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小说已经完结,根据一些读者的评论和反馈,我觉得有必要给新来的读者打一些针预防针。

    首先,我总结,这文偏现实风格,可能更适合一些看够了套路和爽文的老书虫。如果看够了那些,想换换口味的,可以尝试一下。

    其次,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非穿越,土著文。男女主有些观点超越了时代的局限,但是也在合乎情里之中,如果想要他们跟现代人一样的想法,不可能。想要女主父母跟现代人一样的想法,也不可能。

    2.有些读者脑子里头封建等级之分相当严重,诚然封建社会等级划分确实严重,但是也存在个体宽和与否的差异。像有些读者接受不了丫鬟直接叫女主的小名。这里建议可以参考一下红楼梦里的丫鬟们,即便她们犯了错会被卖了或者打死,但是平时主人家对她们也没有那么差,打闹嬉戏都是正常的。况且唐朝太监都可以叫唐明皇二郎。我书中的谢家注重德行,规矩不严,所以才能养出女主这样的女儿,设置都属于合理范围之内。

    如果用宫斗文的思维看待这个小说,嗯……劝退。

    3.这文属于成长文,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一个是幼年时期,写了男女主性格形成的原因,视角主要围绕家庭和父母,氛围较为活泼,中期阶段是积累资本的阶段,较为艰难曲折。可以想象成孩子刚出社会的拼搏阶段。后期是事业有成之后的经营阶段。

    三个阶段主题不大相同,想要一直看轻松诙谐文风的话可能会失望,因为只有幼年时期。

    4.人类历史是在曲折中前进的,男女主的人生旅程也是,如果是想看一路顺风顺水,毁天灭地龙傲天版本的,那这文不适合你。

    5.本人不写宅斗不写宫斗,有些读者看男女主前期幼年时期,因为一直在家,所以脑子里头可能自动就延伸出了一出家庭伦理剧,所以特别在意她家庭圆不圆满。

    这里提示,男女主中期离开家之后跟家庭就脱节了。女主爹有没有小妾有没有孩子,跟女主都没关系。这里建议阅读的时候眼界放宽一点儿,不要总是局限后宅和家庭。

    6.这文的背景是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时期,作者的宗旨也是想试着解读一下这个时期的特点。所以建议查阅一些关于这个时期的历史资料。虽然作者写的随心所欲,也不是历史考据党,但是毕竟是借了这个历史背景。有这方面的了解可能更有利于接受一些情节。

    或者对春秋战国历史有了解的也可以。如果脑子里只有“小日子”那种战争格局的,到了中后期会接受不了女主换阵营。

    7.男女主性格差异比较大。是作者故意的。很多读者都因为各自站男主和女主,说看不下去的。有的人说不要男主让女主独自美丽,有的说女主死脑筋太蠢太讨人厌。

    这一点我不知道怎么筛选合适的读者,可能,对世界的看法更复杂一点儿的,对人性持更宽容的、审视态度的人比较合适看。

    8.作者不写套路文,也不看别人的小说,所以很多时候可能你们按照平时的阅读经验,预测出来的走向,以后会出现的问题,都不存在。不管是让你们惊喜的还是失望的转折,反正,大部分读者都预测不了就是了……

    9.女主非圣母,也不认为自己是救世主。她善良但是并不是什么事情都愿意掺和,期间曾经出现过读者因为配角死亡和遭遇危险埋怨女主的。所以提醒一下这么期待的可能会落空。

    10.本文里头男女主感情戏比较少,涉及到严肃部分的比较多,如果是只想看男女主感情戏的话,可能会比较难熬。

    就这些吧,想到的就这么多。本文也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逻辑上可能有的地方不太严谨和融洽,请大家多多包涵。下一本我会尽量改进的。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