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之花样年华 > 第二十八章:朱梅的“买菜经”

第二十八章:朱梅的“买菜经”

    熬过了没有加班工资的星期六,时间转眼来到星期天。

    清晨,顾明房间内就迎来了一位小客人。

    “三哥。”

    “醒醒。”

    “三哥,你快醒醒嘛。”

    “今天你能带我出去玩嘛?”

    大清早,精神头十足的顾颖就奉朱梅旨意前来喊顾明起床,只不过小丫头还顺带夹杂着点私货,想让顾明带她一块儿出去玩。

    这年头虽然没有闹钟这玩意儿,但他发现他这妹妹简直堪比一台人型闹钟阿。

    还是专挑他休息日就响,没法儿关闭的那种。

    “哼。”

    顾颖用力拍掉顾明从被窝中伸出的左手,气呼呼的说道:”甭捏我脸,小王他们都说我胖了。”

    顾明没去理会顾颖口中的小王是谁,继续假装要用手捏她的脸蛋儿,吓得小丫头立马掉头跑了出去。

    “娘,三哥说他不想起床。”

    一听这话,顾明唰的坐了起来,在朱梅没有亲自进来之前,快速套好棉衣棉裤,然后拿着挤上了牙膏的牙刷和毛巾抢先一步出门。

    没办法,昨晚朱梅吃晚饭的时候可是千叮咛万嘱咐:让他今儿早上和她一块去趟东单菜市场。

    顾明没辙,毕竟他娘才出手帮他搞定岳丘山媳妇儿的事。

    况且,他也挺想去见识一下现如今的菜市场是啥模样。

    吃完面饼子、喝完粥,顾明在和朱梅出门前,特意对着正喝早茶的顾荣华说道:“爹,妹妹最近一直和男同学出去玩,小小年纪都开始学会爱美了。”

    对待没法关闭的人型小闹钟,顾明是有“报复”心理的。

    都说女儿是爹的小棉袄,顾荣华对待顾颖的态度和顾明是截然不同的,但同样在某些方面,也是会进行格外的关注。

    也不管顾荣华如何反应,顾明只身掀开布帘走出客厅,心里乐道:“小样儿,当哥的还治不了你?”

    已经早早出门去玩的顾颖毫不知情,自个已经被她三哥给出卖了。

    从院里推车出来,冬日的七点,天还不算很亮。

    顾明不记得具体路线,只能骑着自行车跟在朱梅后头,一路慢慢悠悠的往东单菜市场赶去。

    东单菜市场,是BJ早期著名的四大菜市场之一,其余的还有西单菜市场、朝内菜市场和崇文门菜市场。

    四个菜市场建立的时间不一样,可以说是根据人们的需求才慢慢形成的规模。

    东单菜市场作为最早成立的菜市场,经过公私合营后,里面卖的货物非常之多,现在拢共有18大类,在细分的话,货物可以说是杂七杂八,不计其数。

    不仅如此,菜市场外面还形成了各类早点摊、早茶店、早酒铺。

    久而久之下来,这里已经不单单是大家伙儿买菜的地方了,更像是朋友之间偶尔的聚会闲聊之地。

    一到菜场门口。

    自行车还未停好,顾明就被“东单菜市场”右下角的署名吸引住了,他才知道,原来这五个字是郭沫若先生给题的。

    细想一下年月,老先生现在估摸着该有70多高龄吧。

    穿过人群,顾明随着朱梅把自行车停到规定区域,然后各自锁好。

    抬头环视一圈,市场门口已经是人挤人了,外面排成排的露天摊也是朋满客满。

    吆喝声、闲聊声甚至还有骂娘声,此起披伏。

    烟火气十足。

    顾明走到朱梅身旁轻声说道:“娘,怪不得您让我穿这身衣服,人这么多,您脚下可留点神。”

