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大梦一统 > 第十五章 水车初制成

第十五章 水车初制成

    黄统醒来,昨晚睡前东想西想的,又是种地又是哥嫂的,想想自己也真的是不懂事,不知从村里哪个人嘴里听到些嫂嫂的坏话,说是父母去世的事情是嫂嫂命硬克的,越长大越是对这个代替了母亲职责的年轻嫂嫂没有好脸色,可是嫂嫂从来没有一句怨言,从小打到,仔细想想,那真是对自己关爱有加,就算自己不懂事的怄气,也从来没有红过一次脸。

    也正是那些闲言碎语,嫂嫂一直在村里过得并不好,向昨日一般得到众人尊重认同的笑容几乎没在嫂嫂的脸上看过。这才刚刚过了一日,为嫂嫂带来认同感的精细面粉就要被禁,实在是令黄统心中有气,暗下决心,一定要让这条规定收回。

    “起床。怎么今日又需要我喊你了。”哥哥在门外喊了一声。

    “起来了。”黄统急忙回道,事情一步一步来,不管如何,这早晚练功是不能放下的。

    本来发布新的族规需要开设村民大会来正式通知的,不贵禁食某种食物这种小事有确实是不值得,好在是只要磨面是离不开村头的磨盘的,几个族老一想,何必费时费力,直接分派个族里的老人就在磨盘跟前,谁要来磨面就跟他讲解现在族里马上就要遇到的困难,告知村民需要有节约粮食的义务,在则族里已经决定了禁止的事情,谁要违背,轻者请家法,重则逐出谷去。

    姑且不去管那村头磨盘处的老头如何一会苦口婆心的劝说,一会声色俱厉的批评。这边的黄统正在书库中翻阅那些关于种植,机巧的书籍,看能如何伪造出前任已经整理出水车的大概,自己偶而看到,灵感大发,造成把水车从书籍里面搬到现实的假象来。

    又是在书库憋了一日,实在是没有翻到关于水车制做事宜的只言片语,不知道是还没有人做出来,还是这种奇技淫巧的事物不值得珍贵的书籍来记载。中午休息的课余时间,黄统还像先生请教一番,问先生以往外出游学的时候是否见过在河道取水的事物,或者是能将水从低处取到高处。先生当时是这样说的:

    “人往高处走,水王地处流,乃是自古不变的道理,把水从低处取往高处只见过井中汲水,哪能让水自己取往高处呢,这不是贻笑大方的事情。”

    翻阅整整一日的制作类的书籍文章无果之后,黄统倒是从一篇人物传记里面得到了些许想法。

    徐光,字客霞

    说起徐客霞,乃是前蜀的最伟大的匠人,以前蜀地与中原地区往来只有三条路。

    一则出祁山入秦岭,一路上山高水深,七行八绕,需一月有余时间方可北上秦地。最窄处只可以一人通过,翻过三山五岭七河八谷,行走其中令人疲敝不堪。

    要么沿江而下,但大江所在新星峡之地乃是这世间最险要的河谷,再经须臾峡、厘密峡、冥冥峡,紫蚺峡和虚浩峡等把八处险要峡谷。峡峡都是要人命的急潭险谷,船只过往几乎可以说是九死一生,非是紧急军务或者一流的高手,无人敢要走此水路,且若是必要走此处只能是须臾轻舟,只可载上两三人,一昼夜间即可从蜀国的白帝城到达楚国陪都江陵。

    三则是传统的楚国入川蜀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就是这条路的真实写照。徐客霞之前,川巴蜀三国与其他地区极少有物资上面的交流。

    而徐客霞的功绩就是拓宽修整了这第三条蜀道,传统的蜀道过了擎天峰之后便一路向下而行,崎岖无比,几乎没有修正的地方,商队来往一次往往就会有人畜不慎跌落,伤残更是不在少数。

    徐客霞沿蜀道来往数十年,将沿线周边的地形地貌摸了清楚,向蜀王献策修建新蜀道,平时可用商贸,战时沿路而下用以进兵,而且此路地势为出蜀至楚一路向下,敌方想要顺路反攻就要以下犯上,事倍功半,而从蜀国发兵就成势如破竹,一路必然顺风顺水。蜀王大悦征发民夫十数万,费时一十二载乃成。此路修筑过了擎天峰后,沿路成之字形,虽然路程增加,但都避过了险要之处,而且途中有多个拐点平坦之处,修筑驿站,官办客栈。来往商队可中途休息,一代天骄徐客霞,从此天险变通途。

    新蜀道修建完毕之后,徐客霞有提出新的建议,在新星峡上游决口引水过淇县,绕过水路艰险之处,开通水路,但是此事会将淇县全境淹没,因牵扯众多,徐客霞劳碌了下半生都未能将此事办成。

