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暗杀

    “大哥,俺们真谢谢你咧!”苦力中那个带头的恭恭敬敬地操着一口方言,向陆笙拜了一下。

    陆笙受不住百姓的感恩,毕竟上辈子是做好事不留名,时间长了反而不习惯了。

    于是他一把扶起了那苦力,开始一一询问起来,并说了些客套话。

    众人来到了陆笙之前所在的茶楼,找了一个包间,很大,里面的装修也极具特色,宛如人在江南一般。

    而这群大老粗的驾到,显得十分突兀,格格不入,但是没办法,谁叫有钱呢?

    陆笙点了几盘好菜,盛情款待这些来自乡下的百姓们,从交谈中陆笙得知,他们一伙一共七个人,是来自一个村子的,都是河南人。

    带头的那个叫冯保国,而那名护车的叫鲁淮河,因为他住在淮河边。

    正当陆笙准备结账并且离开时,冯保国叫住了他,说道:“大哥,你就收留我们几个吧!”。

    正欲跪下时,陆笙连忙用上力,扶起了冯保国,对着众兄弟说道:“既然都这么说了,我也不会抛弃你们的,跟我去做生意吧!”。

    在场的所有人都很高兴,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有个依靠了。

    熙熙攘攘的大街恢复如初,当初闹事的地方也已经无人关注,所有人都投身到了自己的工作当中。

    陆笙给他们选了一个靠近城门的客栈,毕竟惹事了,还是需要小心行事,而他自己也没有想到,今天一天就花了五两银子,看来这钱是真不经花啊。

    而他更不知道的是,以后大手大脚花钱的他少了一千两都觉得奇怪。

    “哥几个,今天晚上先住这里,明天再说干啥。”陆笙带着几人到了客栈当中,对他们客客气气地说道,无时无刻面带微笑。

    “好嘞,大哥先去忙吧!”众人回应道。

    陆笙跟他们告别以后,决定在这不大不小的宛平城中逛一逛,主要也是为了方便明天开始的生活。

    宛平城在丰台,而丰台又是北京的粮食基地,自然不会缺粮,而在此处倒卖粮食,贯通南北,是个不错的选择。

    因为休战,各国友好往来,最起码基本的经济贸易还是可以的。

    而朝鲜半岛虽然在蛮夷的统治下,但是因为人文不合,所以蛮夷建了一个自治区,面积恰好与当今韩国差不多大,位置也相仿。

    这些都是陆笙从地图上看到的,他在街边的卖报娃处买了一张,毕竟这里接近北京城,消息什么的也是一手,并不是很慢。

    古代社会什么赚钱?

    答案是海上贸易和卖粮。

    而陆笙如何打算?他没得打算,因为海禁的缘故,他只能搞陆上贸易和粮食倒卖。

    而他刚来这个世界没多久,自然是不能直接像个当代人一般去面试,于是陆笙决定先盯上一家店,回去准备些说辞,然后再去面试。

    而他这一下午,锁定了一家店铺,这是一家主打五谷杂粮的店铺,也有大米卖,但是目前世界的缘故,大多数吃的仍旧是不堪入口的粗粮。

    这家店是祖传老店,老板姓李,是附近赫赫有名的善人,每逢灾祸,他便会不计成本地捐出一些米面,在城门口搭棚子救济灾民。

    李家在城西开店已经有几十年了,从现任老板的爷爷辈开始,就在做粮食生意,因此攒下的人脉也是不错。

    这家店位于城隍庙附近,离谱的是,这条最繁华的经济街背后就是宛平城最大的红灯区,简单来说就是青楼。

    不过陆笙还没有打算直接躺平,而是想努力奋斗一番。

    时间过的很快,眨眼间就已经临近黑夜,春天的北京温差很大,但是黑的却没有那么快,不过那晚霞只停留一会儿。

    陆笙买了一个冰糖葫芦,开始往客栈的方向走去,天黑了,大多数人都是有家室的,忙碌了一天,总是要回到避风港的。

    陆笙想到这里便忍不住地叹息,穿越过来也没个父母,实属无奈。

    不过喜爱酸甜口的他在尝了一口冰糖葫芦后,便又满足地笑了,不过没有父母对他来说也是好事,最起码,很轻松。

    从米店到客栈中间需要穿过一条漆黑的胡同,也可以说叫小巷,北京城里胡同可十分不少。

    一只脚刚刚踏入胡同时,上辈子的机警告诉他:后面有人。

    于是陆笙便警觉了起来,耳朵仔细地听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声音,甚至水流都听的一清二楚。

    正当陆笙要往后看时,前面突然间窜出来几个人影,他简单数了一下,足足有五个人。

    对面脸上都绑着一匹黑布,遮住了下半张脸,但是眼神无不透露出凄凉与凶狠。

    情绪的碰撞在人的眼睛上展现的是淋漓尽致,但是陆笙他并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这样。

    “你们是什么人?”陆笙快速地吃完了最后一个冰糖葫芦后,吐字不清地说道。

    对面为首的那个人有点急眼了:“小东西,看不起你爷爷我是吧!兄弟们!上!”。

    说罢,那五个人都从背后掏出来了一把刀,有的很锋利,有的有些钝。

    陆笙深知打是打不过,而跑也很悬,准备求饶时,后面突然传来了箭矢从弦上发出的声音。

    陆笙还没有转头看去时,眼前五人便已经全部离去了,走的很是突然,看来后面的人身手不凡。

    但是,后面是敌是友,陆笙还是不知道,因为在这个社会,黑吃黑是很有可能的。

    于是他小心翼翼地转过头去,看见了几个一身轻装的军士,便放下心来,看来是官府的人。

    可谢谢的话还没说出口,便把他绑了起来,说道:“你的朋友们我们已经通知了,你跟我们走一趟!”。

    陆笙十分诧异,也很震惊,他还没有动手,就已经算上聚众斗殴了,他还没来得及说话申辩,就被捆了起来,打晕了过去。

    而远在县衙的一位中年人,双手托着茶盏,捏着茶盖,在上面饶有兴趣地挂来挂去,在他下面跪着的人微微抬起头来说道:“您交代的我们已经在办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