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来到明末 > 第142章:捡到宝了

第142章:捡到宝了

    杨煜见摊主答应,逐让摊主将剩下的蹄子称了,掏出铜钱,如数付了钱,连箩筐也一并买了。让罗武扛着箩筐,对摊主做了个请的手势,步向小饭店。剩下的余众见蹄子被人家一下买光,没棋下了,也各自散去。

    杨煜等人进了小饭店,吩咐店家把他店里的拿手好菜都弄上来,店家是一个实在人,道:“客官一共五人,不若点一只鸡,一个猪蹄,外加一个青菜,一锅汤,饭菜共二十文,已够各位吃的了。”

    杨煜笑道:“好,再加两斤酒吧,店里有什么好酒?”

    店家道:“单酒一文一斤,双酒两斤三文,三花酒两文一斤,客官要哪种酒?”

    杨煜道:“上三花酒吧。”

    店家应了一声,回厨房弄菜去了。

    杨煜见摊主有点局促,笑道:“兄台以下棋卖蹄子之法我等实是第一次见,手段高明啊!敢问兄台哪里人氏,高姓大名?”

    摊主此时已猜出杨煜必是此行四人之首,看那四人个个气势凛然,颇具军阵之威,料定杨煜必不是平常之人。便答道:“劳公子提问,小可姓赵,名爽,家住城东,日常种些蔬菜瓜果进城卖,换些铜钱补贴家用。小可敢问公子如何称呼,哪里人氏?”

    杨煜道:“本人杨煜,容县人。”

    赵爽惊讶道:“莫非公子就是打虎石阿煜?容县民团团练?”

    杨煜笑道:“你如何得知本人?”

    赵爽道:“去年容县梁记不是帮公子招募了一批工匠么,草民因路途远,是以踌躇难决,没有报名,一时错了良机!”

    杨煜笑道:“我家作坊每天都招募有一技之长的工匠师傅,赵兄要进入作坊,现在也不迟。”

    赵爽喜道:“那太好了,听说现在那个叫姜福全的,现在活得就像地主爷!”

    杨煜道:“我看你造的木马内部机关倒是颇为复杂,手段高明,你是家学还是自学?”

    赵爽听听杨煜提到木马,大起兴致,道:“木工和机关的手艺一部分来自家学,一部分是我自己琢磨的,就拿那木马来说,就花了我数月的时间制作,反复调试才成,刚开始是想着卖钱的,结果人家给出的价格一两银子都不到,就留着摆摊,供客人的孩子坐一下,吸引眼球,招揽生意。”

    杨煜点点头,道:“你祖上师承何门?”

    赵爽道:“这个我父亲倒没说,只是家里供着公输般的牌位。”

    杨煜又问道:“你父亲安在?今年高龄?”

    赵爽道:“我父亲帮人做些家具之类的木器,当然也有人找他去做难度高的机关消息,只是父亲总是以做不到为由推辞了。我父亲说,干这些容易没命,会被灭口的。他今年四十五岁,正值壮年。”

    杨煜听了沉吟一下,道:“我作坊里需要造一些切削铜铁的机械,你父子懂机关和传动这类学识,可以作一作坊主管之职,如果你们有兴趣,不防考虑下。”

    赵爽道:“作坊主管?不是和姜福全同级了么?杨团练如此高看,草民等下回家就找家父商量一下!”

    “正该如此,”杨道:“你们商量好了,就到府前驿找我,这两天我住在那里。”

    这时,店家上菜,杨煜招呼赵爽饮酒吃菜,席间又问赵爽一些技术问题,杨煜暗自估计,这赵爽父子,造诣估计要比姜福来和廖先能高出一筹!

    一顿饭下来,赵爽也清楚了杨煜目前已经是民团练总,现在来梧州就是来建团的。他们约好,明日傍晚再次见面。

    次日,袁文新派人带杨煜等人去选址,大片的荒地在州府方圆五十里几乎没有,只得在东华山择了一块,又在长洲选一块,两块地加起来也是两三百亩,屯田之事只得暂时搁下。

    杨煜等人回去复命,袁文新也知道长洲拿不出这么一大地,找来苍梧县令询问。开辟荒地是一功绩,袁文新不愿错过。苍梧县令派人去各乡巡视了。

    杨煜把民团地址定在东华山下,东华山离州府二十余里。袁文新对这距离也满意,逐下令每户抽一壮力当作今年之徭役,一天间募得劳力三百人,又给杨煜派了文吏四人,工匠数十人,协助民团整地建营。

    傍晚,赵爽父子赴约。杨煜请他父子俩吃了顿饭,交谈了一番。事后杨煜给家里写书一封,让赵爽父子带上,又各给了二人五两银子作路费和到了作坊的安家费用,让他们先行往容县,帮助建设搞水动力设备,球磨机的运转不能耽搁。

    人一忙时间就快过,半月后,东华山的建设已具雏形,因是要容纳民兵五百的大营,所需搭建房屋的数量较多,杨煜让四名文吏大量购买砖木等建材,大力建设。

    其间,苍梧兵巡道金九陛多次到察看,对杨煜的财力极是羡慕!

    东华山多石,给建设增加了难度,直到训练场和兵营建好时,足足耗费了整整一个月。金九陛站在训练场上看着一排排整齐的房舍心里又羡慕又不是滋味。心想自己一个堂堂的四品官,管着梧州府的正规军队,竟然比不上一个不入流的民团。但民团是杨煜自己掏腰包建造的,他也只能叹气罢了。

    是日,募兵开始。知府袁文新和通判魏先绍和苍梧县令金九陛等一大批官员到现场。

    明朝中后期官兵的地位低下,导致很多人都不愿意当兵,朝廷的兵员来源多是来自军户。其他民户,匠户,商户的青壮但凡有一口吃的都不会去当兵,除非是走逃无路的才会。

    但这次民兵的招募例外,训练场上一早就聚集了千多名青壮,甚至还有一部分是从岑溪赶来的。毕竟,民团的伙食和装备太好了。

    因这次要募兵五百名,是民团成立以来募兵最多的一次,杨煜前数日就从容县多调来一个小队。小队长姓彭,名叫传健,是最先一批的队员,杨煜邻村的,打过两次山寨了,算得上是有经验的老兵。他将和罗武小队一起训练这批新民兵。

    考核了大半天,得合格青壮五百八十名,罗武和彭传健各领二百九十人归营。不入选的杨煜每人发路费二十文让他们各自归家。

    袁文新等官员目睹募兵的一切,心里震撼,谁说我大明男儿不爱当兵?今日民团募兵就是一佳话!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