

    年轻人就是年轻人,就是只知道说大话。

    李世民听闻李靖的话,道:“易吟,别闹了,李将军是我大唐战神,就连他有不敢说给他两百名将士,拿下吐谷浑,活捉慕容伏允。据朕所知,你从未带兵打仗,这一次是第一次,千万不能大意。朕思虑再三,觉得给你一万名将士都太少,还是加倍给你。你带两万名将士去,拿下吐谷浑。”

    李世民看着易吟,满脸期待地道:“你不要让朕失望,更不要让大唐人民失望!”

    这时,长孙无忌站了出来。

    从一开始听见易吟只要两百名将士,他就在心中冷笑不已。

    这小子是自己作死。

    那就是好时机啊!

    长孙无忌行了一礼,看着李世民道:“皇上,自古以来,这出征之事,绝不是儿戏。易吟既然说出来只要两百名将士,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易吟在朝中这么久,不会不知道这种事情不能开玩笑。”

    言下之意,自然是按易吟说的办。

    李靖闻言,知道长孙无忌的心思,立刻道:“皇上,若长孙大人也这么认为的话,臣觉得,此番出征吐谷浑,就让长孙大人一同前往。”

    李靖心想:“你个王八羔子,易吟抢了你儿媳妇,你记恨他我不怪你,可我李某与你素来无冤无仇,竟也来害我。”

    长孙无忌闻言,连忙道:“皇上,自古以来,文臣主内政,武将平外攘,这吐谷浑公然不朝贡,扣留我大唐使臣,自然是外攘,自然是武将们的事情,我长孙无忌不能前往啊!”

    李世民看了一眼自己的大舅子,心想你就是多事。

    既然是文臣,这种事情你就不要插嘴好了。

    李靖闻言,道:“长孙大人此言差矣!每逢有外敌入侵时,举国上下,男女老少皆可抗敌,哪分什么文臣主内,武将攘外?长孙大人难道连一个小孩子都不如?”

    “好了,好了。”李世民站起身来,道,“众爱卿都不要争了。”

    李世民随即看着易吟,道:“易吟,朝堂之内无戏言,你仔细考虑好,需要多少将士?”

    “两百将士足矣!”易吟依旧回答道。

    而且看他的表情,完全有信心拿下吐谷浑。

    “军中无戏言!”李世民看着易吟道。

    “愿立军令状!”易吟看着皇上道。

    李靖脸色惨白!

    长孙无忌脸色阴冷。

    “需要几员大将?”李世民又问道。

    “四名足矣!”

    这次易吟没有坚持只要李靖。

    细想了一下,怕如此会把一代战神吓傻了。

    还是让皇上多派两名大将跟着李靖壮壮胆!

    李世民闻言,道:“好,就这么定了。朕便给你两百将士,三名大将,你带着前去拿下吐谷浑。”

    “谢皇上!”易吟抱拳行礼。

    李世民朗声道:“易吟听令!”

    “易吟在!”

    “朕封你为征讨大将军,前往吐谷浑,活捉慕容伏允归唐。”

    “易吟接令,保证完成任务。”

    “李靖,侯君集,李道宗,段志玄听令!”

    李靖,侯君集,段志玄,李道宗四人站了出来。

    “朕命你们跟着易吟前往吐谷浑,听从易吟调遣,配合易吟征伐吐谷浑,不得有误!”

    “末将接令!”

    李靖这一次心理比较平衡了一点。

    至少有侯君集,段志玄,李道宗四人陪着自己。

    要死也不是一个人死。

    相反,段志玄,侯君集,李道宗心里面都不是滋味。

    虽说他们都是大将,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便是大将,没有兵怎么打仗?

    这易吟是怎么搞的嘛?

    李道宗更是生气,自己好歹是皇叔,怎么能被易吟这小子坑得这么惨。

    心里顿时对易吟就有了想法。

    两百名将士,四员大将,每个大将只有五十名将士。

    这怎么打?

    虽说吐谷浑不是什么大国,但兵力也不少。

    少说也有上万兵力。

    两百名将士对战上万将士。

    这仗不用打也知道结局。

    最重要的,是自此他李道宗必定会背上骂名。

    侯君集,段志玄,李靖也将背上骂名。

    也不知道皇上是怎么想的。

    竟然就同意了这小子的提议。

    李道宗看了一眼易吟,心里那个气,没法说了。

    侯君集那日在易和园里,与易吟化解乐心中的梗。

    没想到,今日又要被易吟坑死。

    想起这事,侯君集就摇头。

    早知今日要死在易吟手上,那日还是铡了他比较好啊。

    自己的命与易吟的命相比,自然是自己的命最重要啊!

    段志玄也是这般想法。

    他吐了一泡唾沫,用动作表现了他对易吟的恨。

    心里平衡了的李靖没什么可说。

    有三名大将陪着自己送死,心安理得了很多。

    再说,还有李道宗呢!

    李世民看着易吟等人,道:“易将军,你们明日便出发,争取早日班师回朝,朕等着你们早日凯旋而归。”

    易吟闻言,道:“皇上,保证一月之内,拿下吐谷浑,活捉慕容伏允归来,皇上静等末将的好消息便是。”

    众人闻言,都震惊起来。

    此去吐谷浑,也许六日左右。

    这来去六日,就已经话费了将近半月时间。

    留在吐谷浑作战时间,也不过半月。

    五人带着两百名将士,要在半月之内拿下吐谷浑。

    这就是吃人说梦。

    易吟从未打过仗,为何有这样勇气夸海口?

    李靖,李道宗,侯君集,段志玄四人看着易吟,都无话可说。

    心想这一次是要被易吟坑死了。

    没想到命就这样没了。

    这次是一定要在吐谷浑玩完了。

    易吟心想,反正逼已经装了,索性就装大点,装到底。

    一定要把气势拿出来。

    震慑住这些大臣们。

    一定要在大唐打出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来。

    顺便打响自己的名气!

    这就是易吟的想法。

    长孙无忌是最高兴的。

    易吟这完全是作死。

    不过这样正合了他心意。

    他站了出来,提醒道:“皇上,军中无戏言啊!”

    李世民瞪了他一眼,道:“朕难道不知道吗?”

    说罢他看着易吟,道:“易将军,你可想好了,一月之内,真能拿下吐谷浑?军中无戏言!”

    “愿立军令状!”易吟看着李世民道。

    易吟依旧坚持道。

    李靖,段志玄,侯君集,李道宗一个个都无语摇头此生完了。

    回去必须给家里人好好交代一下后事。

    长孙无忌看着易吟,又看了看皇上,道:“皇上,那就立军令状吧!”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