    他指的可不单单是注意脚下的路,更多的是让朱梅小心那些个扒手和小混混。

    现在的法律还没有明确界限,也就造成了那句“抢劫无罪,偷盗犯法”的畸形口号。

    面对顾明的提醒,朱梅老神在在,没好气的回道:“嗐,娘还用的着你来提醒?这里都是半熟脸儿,真要有不熟的,甭去搭茬就是。”

    说完,朱梅走在顾明前头,接着说道:“走,娘带你去认认门,顺带在给你师傅怹老人家买点菜,待会儿你直接带去。”

    顾明走在后头,东张西望的回道:“得嘞,都按您说的办。”

    要说周到,还得是大人,顾明昨晚只提了一嘴要去趟黄京湘家,朱梅就放在了心上。

    走到一半,顾明耳边突然传来一阵吆喝声。

    “今儿天气暖洋洋喽,”

    “迎面走来一帅小伙喽,”

    “如果您没事就闲来坐喽。”

    “听我给您念几段尝尝喽。”

    顾明听着听着,不由自主停下脚步看了过去,原来是一位片爷儿正盯着他,在用好话编排他。

    他知道这是拉洋片惯用的伎俩。

    可还是听得滋滋有味,同时也对那个被一大块红布包着的木架子产生了兴趣。

    还没上前细瞧,朱梅就回过身对他唠叨起来:“你小子,这么大人了,怎么还想看西洋景儿?”

    这看一段虽然也就一两分钱的事,但朱梅可不允许自家儿子和一帮小孩坐在那一块儿排成排。

    她丢不起这面儿。

    俩人走后,片爷儿又接着开始吆喝起来:

    “没上过BJ城的,往这里边看喽,高高的前门楼子,后边是太和殿喽,殿里出来一对人,原来是娘娘和太监喽……”

    到了菜市场里面,看着周围乌泱泱一片人,顾明不由跟紧了些朱梅。

    一路走来,他已经看见至少十几位穿着同样轧钢厂厂服的人了。

    这也就是现在,放在后世那妥妥的就是大型撞衫现场。

    俩人走到一家猪肉铺的案板前。

    老板居然是一位女同志,家里卖肉的她还没有顾明之前看到的那位公交售票员来的壮士。

    还真是卖盐的喝淡汤,卖凉席的睡光床,卖猪肉的不吃肉。

    正在剔骨头的老板娘一见着朱梅就笑着招呼道:“朱主任,怎么着?今儿个准备来点啥?”

    朱梅指着挂在倒钩上的肉条回道:“帮我来二两肉,挑肥一点的。”

    顿了顿,朱梅按照老规矩把肉票和钱放在了案板边上。

    这里不是鸽子市场,没有讨价还价的说法。

    老板娘二话没说停下了手头上的活:“放心吧您内,我你还不了解嘛。”

    趁着切肉的功夫,朱梅把顾明拉到身旁说道:“我儿子,当兵刚回来那个,现在在红星轧钢厂保卫科工作。”

    介绍完,朱梅对着顾明吩咐道:“来,叫张婶儿。”

    “张婶儿好。”

    同样的场景,顾明这一会功夫已经是第五次经历了。

    一路上,朱梅丝毫没有街道妇女主任的一点架子,和每个摊主也都能唠上那么几句。

    顾明已经想通,他娘今天的主要目的可能不光是买菜,推销他也是重点。

    一个小时后。

    交了三分钱停车费,母子俩站在自行车旁,朱梅把一大部分菜都塞给了顾明,尤其是那块二两的肥猪肉。

    把东西归置完后,朱梅才好整以暇道:“儿子,刚才让你叫王婶儿的,他家老大在轧钢厂上班,听说还是总厂后勤处的小领导。”

    “那个卖猪肉的张婶儿,她家老三也是在轧钢厂保卫科工作,好像叫蒋二毛...”

    “这些人你都得放心上点,以后遇见客气点招呼。”

    听到这里,顾明恍然。

    这才是朱梅今儿非要他穿轧钢厂厂服的原因吧。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