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十一迷途 > 第十二章

第十二章

    十一十七岁那年,就告诉自己:我的问题,是来源于家庭教育的失败,我要努力改变,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父母的思想,调整家庭的氛围,从而给自己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那时的十一并意识不到,这件事情有多么的困难。

    她不知道,要改变一个人有多么难,后来的十一,也真的把这份执着,延伸到了自己如今已经破裂的感情上,她一直坚信着,只要自己努力,她和康康会好起来,只要自己努力,康康有一天会成长,自己也会长大。

    而事实,却给了十一一个响亮的耳光!

    也许是康康的出现,把十一的梦,彻底打碎了!

    没错,在改变这件事情上,我们似乎都显得那样无力。

    即便是在改变自己这件事情上,十一都已经阔过山和大海了,更何况,十一是要改变别人。

    可能,越长大,越发现,对这个世界,我们真的有很多的无能为力。

    但是,十一却也坚信,真正的成长,是经历过这些打击之后,却依然选择重新出发。

    我们在这过程中放弃了很多东西,却也最终强大了自己。

    对外界,我们真的无能为力,对内在,我们依旧选择前行。

    十一开始用平静的内心,面对每天都在焦虑的妈妈,妈妈和自己一样,每天都在不停地输出自己的思想,对未来的恐慌,让妈妈无法停止大脑的思考,而妈妈的思考,无疑是加重自身焦虑的利器,但就像十一坐过山车一样,自己,也在每天不停地坐着过山车。

    十一开始学会倾听,用理解自己的心情去共情妈妈,这个过程非常难,十一有时甚至都不知道要如何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但在十一的努力下,十一还是看到了那一细微的改变,十一渐渐发现自己的平和,换来了妈妈的一丝丝平静,十一的妈妈开始能和自己说一些心事了,这些年为这个家的付出,落满灰尘的委屈以及倒不出的苦水,十一像给了妈妈一丝出口,那份宁静地倾听,给了妈妈尘封已久的内心一丝慰藉。

    十一知道,妈妈内心的恐惧,大部分都来源于爸爸多年的焦躁。

    在十一的记忆里,自己的爸爸,除了喝多时笑过以外,在十一脑海中,能搜索到爸爸笑的画面,真的是屈指可数。

    十一并不觉得,把那种情绪称之为冷暴力有什么错,没错,十一一直都在父亲的那种冷暴力下成长。

    十一的成绩,十一的淘气,十一对这个世界的呐喊和嘶吼,统统被爸爸贴上“不懂事”的标签。在父亲这里,十一从来没有得到过情感支持,有的,只是无尽的紧张。

    十一依旧清晰地记得,已经二十五岁的自己,看到爸爸下班回来,依旧会怕的手抖。

    她真的不敢回这个家,空气的凝固,从父亲脸上延伸出来的冰冷,让十一在这个家透不过气来。

    十一这天回到家,中午妈妈做好了饭菜。最近妈妈的心情也开始转好,等爸爸回到家,一家三口准备吃饭。

    这似乎是一个温馨的画面。十一吃着饭,一家人聊着天。

    可当爸爸和妈妈的一件出现分歧的那一刻,似乎,爸爸内心的心理防线又一次崩塌了。

    在爸爸的内心中,他终其一生,都想得到母亲对他的认可,他极力迎合着奶奶,满足她提出的所有要求,但奶奶对待爸爸的态度,就像对待十一一样刻薄,爸爸渴望的肯定,似乎,就像天山上的雪莲,美丽,却又那样的遥不可及。

    对于这样的爸爸来讲,别人的意见分歧,以及别人的否定,都会轻易地击垮他最后的一道防线。

    十一眼看着,那场外人并不觉得有什么的谈话,逐渐充满了危机。

    爸爸的瞳孔变得越来越大,语气也变得越来越激烈。

    妈妈就像是一只受到惊吓的兔子,缩在墙角里瑟瑟发抖。

    当然,妈妈的外边依然很淡定,但妈妈的眼神,却告诉着十一一切。

    吃完后的爸爸去上班了。

    十一知道自己不能走,她要疏导妈妈。

    十一开始共情妈妈,并告诉妈妈:爸爸那样说话一定让她感到很难受。妈妈开始哭了起来,诉说着这些年的委屈。

    十一没有打断她,只是默默地听着。回到出租房的十一,开始变得局促不安,她开始意识到,自己心中的那份恐惧悄然而至。

    十一坐在茶几前,开始盯着沙发上两只小鹿的眼睛。

    没错,它们在盯着自己,那双眼睛,是在看着自己。

    十一开始恐惧,越来越害怕,那双眼睛,开始变得越来越真实,就像两只活生生的鹿,一直在注视着自己。

    十一慌乱地拿起手机约着心理老师,希望她能马上给自己打电话。

    等待的日子,十一开始蜷缩起身体,十一不知道,这个房间里,还会继续出现什么怪东西。

    终于,电话响了。

    十一急忙接起电话,没错,心理老师没有让十一失望,她从不会给十一一些对自己并没有效果的建议,而是引导着十一先表达自己的感受,但现在十一的恐惧逐渐让十一丧失理智,十一不确定自己脑海中不停涌现出来的东西都是些什么,她也不能很好地让咨询师理解她。

