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姥姥

    董宏的姥姥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教了一辈子的书,如今已是光荣退休,在家颐养天年。姥姥是个和蔼可亲,非常慈祥的老人,有莫名的亲和感,受到村里人的尊重。姥爷则是姥姥学校的校长,当时二人喜结姻缘,受到全校师生的祝福。姥爷还是有些本事的,不然怎么能当校长。只不过有一点坏处,就是不顾家,有了妈妈,小姨,舅舅之后对他们的学习不上心,整天下课后不是打篮球就是各种各样的杂事,就是不回家看孩子,姥姥回家要看三个孩子还要洗衣做饭,任劳任怨的,后来三个孩子都没考上大学,待三个孩子成家之后,姥姥曾在董宏等一辈面前埋怨姥爷,小时候不管孩子的学习,姥爷还说能不能学出来看他们自己的命,人各有命,不是别人逼出来的。随后姥姥怼回去,小孩子懂什么,将来考不上大学也是一辈子劳碌的命,他们能认清这一点吗?他们不懂,你能不懂吗?你懂了干嘛不好好教育他们?三个问罪说的姥爷哑口无言。于是就嘴里啰嗦着去其他房间了。

    后来姥爷辞职创业不巧碰上经济危机亏光了老本还欠下好多债。导致妈妈后期过的非常拮据。

    早年董宏父母曾经外出做生意,留下董宏一人在家,妹妹跟着姑姑,董宏跟着姥姥,一年间见不了几面,由于父母不在身边,董宏一直缺乏安全感。而且不论后期如何跟父母一起也是弥补不回来的,人生特定的时间父母如果缺席了,那便是一辈子都无法弥补的,这也是现在常说的一句话,有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而有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董宏就属于第一种。性格活泼,好动,不服天不服地的他后来变得沉默寡言,不争不抢,沉闷等等。

    还有一句话,是如果上帝关上了门,那肯定还会给你打开一扇窗。姥姥就是那扇窗。和蔼可亲的姥姥给予了董宏足够的爱,这让他有底气有信心在学习方面大反转,从后进学生一直努力到先进学生。

    买房之前,全家一起去了趟姥姥家。问问姥姥对于投资买房的意见建议。中午姥姥姥爷做了一大桌子菜,董宏跟爸爸陪姥爷喝酒。

    又是在饭桌上讨论事情。饭桌文化果然博大精深,什么都可以拿到饭桌上来讲。从秦汉时期的鸿门宴到现在马化腾与几名商业大佬的宴席,无不透露着饭桌文化的重要性。

    问题由妈妈提出来。姥姥面有忧色,仿佛数十年前姥爷生意失败的情景重现眼前。吃了几口饭说道,“平常百姓就不要瞎折腾了,好好读书找个好工作不也挺好的吗,虽然不能大富大贵,但至少能平平安安。成功了还好说,要是失败了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呀。宏儿马上就高中了,荷儿也即将初中。不替自己想也得为孩子考虑考虑吧。”

    而姥爷听后苍老的面孔上,失神的眼睛仿佛灵光一闪,瞬间消失不见。应该是对自己当年生意失败不太甘心,因为各种原因无法东山再起,今日听到创业,仿佛当年的热血又重新燃起。喝了一口酒说道,“如果想好了可以试一试。人来世上一遭,为什么要给其他人打工呢。而且命运也不可能永远站在咱们对立面吧,当年我失败,一直耿耿于怀,奈何命途多舛,无法东山再起。但我希望如果有机会,你们可以大胆的拼一拼。没有勇气,平平淡淡的生活有什么意思呢?如果让我选。我还是会创业。即使失败也比平平淡淡要强。”

    说完姥姥狠狠地瞪了姥爷一眼。多年以来姥姥还是有些埋怨姥爷的。子女子女没有教育成才,生意生意失败导致家境困难,妥妥的一失败的典型还有脸教育别人,真是不知所谓。

    董宏陪姥爷喝了一口酒后道,“我赞同姥爷的话,假若好好学习将来找一份好工作,也只够养家糊口,勉强度日,家里发生重大变故便一夜回到解放前。若是有机会为何不大胆拼一把。若是成了,便可安枕无忧,平平淡淡的享受生活,做自己想做的事。即使败了,大不了我跟爸爸一起干活,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也不喜欢平平淡淡的靠替别人打工过完一生。”

    姥姥问道“你想做什么事呀?”

    董宏答道,“我想旅游,徒步旅游,自驾游,去那些人迹罕至的无人区看一看,累了就回家读书,品茶,不用上班,在家种花养狗,每日早上醒来,不用匆匆忙忙的做饭而后上班而是带着猫狗一家人去外面散步,回来吃饭后可以四处转转,时常来看你们,给你们带好吃的,给你们养老。”

    姥姥听完后心里也很欣慰,面容逐渐舒展开来,他们没错,年轻人有活力敢闯是好事。如果想好了就去做吧,我会去葛村寺庙为你们祈祷的。

    得到姥姥姥爷的认可,一家人欣喜异常。同时感到董宏变了好多,变的有些陌生,但也没有多想,或许是成长了吧。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