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之花样年华 > 第三章:父子关系

第三章:父子关系

    京城,顾家四合院。

    在顾明简单一番洗漱后,一家六口,除了在部队的老大顾峰,其余五人此刻均围在八仙桌前。

    各自面前摆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另外中间还有一篓子装着粗粮细粮兼有的白面馒头和一小碗咸菜。

    顾荣华看了眼自家那位对着面条不断吞咽着口水的小女儿,这顿作为顾明的归家宴,从他嘴里只蹦哒出了俩字:“开饭”。

    显然兴致并不怎么高。

    顾明也不在意,他知道之前父子俩的关系一直势同水火。

    因此只顾低着头一口蒜就着一口面条,吃的那叫一个香,这是他穿越以来,吃的最舒心的一顿。

    尤其是面条上淋上了几滴麻酱(俗称二八酱),简直就是点睛之笔。

    说起这酱,如今可是稀有品,每月每家只有二两的定量,平时各家做饭炒菜都恨不得拿起勺子,论滴来放。

    一番狼吞虎咽,寓意着长久、团圆的面条没一功夫就全部进了顾明的肚里。

    期间,朱梅三番五次让他慢着点,可顾明点头的同时,嘴上的动作却停不下来。

    细嚼慢咽,对于当过兵的人来说,真的是一个很难再养成的习惯。

    没多久,在胃口最小的顾颖结束早饭后,朱梅这才套上麻布袖子,动手拾到起碗筷。

    顾荣华适时起身,端过桌上刻有锈迹斑斑“解放”二字的大瓷缸,踱步走到一旁的老式长条靠椅前,先是牛饮般一大口茶喝了下去,而后才悠悠然坐下。

    期间,顾明看到他爹捧着瓷杯的右手,一道贯穿伤疤异常的醒目,两世为人的他,自然知道这个伤口意味着什么。

    叠好碗筷的朱梅掀开布帘出门之前,还不忘对着顾荣华提醒道:“他爹,有话咱好好说,孩子们都长大了。”

    怪不得都说儿子和娘最亲,更甭提还是小儿子。

    紧接着,顾颖一脸满足的抱着顾明给她特意带回来的橘子罐头,两根小麻花辫一荡一晃悠,也随着朱梅走出了客厅。

    “砰。”

    随着这一声的响起,意味着顾荣华准备开始发动他对顾明酝酿已久的“炮轰”攻势了。

    这口气,不出,显然念头不会通达。

    顾明低着头顺势瞅了一眼这只可能三年来从未受过如此击打的长方形小木桌,不错,应该是榉木(榆木)做的,怪不得质量如此之好。

    “回来,你小子回来做甚?”

    “像你大哥那样留在部队发展不好?”

    “出去之前打架,现在还准备打架吗?”

    “从小就知道惹事,现在回来吃啥喝啥?”

    “你大哥如今可是连长了,你二姐也是人民教师,你呢?今后准备做什么?”

    顾荣华每问一句,就拿他手中的戒尺抽一下顾明的屁腚,怪不得都说以前的教育是棍棒底下出孝子,这下他算是领会到了。

    不过奈何顾明现在的体质,再加上冬天厚实的棉裤,实在让他不觉得有多疼。

    反倒是坐在一旁原本担心父子俩又呛上的顾莲,此时正一连脸的怜惜,只不过几下之后,顾明发现她的眼神全程只盯着那把戒尺上下移动,姐弟之情,刹那支离破碎。

    不过这次顾明,面对老爹潮水般涌来的责骂,居然一声不吭,也没有开口反驳,这在顾莲看来倒是罕见的很,这也让她更有兴致的继续打量起自家三年未见的弟弟。

    “怎么?不会说话了?”

    “就这倔脾气,你说你小子到底像谁?”

