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 避雨

    日头没了踪影,雀鸟没了声音,这么一个连风都失了行迹的夏日午后,眼看就要下雨了。

    行路的赶脚的都嗅到了蒸腾而出的土腥气,自己也被蒸得满头闷汗,顶着黑压压的乌云,越发喘不上气。可越是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却越是要加快脚步,只为了赶在落雨前寻得一片屋檐。这么着倒是让路旁一间小小茶棚得了莫大的荣宠,区区六张方桌挤了不下五十人,有扛着锄头的农人,有背着包袱的旅人,有带刀的,有背筐的,破衣烂衫的乞和挂着金链子的商贾并肩而立,折扇纶巾的书生和虬髯赤膊的大汉同坐一桌,抱着宝剑的江湖人和抱着扁担的村里人谁也没嫌弃谁,靠在一起听着说书先生的平铺直叙,窝在角落恹恹欲睡。

    小茶棚只一个茶博士,常年开店的自然知道与人方便,今日这一屋子一看便知都只是躲雨的,也懒得招呼,自己躲在后面犯困。他家河东狮却容不得这许多人白蹭了她的屋檐,一脚把茶博士踹醒,又揪着他耳朵骂了几句,那茶博士哼了哼了,头顶又挨了一巴掌,也懒得分辩,欣然领下“没用的废物”称号缩回去打盹儿了。河东狮当然知道家里这口子向来指望不上,又骂了几句出气,便自己去想办法。她到底是个女流,看着眼前有好几个凶神恶煞的,不敢正面得罪,便堆了一脸笑,转而来给说书先生添茶。

    这位说书先生却是不一般。原本这个小小茶棚也没有请人说书,这一位是个游方的江湖人,算是不请自来。此人姓于,自诩是说书先生中武功最好、习武之人中最会说书的,闯荡江湖除了靠一张快嘴,还有一手暗器,专打人眼耳口鼻——倒也不是正经兵刃,却是钓鱼用的钩子,因此得了个“快嘴尖钩”的诨号,也算是有几分薄名。只是这名也不是什么好名,这位于大侠的暗器太过阴毒,为人又好张扬,说书时也不肯好好说些话本故事,偏爱添油加醋说些江湖事,明明是瞎编还偏不爱听人反驳,惹急了就鱼钩伺候,因此不少人也在背地里叫他“臭嘴贱钩”。

    尖钩于看见河东狮陪着笑来给自己添茶,不消她多啰嗦就懂了她的意思。底下这一屋子人,看得出会武的没有几个,他当然不当回事。人这么多,他本来也大有出出风头的意思,与河东狮一拍即合,当即喝了两口茶润了润嗓子,一拍惊堂木,啪——

    “列位!列位!”尖钩于一抱拳,“常言道有缘千里来相会,小老儿快嘴尖钩于得胜,今天能给这么多看官说上一段,真是三生有幸!多谢,多谢啊!”

    稀稀落落有几个看客哄了几声,连个拍巴掌的也没有。尖钩于毫不在意,继续说道,“今天咱们是难得的缘分,小老儿也不说那些话本故事了,来给大家说一说江湖事!有看官问了,这江湖上最近有什么大事?哎,这江湖中事,都逃不脱小老儿这双眼。如今这惊天动地的大事嘛,没有!这热热闹闹的小事嘛,不断!有看官又说了,这小事说着有什么意思?哎,这事虽不大,但倘若落在了你身上,再小的事也变大了,你说是不是这么个道理?今天我要说的这一件奇事,落在的地方离咱们这里不远,眼看呀就卷了咱们进去!你道这一桩小小的大事发生在哪里?各位看官听了,此去向北一座山上,这山想必列位当中有不少人都听过,可能还有去过的,哎,我一说,你们就知道了。”

    这一回真的有看客问了,“什么山啊?”

    尖钩于一笑,“这位看官问的好!列位听了,此间北面一座小山,当地人唤做北山,哎,又有人唤做熊虎山的,不知在座的英雄们听过不曾?”

    便有人答,“知道啊,我们哥儿几个都知道,是不是?”便有人应。又一人小声,“那山头上是不是有个大王?”便有人摇头,“哪有?我前天刚路过北山,没有啊?”另一人点头,“有的有的!我听说他们好像是出事啦?”

    闻言尖钩于大声一指,“哎,这位英雄说的是!小老儿今天要说的正是这一桩事!”

    那人便叫,“哎你知道什么?快给我们说说!”附和声不断。

    一时间满屋的目光都集了来,尖钩于好不得意,却没接着说,似漫不经心般先插了一句道,“各位看官稍安勿躁,且听我慢慢道来。几位若不耐烦,不如试试这店里消暑的凉茶,生津的酸梅,这样天气最适合了!”

    河东狮正等他说,忙跟上去招呼,立时便开了张。

    “说起北山上这件事,那就好有一比。比从何来?就好比是一团缠在一起的麻线,又好比是早上起来林子里的雾气,又看不清又解不开,真真叫人摸不透啊!要不是小老儿我无所不知,又生得一张快嘴,换了旁人,谁能说的明白?列位且听我一条一条理出个头绪来——这一件大事,便叫做黑客店一朝欺名侠,熊虎山两度遭灭顶。”

    啪——又一拍惊堂木。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