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水浒魔星传 > 第二十二回 种师中死战全忠义,双枪将单骑闯八营

第二十二回 种师中死战全忠义,双枪将单骑闯八营

    当下种师中回营。杨温,韩存保,赵谭三将都来看视,火急教军医包扎了伤口。停当之后,都在主营中议事。

    种师中道:“一时不查,以至今日大败。”赵谭道:“非主帅之过,乃宋江,吴用奸滑。”种师中摇头道:“遭此一败,军心必然骤降。传令各营严加守御,宽慰军心。”众将俱称尊令。种师中挥挥手,都各自退散。

    两日后,宋江亲率大军来打营寨。种师中在中军大寨施令,教众将严加守御。宋江确教鲁智深,武松,李逵,鲍旭,项充,李衮,蔡福,蔡庆,龚旺,丁得孙领精锐步军猛攻。这些步军俱是梁山嫡系精锐,鲁智深等几个大虫更是勇不可当。又有史进,穆弘在濮扬城外埋伏援兵。头两日宋军尚能堪堪敌住。第三日便失陷多处。

    次日清晨。鲁智深等将引着步军铺天盖地的席卷过来,黑压压一片气吞山河。宋军虽依营傍险,只可勉强抵挡。

    却说徐京受令,引了三万兵马已出城门。行了约二十余里,只见路旁树林杀出两军来。为头两员大将正是史进,穆弘。高叫道:“当吾者死,避我者生。”当先杀进宋军阵中,人莫敢当,都仓惶躲避。徐京猝不及防,宋军士卒多有溃逃者,一传十,十传百。徐京忙令亲兵砍杀逃兵,哪止得住?

    转眼间史进,穆弘将近。徐京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只得调转马头向后逃去。宋兵俱不敢战,也跟着徐京溃退。史进,穆弘二将引兵在后杀砍宋军,犹如儿戏。

    无移时。已将到濮扬城下,守军忙开城门。徐京催马上前冲进城里,后面宋军一窝蜂的涌来,在门口又踏死数十。徐京急上城墙,眼看史,穆二军即将杀到,忙令关了城门。此时还有大半宋军未曾进城。徐京也顾不得许多,只令关门。那城下的宋军或哀嚎,或辱骂,或求救,一片杂乱。宋兵见进不得城,大半都四散奔逃。独有三四千宋军去投降了。史进,穆弘假意撤兵,徐京不敢出城,急得似热锅上的蚂蚁般。

    却说种师中这里,支撑到下午已难敌了。李逵,鲍旭,项充,李衮这四个不怕死的大虫又聚起刀牌手,直冲宋军主营。种师中忙令弓弩手,火炮手保住中军。那些刀牌手虽中箭着炮,但一口气在,仍冲锋不止。种师中叹道:“倘吾宋军有此军纪,何愁不胜。”

    只听见喊声愈近,李逵等已领着刀牌手杀近营前。种师中忙令宋军抵御。正交斗间,只见斜刺里鲁智深,武松两军又撞上来。宋军敌不住,折了一半,走了一半。鲁智深等确一鼓作气,杀进主营。种师中大惊,急要走时,忽想起兄长种师道来,惨笑道:“兄长当日为国捐躯,今日吾当效仿。”于是大喝一声,提枪步斗武松。战了十余合,种师中一心攻杀,失了分寸,枪法已乱了。武松手起一刀,将其砍倒。种师中口中喃喃道:“种家世受皇恩,今日战死无愧先祖之名。”言讫身死。

    种师中死后,其余营寨俱被攻陷。杨温领兵逃走时遇上史进,穆弘,杀了一阵,单骑逃出,投濮扬去了。赵谭臂伤未痊,被蔡福,蔡庆合力所杀。韩存保逃走时被李衮标枪打死战马,项充上前擒住。其余众将俱有所获。

    当日大营之中,宋江看视众将,蔡福受枪伤,龚旺中箭,丁得孙着炮,鲍旭吃炮风激起的石子打伤,各送往安道全处医治。先标写了众将功劳,各俱重赏。种师中,赵谭尸首厚葬。又令带上韩存保来。那韩存保立于帐中披头散发,容貌狼狈。宋江上前解缚道:“将军名满天下,威震敌国,宋江久知。如将军不弃,可留鄙处,共抗无道宋朝。”一旁张开也来劝解。韩存保笑道:“久闻山东宋公明好义气,果真名不虚传。如若不弃,愿为一小卒效死。”言罢下拜。宋江忙扶起道:“得将军相助,平定天下不远矣。”当日大宴三军,共贺战功。

    次日。宋江引军攻打濮扬。徐京,杨温抵挡不住,只得弃城走了。宋江赶过城去,约三十里处追上。两下交锋,伍起于乱军之中杀了徐京。杨温负伤,勉强领兵逃走。

    却说杨温逃走,又败了几阵。回大名府面圣。驾前见了天子,杨温说了连番兵败之事。徽宗大怒道:“辱国败将,朕要尔等何用?速速拖出斩了。”一旁蔡京出班道:“启奏圣上。若斩杨温,则无人能御敌矣。望圣上收回成命。”其余文武矣出班附和。徽宗方暂熄怒气道:“也罢,朕且饶你死罪。今命你为元帅,随你用哪里兵马,只要杀退宋江便是有功。”杨温叩谢圣恩,当日散朝。

    杨温挂帅后,御林军中并各处征得了六万兵马。虽得兵马,怎奈杨温武艺高强,不知韬略。便于大名府三十里外,一字摆开的下了八个营寨。或问其故,杨温道:“贼军势大,唯退守以保周全。”