    黄统心想,徐客霞虽未听说有书籍传世,但这种天纵之才完全可以以他的名义仿写一部水利制经之类的冠以他的名目,这样完全可以说的过去。

    次日,逻辑理顺清楚的黄统一遍开始着手编写“徐客霞”著作的水利制经,一遍请求哥哥借来木工所需的各式工具,自己先来做个水车模型,这样有理有据就可以令众人信服。

    只是在脑海中有个水车大概样式的黄统已经把模型的制作想的很难了,但就向那句话说的一样,脑子:我会了。手:你会你来,这什么玩意?完全搞不定啊。

    设计,选材,破木,伐竹,经过黄统半个月的摸索,终于一个直径一米,以十二根毛竹为肋,

    四条粗腿拱架骑的平台,主轴架在木架中间,圆形主体是有十二块扇形木板镶嵌而成,每个扇面上面榫卯卡着略微倾斜的水槽。如此,一个轻型的竹木结构的小水车便制作成功。

    那圆形的主体可是耗费了黄统十分大的功夫,没有铁钉,全部都是用榫卯结构镶嵌在一起。幸好黄统灵机一动想起来可以将圆形主体分解成是个扇形,不然想要将一块木板雕刻成圆形不知要耗费多久的功夫。

    -------------------------------------------------------------------------------------------------

    “培,你这是背的什么?”

    在赶往河边的路上,看到两人身上的这奇怪的事物,正在闲聊的两位大叔,不禁好奇的问了起来。

    圆形的水车,虽然用竹杆做了骨架,也还是有几分重量的,主要是单人拿它是在是有力使不出的感觉。正好要等等跟在后面,吃力的搬着支撑架的黄统。哥哥便顺势将水车放下。跟三斗叔聊上两句:

    “这不,我那兄弟,满脑子的注意,这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做出个这么玩意,说是能自动汲水,可将水提到高处,这不今天就放到河边试试水。”

    “我说你家里天天是又锯有砍的,我还以为你要做个床头木柜什么的,合着这半个月是你家小子在折腾啊。”

    “哎呀,这新鲜玩意,就这么个小东西,用水桶提上来不就行了,用这个咋取水?这都到处漏的,也没法提啊?”农闲的乡村生活有了新鲜的乐趣,瞬间就把周围的几个人都围了过来。

    “三斗爷,这东西叫水车,放到水李可以日夜不停,不用人管的取水,人工提水虽然很快,可能坚持几时。这就叫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黄统随口说出了千年以后的一句名言来。

    “什么力,你这搬块木板都没力的小家伙,还一套一套的。走走走,我倒是要看看你这个水车怎么日夜不停的取水的。”说话间就抢过木架自己提起,一边招呼众人:“走走,一起帮忙给提到河边,去看看热闹。”

    几人抬着水车,底架来到河边,寻得一处平摊的滩涂,将底座放置在泥沙里,好一顿手挖,将底座放置平整后有搬来石头压住后,众人就赤着脚将水车到架子中间。

    “吱呀、吱呀、吱呀”水车放好之后就自动旋转起来。

    “哎呀,不错不错,这东西自己能动,嗨,真厉害啊。不过水呢?不是能把水带起来么?”刚刚使了大力气的三斗叔看到眼前的一幕感到十分惊奇。

    水车吱悠悠的转动,但是中间的水槽并没有将水带动上来,原来是不熟悉的众人把水车放反了。

    “反了,反了,那个水槽的指向应该是向下游的,这还没升上去就把水给倒回去了,得把水车翻个面才对。”黄统看到问题,赶忙说道。

    “是吧,我说这咋没水上来,你这小书呆子刚才咋不说,这装好了,你再让翻面,这不是多费功夫,来来来,搭把手,翻过来看看,你这小子要是敢拿你大爷我开涮,等下让你哥好好收拾你!”

    “不敢不敢,我这也不是头一回弄这个水车,只是在书上看过,这头一回,头一回,下次装不就有经验了么。”黄统赔笑道。

    还没上来的黄培哥哥和三斗叔又将已经放好的水车抬起来转个身子。再次将木质的中轴放到架子上预留的孔洞里。

    “吱呀、吱呀,哗——哗——”望着一股一股从水车上面泼落的水流,众人一时间都惊呆无言,只听到木轴摩擦的吱呀声和水重新落到水面的啪啪声。

    哎呀,短暂的平静之后就是大家的喧闹,虽然只有五六人,却吵闹的一时间都听不清谁说的什么,只是都在惊奇这水自动升起的奇观。

    三斗叔两步转到对面,用双手接住水车上流落的水,拘起喝了一口:“是水,正儿八经的河水,小子,你可是使了什么妖法?,这不用人动,水自己把自己提起来了!”

    “三斗叔,哪里有什么妖法,就是水把自己给提起来的,这水流的动力推动水车转动,这水车一转,水槽的水流不出去就困在这水槽中,等转到上面槽口向下,这不就从上面流出来了。很简单的道理呢。”

    “这水车怎么一直转的?”

    “这是河水在流动,能推动我们的手,自然能推动水车,若是把水车放到静止的池塘里面,这水车也是不能转动的。”

    “小牛,你干嘛去。”只见刚刚一起过来看热闹的小孩急匆匆的掉头往村里跑去,他家大人就喊了一句。

    “我去告诉俺妈,这有好玩类,让俺妈也过来看看。”

    “哈哈哈!”一群人便哄堂大笑起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