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病友

    拿到了万主任圣旨,天成和谢梅便往住院部飞奔而去。

    又是一番焦急的等待电梯,穿过人群,走向15楼,问询护士站,寻找薛大夫。

    还好,经历上次的等待,天成已经有了心理准备。

    出乎意料,薛大夫正好在医生办公室,年纪轻轻的,带个眼睛,挺斯文,天成说明住院来意。

    薛大夫倒很有耐心,也很热情,说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给人的感觉很舒服。

    出于好奇,天成还是问了一下:“万主任不收病号吗?”

    “万主任是领导,不直接管病号。”医生的话向来都是直截了当,简明扼要。

    “那做手术呢?他亲自主刀吗?”天成最关心的还是这个问题。

    “这个嘛,不好说。找他做手术的太多了,看看手术室的安排情况,你可以去问问他本人。”

    “好的。”天成的心又悬了起来。

    薛大夫仔仔细细的询问谢梅的基本情况,建好了病例,又开了一些检查单,交代检查事项,医保办理手续之类的。又交代了护士长安排床位。

    年轻大夫也挺好的,最起码让人感觉到了什么是“温柔的对待。”

    不一会,护士便过来通知,安排到了16号床位。

    忙了一上午,俩人终于在这个偌大的医院有了落脚的地方。

    看了看手机,已经11点20分了。

    谢梅半躺在她的新床上,看样子很舒服,折腾了一上午,她早就累了。

    这间病房总共三个床位,一个卫生间。

    14号床上躺着一个老太太,60多岁,正眯着眼。旁边那个十有八九是她闺女,正给老人看着液体。

    15号是一位中年女性,脸白白净净的,留着利索的短发,看样子是一位知识女性,正躺在床上看着书,旁边桌子上放着一些水果,还有一大束鲜花,让人眼前一亮,温馨了整个病房。见天成他们过来了,还主动打了招呼。

    16号床正好挨着窗户,米色的窗帘半拉着。

    这里是15楼,视线很好,能看到远处高高的电视塔。楼下,依然是车水马龙、川流不息。

    风景不错,天成和妻子对这里都比较满意。

    病房不嘈杂,病友看起来都很友好。

    二人在病房稍作休息,便出去觅食去了。

    头两天的检查项目比较多,谢梅一个人大部分可以应付。

    天成晚上没有必要住在这里,正好还得捎一些日用品,安顿好妻子后就独自回家了。

    第二天一早,天成便打电话问妻子想吃点啥。

    “今天早上五点多,护士就过来抽血,你都不知道,抽了整整五大管呀,我得好好补补。你给我多买个鸡蛋,我能吃俩,再买杯豆浆,包子,我好饿,你快点来。”

    怎么生病了像变成小孩似的。

    估计是人在生病的时候,比较脆弱,都希望被关心呵护,心理上似孩童一般吧。

    天成忙不迭的答应着,想着去哪家买,然后打车去医院。

    熟门熟路,天成发挥着超长本领,没过多久,便到了。

    一进门,便冲着媳妇喊:“您的快递到了。”

    忙把早餐放到桌子上,豆浆还是温温的。

    “你老公真体贴。”15号床羡慕的说。

    谢梅不好意思的说:“他呀。”想吐槽,又戛然而止,最终吐出来三个字:“还好吧。”

    在一个屋里呆了一晚上,看样子,谢梅已经和那两位病友及家属相当熟悉了。

    女人,沟通的本领是天生的。

    三个病号都是甲状腺炎。只是病情上有些轻重差异。

    14号床的老人显然已经做过手术,这两天一直在输液,今天的气色明显好多了,能坐在床上喋喋不休的讲话了,一看就是个话痨子。女儿正在给她用热水温着香蕉,无微不至的照顾着。

    “做手术的时候是全麻,别怕,啥都不知道,只是做完后脖子这里难受的紧,熬一熬就过去了。我这么大岁数了,还能禁得住,何况你们两个年轻人呢。”老人是个乐观派,平和的情绪感染着屋里的每个人。

    谢梅不似以前那么患得患失了。

    人呀,就害怕比较,凡事皆如此。

    不管你有什么痛苦,他人亦如此,甚至比自己还惨,心里就轻松多了。

    同理心多么奇怪。

    从谢梅的口中,天成得知,15号病人是省实验中学的老师,姓张,老公在国外出差回不来,儿子上的是军校,管理比较严,不好请假,再说她也不想因为自己耽误孩子的学习。所以身边没有陪床的,但总有同事或是好友来看她,也算是一种安慰。医生护士对待张老师均礼貌有加,态度上明显是VIP待遇。

    人民教师爱人民,人民教师人人爱。

    “张老师,这是您的化验结果。”

    “张老师,这是您的收费条。”

    ......

    小护士们叫起张老师来格外亲切。

    不忙的时候,总有小护士跑过来请教:“我那孩子十二了,是不是叛逆期呀?我说东他往西,理论一大套,我都说不过他。写个作业磨叽的要死,成绩都快倒数了,咋管呀,张老师,您可得支个招呀。”

    “张老师,我闺女上初二,老是偷偷躲在屋子里搞小动作,玩什么盲盒呀,还爱打扮自己,什么美甲呀,不会有早恋倾向吧?”

    ......

    张老师都耐心的予以解答。

    专业的人讲专业的话,干专业的事。

    张老师对教育学生的心得,已经征服了肿瘤科的医生及护士。

    连谢梅也凭借近水楼台,向张专家请教了几多孩子的教育问题。

    只是,14床的老人担心的是:“张老师,你这到时候做完手术怎么办呢,谁来伺候你呢?”

    “老人家,我可没你有福气,有这么个懂事孝顺的女儿。我这手术还不知道排到哪一天,到时候我同事她们都可以来帮几天。不过我也不想麻烦人家,实在不行就请个护工。”张老师心里已经有了打算。

    天成接着话茬忙问:“张老师,给你做手术的是哪位大夫呀?”

    这是天成目前最关心的。

    “应该是万主任吧。我老公托人找的,不过听说万主任做手术需要等,一般每隔十来天抽一天时间集中做。找他的病人很多,还得排号。其他大夫做的都不错,可能也是心理问题,你看阿姨做过手术,这恢复的也不错呀。”

    14床的阿姨一听说起她,忙说道:“是呀,我们这也不是什么大手术,死不了人,都是自己吓自己。我觉得年轻大夫也挺好的,很认真负责,管我的那个小刘大夫,人家也是名牌大学的博士生,人也好,水平也高,反正都挺好,只要把病看好就行。”

    天成看了看谢梅,妻子拽了拽他的衣角,示意他不要听老太太的。

    继续努力,找万主任说说,看怎么安排。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