    这话一出,顾莲和顾明同时转过头,四只眼睛齐刷刷的盯着顾荣华。

    “咳咳。”

    顾荣华丝毫没有尴尬之意,继续用他一双怔大的眼珠子审视顾明。

    看着怡然不动,腰板直硬的顾明,火气出了大半的顾荣华这才稍显满意的点点头,然后用他那大嗓门调侃道:

    “你小子,姿势倒是标准的很呐,不会是经常挨训练出来的吧?”

    顾明也察觉他爹火气下去了很多,这才开口回话道:

    “哪能呢,咱又不是去改造,别的甭提,各项军事技能,可都是数一数二的,咱的底子,您又不是不清楚。”

    “得,说你胖,你还喘上了?知道你小子跟你师父练过,要不然也不会如此胆大包天。”

    顾明这下也不再藏着掖着,他早就料到自己会被质问,因此不急不缓的回道:

    “爹,您又不是不知道,县官不如现管,那么多人盯着,您再去麻烦人家老领导,说不定反而会授人以柄。”

    “再说,回来也没什么不好,有大哥在部队就够了,家里面总也得要有人跑上跑下不是?”

    顾荣华还未说话,自始至终一直观察着两人的顾莲却意外的开口对着顾明问道:

    “授人以柄?”

    “三子,你在部队还学会看书了?”

    “啊?”

    面对长相似娘,性格像爹,留着短发很是耐看的二姐,顾明一愣,但瞬间反应过来:“看,有空就会看,不然闲着也没事儿。”

    话说完,顾明心里头暗自警醒,看来今后说话还是直接一点的好,忘了自己本来是一位不爱看书的主。

    “这倒是奇了怪了。”

    顾莲显然不怎么相信,以她对自家弟弟的了解,看书?那简直堪比浪子回头,以前顾明的知识库里,成语大概就是类似于一一得一这样的乘法口诀表。

    “这有啥,你爹不常说,部队就是大熔炉,三子有些改变也很正常。”

    这时,朱梅掀开布帘应声而入,对于自家小儿子只要表现出好的一面,作为母亲的她,夸奖之词从不会缺席。

    “依我看,当务之急,是三子的工作问题,咱得好好找找门道。”

    不愧是妇女主任,化解矛盾,转移问题中心简直手拿把攥,一句话,就把几人的话题给转移。

    “唉。”

    顾荣华颇为无奈的叹了口气,又喝了口浓茶,才接着说道:“去所里还是去厂子?”

    “所里的工作轻松是轻松,但转正不容易,可如果是厂里职工的话,累人不说,现在还有那啥死亡名额。”

    “要不想个法?去厂子里的科室?就找你那位轧钢厂战友!咱三子虽然是高中文凭,可毕竟才退伍,条件相对而言还是不错的。”

    “难就难在臭小子是高中文凭,轧钢厂这次放出三个保卫科的名额,有想法的人估计不少。”

    显然,事关儿子未来,夫妻俩的目标是想直接往干部队伍上着眼的。

    而且从夫妻俩你一言,我一语的交谈中,顾明自然不难猜出为他工作这事儿,顾荣华和朱梅肯定早已有过商讨。

    这也算是当下年代的特色,多数当爹的,大部分嘴上一把刀,有理没理都不饶人,对你好不好,全在行动上,至于想要说句好话软话,不是喝醉了就是最后临走前。

    “这样吧,待会儿我上供销社买点东西,晚上在去一趟问问。”

    和朱梅定下调子,顾荣华便转过头来,用一副不容置疑的语气对着顾明说道:“这事儿就这么办了,这几天你小子安分点,回来了就好好工作。”

    “放心,这次绝对服从安排。”

    家和万事兴,顾明知道孰轻孰重。

    见顾明乖乖配合,朱梅则趁机一把搂过顾荣华手中的戒尺,塞到还在看热闹的顾莲手中,并催促着说道:“你这妮子杵在这儿干嘛?还不抓紧去上班。”

    可顾莲走就走吧,临了起身轻抚她自个儿短发的同时,居然还不忘多嘴问上那么一句:

    “对了三子,爹娘给你安排的对象你和人家通信没?”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