    心理老师淡定地告诉十一,感受一下周围,首先,你要确定一件事情,此时的你,是安全的。

    十一蜷缩在椅子上,把思绪努力拉回到现实,没错,此刻的自己,就在这所房子里,房子是安全的,而自己,也是安全的。

    十一开始逐渐恢复平静。

    她开始回忆,自己为什么会这样。

    在咨询师的引导下,十一想起了中午父亲瞪大的双眼,没错,那时此时此刻恐惧的来源,或者说,那是多年十一恐惧的来源。

    十一讲到这,才逐渐意识到,自己从心脏的位置开始,凉意,已经蔓延到全身,尤其是离心脏最近的左臂,已经凉到刺骨。

    十一听心理老师的建议,去冲了一个热水澡,然后,冷静地上床睡会觉,不要多想。

    是的,十一此刻的内心,逐渐平静了下来。

    十一渐渐进入梦乡。

    十一开始走在漆黑的小路上,一个女孩和自己并行,走到一半,她说她已经到家了。

    十一微笑地和她道别,却在不远的前方,看到了一个问路的大妈,那个大妈有一双阴森恐怖的眼睛,十一盯着那双眼睛,吓出一身冷汗。

    十一瞬间醒了。

    捉紧被角,紧忙找到枕边的手机,打开手电筒,十一想去趟厕所,却在手电筒打开的那一刻,十一注意到了头上被手电筒反射的一个光电,十一盯着那个光电,却怎么看,都觉得它像极了一只明亮的眼睛。

    十一吓得不敢动,心里却出现了咨询师下午和自己说过的一句话:那些,都是曾经的问题,不是现在的问题。

    没错,其实,十一的问题,都是过去的问题,那是过去的问题,并不是十一现在的问题。

    十一一时之间也弄不清这其中的逻辑,但莫名的就是有帮助到自己。

    十一开始起身,自己一个人去厕所。

    也许,十一是不再把它定义为一种感受,而是把它定义为一个问题,可以外化的问题,也许吧。

    但不管怎么说,从那天起,十一心里的那双眼睛,就真的消失了,她和父亲的关系,也似乎进了一步。

    十一开始能越过那双眼睛,更理性地思考自己与爸爸之间的问题,十一开始试图给爸爸拥抱。

    起初十一自己也觉得很别扭,爸爸也会下意识地向后退,但最终,爸爸依旧停下了后退的脚步,接受着十一的这份拥抱。

    虽然初次体验真的不是很自然,十一却在爸爸的严重,看到了一丝害羞,温暖与不知所措。

    十一渐渐发现,父亲对爱的体验真的太少了,这么多年的“坚强”,也真的快要压垮了这个男人的身躯。那份“坚强”,正像是逼着十一绝对不能倒下一样,他把那份隐忍,决不妥协绝不认输的精神传递给了他的下一代,但他却深深地忽视了他的女儿真正要的是什么。

    十一要的不多,也许,只有那一个拥抱吧。

    而父亲要的也许也不多,也许,也是那一个拥抱吧……那个拥抱,并不能让这个家的气氛马上变好,却让冰封千尺的湖面出现了一道裂痕,或许有一天,它终将融化。

    十一后来开始发现,自己内心的小房子里,逐渐变得热闹起来,有一些朋友开始来做客了,那些朋友分别叫“焦虑”“恐惧”“抑郁”,它们会时不时地来到十一的房子里,但十一已经开始不恐惧它们了,并且,十一开始愿意主动迎接它们了。

    心理老师告诉十一,人的情绪,不会永久的消失,它们,其实就像心中的客人一样,偶尔,会来家里坐坐,但是,它们也会走的,我们要做好随时迎接它们的准备,也随时做好它们会离开的准备,这没什么,很正常。

    即便有时候,我们可能把它们关到了小黑屋里,偶尔,也要让它们出去晒晒太阳。

    十一感受了一下,小黑屋的门已经被自己打开了,小十一也不会再把它们轻易地关进黑屋里了,现在的十一,已经接纳了它们,它们只是自己内心的客人,客人来了就迎接,如果它们不走,那也给它们准备一个舒服的卧室,让他们好好休息一下,代它们呆够了,自然会有走的一天。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