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房玄龄以身作则!

    易吟拥有的这份殊荣,在大唐是第一个。

    从来还没有皇上钦定要把做一件事情的人开诚布公出来。

    一直以来,都是一件事情推行以后,众人才慢慢知道这件事情是谁推行出来的。

    这两种方式,带来的结果是两种效果。

    很显然,第一种的冲击力会更大,众人会很好地牢记着这个推行制度的人。

    尤其是这个制度让人们受益越大,这个人在人们脑海中的印象就会越深刻!

    而第二种方式,当人们享受到了这种制度的好处之后,才慢慢知晓这个推行制度的人,这样的话,这个人在众人心中的印象就不会那么深刻。

    有些人,甚至记不住这个人!

    李世民这样做,无疑是要让人记住易吟。

    要让易吟的名声在大唐响亮起来,成为众人心中响当当的大人物!

    其他人,李世民不太放心把这件事情交给他们去做,但魏征的话,李世民就很放心。

    魏征也曾像他一样,得到了易吟的帮助。

    从这一点出发,李世民知道,魏征是不会藏着掖着,一定会正直地对待这件事情。

    李世民看着易吟,道:“易爱卿的思想,真的是让朕大开眼界啊!当朝大臣,也多杰出之辈,比如在坐的各位,都可谓是杰出的人才,但朕不得不说,这文才武略,易爱卿才是大唐第一人啊!”

    李世民看着魏征等人,道:“不知道各位觉得朕有没有说错?大家敞开心扉,说句实话,朕绝不怪罪你们。”

    魏征闻言,首先说道:“皇上,我可能是第一个知道自己不如易吟的人,皇上所言再正确不过,臣完全同意。”

    于志宁道:“说实话,诗苑大会上,易将军的诗才就大大震惊了我,那武功,更是让大唐各位武将都瞠目结舌,甘拜下风,臣等确实不如啊,皇上所言,完全正确。”

    杜伦道:“自我大唐建国以来,论带兵打仗,先有秦国公,让人惊叹!后有李靖,堪称战神。但这两人与易将军比起来,都有不足,易将军,带领两百将士一举拿下吐谷浑,就连一同前往的战神李靖将军都佩服不已,可想而知,易将军武才谋略方面,实为大唐第一人,而文才,就不用多说了,自古至今,还没有仁能写出易将军那种飘逸的诗章,堪称大唐第一人,实在是恰如其分,名副其实!”

    房玄龄道:“以前,众人都觉得我与杜如晦二人,堪称大唐双奇,是皇上左膀右臂!而如今见识到易将军才华谋略之后,臣深感吾与易将军相比,实乃小巫见大巫,有着天差地别啊!”

    易吟闻言,连忙道:“房大人太谦虚了,你与杜如晦大人,人称房谋杜断,实乃大唐双杰,却也是皇上左膀右臂,如今杜大人仙逝,房大人依旧是大唐最耀眼的那颗星!”

    房玄龄听了易吟夸赞,脸上带着笑容。

    要知道,在当朝,要得到易吟的夸赞,那还相当不容易的事情。

    因为易吟本事过大,有时候,得到易吟的夸赞甚至是比得到皇上的夸赞还要具有成就感。

    “多谢易将军夸奖,房某深感惭愧啊!”房玄龄谦虚地说道。

    孔颖达也道:“要说当朝文武大臣中,易将军是最杰出的,这个我第一个赞成。”

    李世民道:“众爱卿所言,确实是肺腑之言,朕也这么觉得。朕甚至觉得,这易吟,超过了朕啊!”

    众人都吃惊!

    这还是皇上第一次说这种话啊!

    这话要是别人说了,恐怕又要背处罚了。

    没想到皇上竟然亲口说了出来。

    易吟闻言,连忙道:“皇上谬赞,这普天之下,唯皇上至尊无上,臣等怎敢与皇上相提并论?”

    李世民摇了摇头,道:“易吟让朕知道了一个道理,作为人,一定要勇敢承认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得到进步。朕之前没有悟出来这个道理,如今,朕觉得,朕不是完美的人,也有缺点和不足,易将军实乃近乎完美,朕不及你,也不是什么羞愧的事情。”

    顿了顿,李世民又道:“甚至,朕觉得,反正你是我大唐的人,也是为我大唐服务,朕不如你,也没什么。”

    说罢哈哈哈地笑了起来。

    众人都跟着笑了起来。

    今日废除了诛连九族的制度,实在是大快人心!

    即便是大臣,也都感觉的心情轻松了许多。

    说实话,在坐的人,没有一个人敢用性命担保,他们家的人不会犯法。

    说直接点,就连皇上,也无法保证。

    这样一来,以后每一个人,都不会为这一家人中某个做点犯法的事情而提心吊胆。

    众大臣都感谢易吟。

    这种事情的好处,真的是非常大。

    这件事情之后,李世民又看着易吟,道:“今日把你叫来,野不只是这件事情,想听听你的意见,还有另外一件事情。”

    易吟惊奇地看着李世民。

    李世民道:“前不久,你曾说要改革科考制度,朕想了想,觉得你才华横溢,谋略出众,既然你说出来了,就一定有好的想法,并且肯定是已经有了成型的结论,今日召集你们几位前来,就是探讨一下,朕确实有想要改革科考制度的想法。”

    “众爱卿,你们说说吧!”

    李世民说完看着众人。

    房玄龄首先发言,道:“臣觉得,易将军所言,也是有道理的。如今,我大唐已经今非昔比,需要更多的人才。因此,人才的选拔,就尤为重要了。臣思虑再三,觉得易将军此举,实为大唐着想。”

    李世民道:“愿闻其详!”

    房玄龄接着说道:“如同我们这一帮人,首先来说,对大唐做出了贡献是不假,但是,臣考虑过来,自己虽才疏学浅,却也能够为皇上出谋划策,分忧解难!然下一辈就不好说了,就比如臣,长子房遗直却也有些才华,次子房遗爱。”

    说到这里,房玄龄摇了摇头,道:“犬子实在是让我难以言说了。若世袭封爵,像我次子房遗爱一般,实在是不能为大唐做出贡献啊!因此,易将军提出来的废除封爵制度,也就难能可贵了。”

    众人都被房玄龄的话语惊呆了!

    没有想到,他竟然这么以身作则,深入剖析了自身的情况,也分析了自己孩子的情况。

    这种行为,值得每一个人尊敬。

    房玄龄道:“如此看来,科考制度,废除封爵制度,就势在必行!必须要取消这一类的制度,才能为大唐选拔真正的人才,如此,我大唐才能走上世界之巅峰!”

    易吟闻言,带头鼓掌。

    这一番言论,实在是太让人惊叹!

    太让人敬佩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