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七千醉笑 > [番外] 逢安

[番外] 逢安

    梁端叹了口气,看来这一年的除夕要在路上过了。

    无人无车的大路,积雪很快没过了脚踝,梁端努力眯起双眼顶着风雪一脚深一脚浅往前走着。作为光华派掌门的六个弟子中最末的一个,他早已经习惯了出门办事风餐露宿。但大年夜要在风雪里过,心里到底不是滋味。

    白茫茫天地一笼统,觉不出时辰,只怕离天黑也没有多久了。梁端打起十二分精神四下张望,盼着能看见房屋。若是没有宿头,这样风雪里过夜可不是闹着玩的。

    终于,隔着一大片盖着雪被的田地,隐隐似乎有光亮。梁端毫不犹豫径直走去,近了才发现,那光亮是几个村民舞着火把。再走近些才看清,村民们举着火把对峙的,竟是一头野猪。

    “让开!”梁端大喝一声,抽剑点足便上。

    “啊!”“哇!”“妈呀!”“当心!”

    在村民的一片惊呼声中,雪被染红,梁六侠三剑结果那畜生。

    “哇,大侠!”“太厉害了!”“多谢大侠!”众村民围了过来,纷纷感谢赞叹。

    “习武之人理所应当,不必言谢。”梁端一抱拳。

    “大侠上我们村里坐坐吧?就在前面!”

    “唔,多谢。”梁端实话实说,“实不相瞒,在下光华派梁端,赶路途径此地,正想找地方借宿呢。”

    “那好啊,来我们村里!”村民中一个戴皮帽的汉子迎上来,“大侠是咱们的恩人,咱们要好好招待,是不是你们说?”向后一招呼,余者纷纷响应。那边一个拿柴刀的汉子也喊,“恩人,来跟我们一起过年吧!”拿柴刀戳了戳死透了的野猪,“正好,年夜饭加菜啦!”又有一个小姑娘尖着嗓子,“烤肉啦烤肉啦!我去叫我娘去!”皮帽汉子一挥手,“好!老二老三去拿条扁担来,把这年菜抬回去!”梁端听了笑道“不用!”上前将拿死野猪扛起就走,又赢得了村民一片赞叹。

    进了村,放下野猪歇了一会儿,喝了碗村里的米酒缓过劲来,梁端这才打量起这个地方。高堂大屋,楹联匾额,看着像是村里的祠堂,但牌位香烛一概没有,倒是在墙边起了一排大灶,不成套的板凳马扎满屋都是,酒坛子和装点心的竹篮乱糟糟摆了一地,男人女人都忙着去收拾那野猪,小孩子围着尖叫乱跑。

    “我们这村子小,不到二十户,过年就大家一起热闹热闹,恩人别嫌弃。”

    梁端忙说没有的事,“这里是哪位的家吗?”

    “不是不是,”皮帽汉子摘了皮帽,不好意思似的笑了笑,“算是个祠堂吧?我们都是种地的,也不懂,这大屋是今年刚盖的,木匠师傅说每个村子都得有祠堂,但是我们也不知道祠堂是干啥用的,就由着他们盖的……不过盖好了挺气派,大家都喜欢,闲了都来这大屋里玩。”边上一个汉子也说,“就是,这大屋多好啊!现在有这大屋,咱们全村都能一起吃饭一起过年了!人多又热闹又暖和!盖的值!”皮帽又补了一句,“恩人你别笑话我们啊!”

    “怎么会!我看也挺好!”梁端笑着给他两个敬了碗米酒,再次打量这大屋,堂中匾额写的是“逢安村”,“你们这里叫逢安村?”

    “是啊,我们村都姓冯,这名字是有一年有个过路的文化人帮我们起的。”

    “原来如此,”梁端点头,再读两侧楹联:

    逢若缘惜相逢谨祈万象更新一元复始世世代代风调雨顺;

    安此道悟心安唯愿千愁尽去百业俱消长长久久物阜民丰。

    “好家伙,”这楹联读得梁六侠咋舌,“这也是木匠做的?这位木匠可真不得了。”

    “啊?哦,不是不是,这词儿也是那个文化人写的,木匠盖大屋的时候说这个好,能用,就做了这么一对板板。恩人你懂认字?这个真的好?”

    梁六侠一竖大拇指,“确实好。我可写不出这么好的。”

    “嘿嘿!”几个汉子都挺得意。

    方才拿柴刀来汉子也凑了过来,“真是好词儿?真没什么奇怪的词儿?”

    “挺好的啊,就是有点……”

    “咋?”

    梁端也没想好,只好说,“有点太文化了。”

    “嗐!那挺好!”皮帽也笑了,又问柴刀,“你咋这么问?”

