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林地养殖

    天生对做生意敏感的天成,不愿放过这次创业挣钱的机会。

    他想去考察一下。

    也可以先试验一下。

    但地是村里的,至少是村里租的,还得和胜叔他们商量一下。不能搞一言堂,虽然他知道胜叔他们也不会怎么反对,毕竟这是利村利民的好事。

    “胜叔,在哪呢,商量个事吧。”

    胜叔刚从镇上超市回来,“又咋了?”他现在一接到天成的电话有点莫名的紧张。

    自从天成来当这个村长,他就没消停过,本来想着拿着村官的钱提前过上休闲的退休生活,和以前一样,有事干干,没事逛逛,上边安排个啥事操操心就行了,谁知整天被天成这小子折腾的不得了,一会要创新,一会要创业,一会要争先进,他明显的感觉自己有点老了,没有了年轻人的锐气和意气风发,真真是岁月不饶人啊。

    “你在哪,我去找你。”天成在电话里还有点不依不饶。

    “我去村部吧,要不要叫上阿哲他们俩。”

    “我刚给他们联系了,都不在村里,咱俩先讨论讨论,回头再和他们细说吧。”阿哲和郭霞都是年轻人,忙着工作和生活,不在村里的时候多,这也很正常。只能把胜叔拉过来了。

    天成三步并作两步走到村部,以前的村委会一个月还不开一次,桌上落了一层灰,现在开会成了家常便饭。

    坐在挂着党旗国旗的小小会议室,让人不自觉得有种奋发有为的动力。似乎有人在注视着自己,是什么,是心中的道德律,还是来自村民的热切期盼,他自己也说不清。

    天成早来了一会儿,他把热水壶烧开,倒了两杯茶,这里有他经常用的玻璃水杯,还有胜叔的老式茶杯,上面醒目的刻着“为人民服务”的字样,这样一个古董级的茶杯,放在这里倒也搭配,胜叔平常当做宝贝一样,说不定还要当做传家宝呢,阿哲经常笑话他。

    一会功夫,胜叔拖着沉重的步履进来了。

    “你小子,又有啥新想法啦。”

    “我这两天和玉兰姐聊了聊,觉得她的养殖搞得不错,体现农村特色,也能挣钱,要不我们也搞一个养殖基地,在林地里散养,绿色生态那种,花不了多少成本。”

    “这个咱们以前也提过,其他养殖场也有这个,不算稀奇。”胜叔见多识广就是没有干劲,要不李家庄早就实现财务自由了。

    “要不我们选择紧挨着省道的那十来亩地,先行试验一下,还得围上铁丝栅栏,一来防止鸡鸭跑掉,二来也防止有贼惦记。四周装上摄像头,又紧挨着大路,一天24小时都有人经过,车辆多,也好做广告。到时候就在路边竖着大招牌,也可以吸引城里人来体验,就叫做李家庄农业生态园。”天成计划着也花不了多少钱,可以先行先试,看看发展情况在做下一步打算。

    “还得找个实在人看着养着,养鸡就怕得鸡瘟,一死一窝,怕有传染病。”

    “确实,干啥都得有技术,都得操心。”

    “你觉得找谁合适呢,干这活。”

    “首先这个人最好是咱村的,离家近,方便,还得会养殖,还得找个年龄大点身体好的,年轻人谁会干这个,又脏又累的。”

    “这还得靠你了,你对咱村老老少少情况都了解,看看谁最合适。我们再找他谈。”天成觉得这个看管人很关键,负责养殖和管理,相当于养殖场的总经理兼业务骨干。

    “那为啥不让玉兰干呢,现成的人才嘛。”胜叔灵机一动,为自己脑子反应快叫好。

    “我问过了,人家来农村是来体验生活的,不是吃苦受罪的,她那一摊就够忙过了,咱们的肯定顾不上,不过养殖技术什么的,她倒不吝赐教。”

    “还有买种苗的事,玉兰可以帮我们联络,到时候销售的话可以互助。”

    “那要不在村里微信群里招聘一下,说不定有人呼应。”

    “好吧,我们几项工作同时进行。需要购买的物资让阿哲去办理吧,让年轻人多跑跑腿。”

    “可不是,我老了,赶不上你们年轻人的趟了,下一届我就准备退休了,把位置腾给你们年轻人吧。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呀,我已经OUT了,哈哈。”胜叔自嘲的说。

    “这话我不爱听,你哪里过时了,你经验丰富,办事稳重,是咱村的定海神针,只有你踏踏实实待在村里,大家不在的时候,还得你坐镇呢。”

    “你的毛笔字在十里八村可是一绝,有时间我还得向你请教呢。”天成见胜叔说的有点伤感,便打趣他。老年人也得被夸,要不常言说“老小孩,老小孩呢。”

    “好吧,活到老,干到老,我为李家庄奉献到老。”

    “那可得为你立碑立传了。”

    “你这小子,就会嘲笑我。”不过,胜叔脸上笑呵呵的,看来心情好多了。

    “那我们回去吧,也该回家吃饭了。”

    俩人各自离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