    却说宋江得胜之后,引兵来大名府外。已有探马来报军情。张开道:“元帅,末将与杨温多年同僚,愿去劝他弃恶从善。”韩存保道:“我亦愿往。”宋江道:“若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实乃上策。”便令鸣金收兵。

    当日。韩存保,杨温两骑马奔宋营而来。早有小校报知,杨温忙请进来。二将进帐,杨温道:“二位将军如何回来的?”张开摇头以对。杨温一怔,旋即苦笑道:“莫非降贼了?”韩存保道:“当今宋公明元帅待人甚好,百姓无不相向。杨兄何不投过来,必为大将。”杨温道:“韩兄不知我祖上否?昔日祖宗杨老令公故事,某一刻不忘。必以此为志,终身奉之。”张开道:“杨兄七尺男儿,何苦为祖上桎梏所缚?杨志将军亦是杨家将之后,不也随宋元帅替天行道?”杨温怒道:“我为杨家之后,禀杨家忠义之志又有何错?杨志那厮所为,又干我甚事?你二人休劝了。念你二人曾为大宋出力,又有同僚之情,速滚了出去。来日疆场之上,杨家枪定不认人。”张开,韩存保劝降不成,只得回营复命,宋江听罢连连叹息。

    却说当日,董平闲闷无聊,骑马出营闲走。约二十余里,见一干瘦老僧,手拿一个青布,里面包着棍棒似的东西。只见那老僧近前施礼,董平下马还了一礼,便伸手往怀中取银子。老僧摆手道:“出家之人,要钱无用。”董平忙道:“是某愚鲁了。不知大师有何见教?”老僧道:“董将军擅用双枪,可知古来双枪名家属谁?”董平见他说出自家姓氏并手段吃了一惊,知晓此高僧不凡,便道:“当属隋末双枪老英雄定彦平。可惜老英雄出家,此派双枪之法便失传了。”老僧道:“定彦平正是家师。家师圆寂之日曾言,此枪二百年后便生有缘人来取。今日之会正乃天意。”言罢将枪交与董平。董平忙将躬身双手来接。

    老僧又取出一本书来递与董平,董平亦接过来。老僧道:“将军休嫌此书厚重。书内记的乃是家师毕生绝学。将军若能看懂,与自家枪法融会贯通,必有极高长进。”董平连忙拜谢。老僧又念了几句:“双枪章法世间奇,名家能人古来稀。将军谨学更勤练,来日仗它征淮西。”言罢手指宋营道:“那里有将军功名,不取等甚?”言罢便不见了。

    董平又跪地拜了一场,忙解开来看,正是昔日定彦平所用两条绿沉四尖枪。董平喝彩一声,双手拿起。平地上使了一路,笑道:“宝贝,真宝贝也。比原来那条枪趁手百倍。”言罢又看那书,更是喝彩不尽。片刻合上书道:“宁静之时确好再看。”言罢眼望宋营道:“老师傅所言,莫不是教我白日里去踏营。”又大笑道:“有何惧哉,这枪数百年不饮血,正好斩几员宋将祭枪。”言罢回了营寨将书放好,吩咐亲兵细细把守,然后单骑双枪出营。

    却说董平单骑来宋营前道:“寻常厮杀不见手段。杨温将营寨一字摆开,确便宜了我。正好一个一个的将八座营寨都杀遍了方显能耐。”

    只见董平来在第一寨约莫一射之隔,大喝一声拍马便冲。宋军士卒早看见了,忙将弓弩来射。董平将两条绿沉四尖枪舞的泼水难进,不露分毫。渐渐离得近了,董平一抬马头,那马跃过鹿角,闯进营里,董平将手中双枪去流星般刺来,早刺倒十数个宋兵。然后拍马直闯,一往无前。忽迎面杀来一员首将王冲。交马一合,董平刺其落马下。

    这时又有无数不怕死的宋兵来杀,董平大笑数声,策马驱前如入无人之境,转眼又刺死十几员宋将,百余名宋兵。绕是铁胆铜心汉子也生惧怯,况是这些肉的?宋兵纷纷后退,哪个敢近?董平确不顾其他,横冲直撞起来。宋将迎敌者必死,各俱奔逃。

    也不知多久,董平连杀过五个营寨。人成血人,马成血马,唯手中双枪锐势不减,丝毫不见疲态。宋将于雷以董平疲惫,挺枪来取。只见董平一个二龙戏珠将双枪贯入于雷头颅,死于马下。

    董平正大笑时,忽听见一声喊叫:“董平休要逞能,看杨家枪法。”正是杨温杀来。董平笑道:“这般时候才来,莫不是怕老爷了?”杨温恼怒,将枪法使开。董平也不留分毫。二将单枪对双枪,斗了二十合,杨温伤口未愈,用枪渐渐吃力。被董平手起一枪,刺中肩窝,只得回马走了。

    宋军见主帅败了,军心更丧,纷纷逃命。杨温喝止,那稳得住?董平跃马提枪,一鼓作气闯过剩余三营,纵马跑出一射之隔。宋军以为董平要走,纷纷松了口气。谁料董平竟又兜马杀了回来。吓的宋兵箭也不敢放,都逃活命去了。

    董平精神倍涨,挺枪复杀。宋兵俱无战意,个个溃逃。董平又自第八寨杀回到第一寨,回身看去,宋兵东藏西躲,好生狼狈。笑道:“宋兵好不济事。”又寻思再杀已无滋味,便拍马回营了。

    却说董平回营见过宋江,说了偶遇老僧并闯营之事。众人无不称奇。宋江道:“将军虽违我将领,私自出营交战。确力闯八营,足动天下。念将军久立战功,此过便不计了,只是下不为例。”董平连忙拜谢。

    有分教:大名府里,昏君夜逃。开封府内,明君登基。若要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