    “我记得当时那他写这个词儿的时候,另外一个人咋呼来着,说这里头有他名字,不知道是不是骂他的。你不记得啦?那年他们是两个人一起来的,那个文化人不怎么说话,另外一个兄弟好像一天到晚都在说话。”

    “哦,我想起来了!我们都喜欢那个爱说话的兄弟。他说这词儿怎么了?”

    “我也问了他啊,他说他不识字,就认识自己名字,也不知道写的啥。不过可能就像恩人说的,这词儿太文化了,一般人看不明白,瞎猜呢!”

    梁端笑着敬酒,“也许吧,这两个人听着倒也有趣。”

    “可不是!”

    “我也想起来了,那两个人啊……那都多少年前了?那年我还没娶媳妇呢,现在你看我娃,”皮帽一指那群孩子,“哎,狗子,别瞎跑啦,去看看你娘他们肉烤上没有!”

    “是啊,好几年了!那年也是快过年的时候是不是?不过你别说,自从给咱村起了这个名字,年景一年比一年好,这不都盖起大屋了?说不定那文化人还是有点福气的。他当时写的福字现在还在我家贴着呢!”

    “有啥呀?我倒觉得那俩人奇奇怪怪的。”

    梁端被他们说的起了好奇心,“不是像我一样路过的吗?怎么奇怪了?”

    “也是路过的啊,那个话多的就有点像你,那个文化人就怪怪的。”

    “哦?可能也是江湖人吧,”梁端想了想,也没想到哪个门派是以“文化”见长的,“江湖中奇人异士颇多,也不知是什么门派的?”

    “谁知道?咱也不懂那些,不过我觉得他俩也不是一起的。”

    “不是一起来的吗?”

    “来是一起来的,不过他俩刚来的时候两个人好像也不太熟。”

    柴刀插话,“对对!我问过!我有一次听见话多兄弟问那文化人叫什么名字,那文化人什么也不说,脸上也呆呆的,我看着担心,就偷偷问了话多兄弟,他说这文化人他是在路边捡的,他也不认识,说……说什么来着?对了,他当时说想着快过年了,这小子会写字,带着他给人写写春联子门对子,好过空着手一路走一路蹭饭!”

    “这算怎么话说的,哈哈!”

    “哈哈,这老兄倒是有趣!”梁端也跟着哄笑,“我今天倒是空着手来蹭饭的啦!”

    “哪有!你给我们加了这么大一个菜!哎,肉怎么样了?”

    “狗子又跑哪去了?我去看看!”皮帽说着跑去灶旁帮忙了,另招呼了一个红脸大哥一个烟斗老汉来跟梁端喝酒。

    “我听你们聊当年起村名那俩人呢?”红脸敬了个酒。

    “是啊,刚说那文化人也不说话,奇奇怪怪的。”

    “是吗?还好吧?走的时候脸上不是也有笑模样吗?”

    “那是后来了,我说刚来的时候。他们俩在咱这儿住了不少时候呢!”

    烟斗老汉也道,“是啊是啊,我也记得。腊月里来的,住到过了十五才走的。那孩子啊,刚来的时候话都没一句,我家那口子还说呢,这孩子不对劲,叫我多去和他说说话,千万别让他一个人呆着。”

    “是吗?还有这事儿?婶子还说啥了?”

    “她说叫我别跟你们乱说呢!”

    “啊呀那人都走了多少年了,怕什么?”

    “……也是。就跟你们说说吧。”烟斗老汉磕磕烟斗,“你婶子是外村嫁过来的你们知道吧?她当时说啊,她以前在娘家有个邻居跳井了,那文化人刚来时候的样子和那邻居跳井前几天的样子可像了!”

    “呀,真的!”“这么吓人?”

    “我猜啊和他一起那个孩子估计也是担心他,才一直跟他说话,一直给他找事做吧。不然哪有那么能闹腾的人?”

    红脸点头,“有道理。”柴刀却道,“闹腾吗?我不觉得啊,他挺有趣的,哈哈!”

    梁端不禁又去看那副楹联,觉得方才不对的感觉有了着落。但梁六侠文墨只是平平,也咂摸不出什么深的来,只觉得这词儿虽然别扭,却也并非毫无生机。

    “那还不闹腾?要我说呀,他就是爱管闲事。人家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呢,就跟着操心。”

    “对啊,那文化人连自己叫什么名字都不说!”

    “不过那孩子确实文化好,知道的挺多的,不光会写字,种田的事也知道一点,盖房的事也知道一点、我家房梁歪了不敢动,他帮我出主意来着。那个闹腾孩子也不得了,噌一下就跳上房去,按那文化人说的把梁修好了!”

    “这么厉害!”

    “是厉害!就一下,从平地就上了房了!”

    “那兄弟原来也是个大侠吗?怎么没看他露过?”

    “就是啊”“真的!”

    梁端也颇惊讶。这村里家家都是高大瓦房,梁都不低,他自己要上去说什么也得在墙壁或立柱借力,最少也得三步,怎么那兄弟那样好的轻功?便问,“果然是江湖中人吧?可曾问过他门派姓名?”

    烟斗老汉摇头,“那倒是没打听,听过也不记得了。”

    “哎呀我就记得他问那文化人名字了,”柴刀给大家添了酒,“他当时说那文化人,不愿意说现编一个也行啊!”

    “哈哈,还能这样?”“哈哈,胡闹!”几人又哄笑起来。

    “他还说,不然就从哪儿来的就编个啥,那文化人都不理他!”

    “哈哈,那桃树坡的人不是都得叫李桃树,王桃树?哈哈哈哈……”

    “可不是?哈哈哈哈……”

    “真是胡闹。”烟斗老汉又道,“这么说好像我也见着一回他问那文化孩子名字,那时候他好像报了自己名字,是……唔……唉,年纪大了,不记得那么多了,就记得好像是姓赵。”

    梁端沉思,轻功好,姓赵……

    “肉来啦!”

    忽然女人们招呼一声,屋里所有人都跟着欢呼起来。野猪被洗剥干净分成了小块叉上了木棍,人们又在大屋中央起了堆火,大伙熙熙攘攘聚在火边,一起动手烤肉。有人撒盐,有人抹油,有人要吃带辣椒的,有人要吃抹蜜的,一时间互不相让嬉笑打闹起来。一个没打赢的娃子哇一声哭了,大人们反而笑得更大声。

    梁端看着也忍不住跟着面带微笑。又瞥见那挨了烟熏也没人心疼的楹联,想了一想,觉着在这淳朴的乡村过个这样热热闹闹的新年,心里再过不去的坎也要被熏软了。

    “恩人,你等着,马上就能吃了!”皮帽在火旁举着肉和梁端打招呼。

    梁端也和他招手,又忽然听柴刀道,“哎对了,恩人你也会写字,你今年也给我们写个春联吧?”

    梁端吓了一跳,“这,我可没有那样好文采……”

    “就是有字就行,反正我们也看不懂!”

    “这怎么行……”

    烟斗老汉也道,“都听人家说新年要换新对子,你就给我们写一个新的吧,一个就行!村口那个不是上这儿来了吗?我们正好把那个换了。”

    “是啊是啊!”“求你啦恩人!”

    梁端架不住求,只好答应了。他肚里的墨水只够写写书信拜帖,哪里写过对子?只好把别的事都丢在脑后,肉都没认真吃,只顾专心搜肠刮肚回忆着往年过年时见过的别家人门上贴的词句,终于在子时新年钟响之前凑了两句话出来。

    梁端把自己想的对子一笔一划写下来,觉得从小时候练字以来再也没写过这么认真。不过亲手贴在村口的时候,多少还是有些成就感。

    “逢新春家家喜乐,安盛世户户吉祥。”

    他不禁又想起了方才故事里,多年前在这里过年的那两人。有那赵兄弟的闹腾劲儿,和这村里的热乎气儿,上一个写对子的那位兄弟一定已经没事了吧?

    祝愿他也喜乐吉祥吧。

    梁端许了这么一个与自己毫无关系的新年愿望。当晚的梦里,似乎有两个相识又不相识的声音——

    “我说咱今儿这都要走了,你还没给自己编好名字吗?你给人家村子都编了名字了,给自己编一个很难吗?”

    “……”

    “得,还是不理我。那不行啊,没有名字不是扯淡吗?我跟你做了一个多月的朋友了,不能连你名字都不知道啊?你不编我给你编了啊?按地方来编……我也不知道你家住哪儿,不过我在湖边遇到你的,你就叫湖吧?姓嘛……有了,你钱也没有家也没有名字也没有就是个三无,我看姓吴吧!”

    “咳,咳……”

    “啊?不喜欢啊?吴湖!我觉得挺响亮的!吴湖吴湖吴湖呜呼!”

    “……噗。”

    “我天,你是不是笑了?你会笑的啊?”

    “……”

    “来来来,那你自己编一个,不姓吴也行,你说姓啥?”

    “……何。”

    “啊?哎哟,你今天真愿意说了!好啊好啊,继续继续!何湖?也行啊!”

    “……罢了罢了,你若要称呼,可称呼在下,何不知。”

    “哎,好嘞!何不知,你好,我叫赵长安,很高兴认识你!”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