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柳华

    “童妈,地址是在古街,你去了就能看到了。”看到那妇人的背影,小贩收起铜板,大声喊道。

    “好人啊,比绿娥要强多了。”与黝黑汉子相邻的令一摊位后,一名小贩看到了多给的两个同伴,嘴中啧啧说道。

    “那小丫头可是真会过日子,上次在我这买完菜,发现有虫又给我退了过来,她菜摘了一半了,这还能退吗?”那小贩又无奈说道。

    “谁说不是呢。”

    “唉,你说童妈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她哪来的钱,买下那么大一个院子?”那小贩是最近新盘下来的摊位,并不知道这其中的小九九,问道。

    “这你就不懂了吧,她儿子有钱啊。”

    “童妈还有儿子?”

    “那当然了,我听童妈说过,她儿子在永州城可是赫赫有名的教书先生。”

    ....

    ....

    ....

    正在两人说话之时,摊位前又来了客人,随即又招呼起来。

    童妈来到了菜市中心,买了两只已经宰杀好的鸡后,又来到古街,古街街道上鳞次栉比坐落着诸多古黄建筑。

    比之菜市人流密集,这里倒是少了些许行人。

    一进古街,入眼处便在街道一侧,看到了一列约有五六个人的队列,队形前是一方长桌。

    桌后坐着一位面色儒雅的青衫男子,桌上摆着一方砚台,一直毛笔,以及一个软垫,此刻这男子正在与人号脉。

    诊断病情后,那青年手持毛笔写出药方。

    “这不是童妈吗?”身前,是一名身形略微臃肿的妇人,回头朝着童妈惊讶道。

    “这位大夫是?”与她两人也算是熟识,童妈笑着点点头,嘴中问道。

    “你不知道,这是柳华柳大夫,来咱们这一个多月了,每天都会出来义诊,人可好了。”

    “上次老杜家的丫头都吐血了,硬生生的被柳大夫救了回来。”两人攀谈起来,臃肿妇人嘴中说道。

    “哎对了,上次你跟我说要找人说媒,孟家的人也同意了,你看有时间让你儿子回来看看啊。”

    臃肿妇人转而又说道。

    “好,不过成与不成看我儿的意见。”

    正在两人谈话之际,前方队列也轮到了那臃肿妇人,妇人坐下之后,大夫柳华伸手号脉。

    柳华眉头微微一皱,皱眉的表情很明显,看的妇人心中有些发毛。

    “大娘,您这是.....?”

    “不是啊,大夫我没事吧,您看出什么了?”妇人脸色干笑一声,嘴中问道。

    “您没病,来我这干什么呢?您身体健康着呢。”

    妇人明显长松了一口气,随即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我寻思这好多人在排队,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我就过来看看了,没病就好,没病就好。”

    柳华脸色无奈,挥了挥手,妇人朝着童妈打了招呼后,便转身离去了。

    柳华也是经历了不少这种状况,对于妇人没病找病的浪费时间的举动,也没有多少动怒。

    “这位大娘,您也是看病的?”柳华看向童妈,嘴中问道,话语中也不得已加重了病字的声调。

    柳华本人并不住在安定城,行遍五城之地,几乎每月都会抽出时间前来义诊,不收诊金,有时穷苦百姓没钱抓药,柳华还会自掏腰包。

    底层之苦见的多了,越是见不得这种苦。

    这真的是一件很无奈的事,比之那妇人更严重的柳华见的并不少,都说恶言伤人,但对于非药石可医的病者来说。

    善意的谎言真的能够延缓生命的奇迹吗?

    对医者而言,嘴中说出的,只有残酷的真相。

    这名妇人衣衫质地极好,不像穷苦百姓,手中提着菜篮子还有一只宰杀好的鸡,面容稍显一丝富态,似乎也是看热闹的?

    柳华话语中也不由自主的加重了语气。

    “大夫,不是我,是我丫头,今天早上说是身体不舒服,一直躺在床上,还一直在说梦话,您能跟我去看看吗?”

    柳华听完,随即说道:“嗯,反正今天也是最后一天了,也罢,大娘,您等我一会。”

    柳华说完,将方桌上砚台宣纸收拾了一番,装进药箱中,又搬着方桌,来到了一处客人不多的客栈内。

    “柳大夫,今天义诊完了啊?”那掌柜正在柜台后,盘点着账目,看到柳华搬着桌子进来,笑着问道。

    “嗯,多谢苏大哥了。”

    “哎,谢什么,我虽说只是为碎银奔波的闲辈,对于您这种不求回报之人,还是非常的敬佩。”

    柳华这些天也是一直住在客栈中,与掌柜小厮关系不错。

    “对了,您是要今天要走吗?”

    “嗯,感谢苏大哥这些天的照料了,房钱我会付的。”

    不料这话一说完,那掌柜随意的摆了摆手,“你这点小钱,我还看不上,小江送客。”

    掌柜也是个痛快爽利的人,说着便继续打着算盘,柳华见状,面色稍显严肃的朝着掌柜行了一礼。

    诊断了太多的生与死,柳华心中不曾有过半点消极,身边之人的随性展露的粗狂善意,却是令他心中一暖。

    这世上哪有那么多不求回报,人生被名利酒色困缚,即便是他也不能免俗,这番深入人心的话,也是证明了柳华的举动有人记得。

    这就足够了!

    不需要回报,只需要你对善良的认同!

    见到柳华走后,那掌柜看了看门口,咂咂嘴,感慨一句:“是个好人。”后,又继续翻看着账目。

    柳华出了客栈后,与童妈一起朝着镇中心的一处小院走去。

    “大娘,您详细说说,您丫头到底怎么了?”两人并排,柳华很自然的从童妈手中拿过菜篮,童妈一怔,随即解释道。

    “不清楚,昨日也就吃了一点拌着的野菜,今早就说不舒服。”

    听到童妈这么说,柳华心中顿时明白了,尽管现在还没见到病人,但柳华的猜测应该是八九不离十了。

    安定城周遭县镇,相比永州而言确实是少了些许山脉,但也不是没有,百姓以农耕为主。

    邻边某些还未开垦的荒地很多,每到夏日与秋时的交界点,就是野菜最旺盛的季节,说是野菜....

    其实就是菌子山菇....

    柳华心中了然,这种病人他接手了不少,甚至可以说绝大多数,都是此类症状。

    很疑惑,这妇人穿着打扮显然是不愁吃喝之人,褶菇毒菌有些是可以食用,但那都是底层百姓才会干的事。

    柳华没有多问,行至街尾时,拐角处一个稍大的店铺旁,突然传来几声喃喃自语的哭声。

    柳华两人脚步微微一停。

    一名粗布衣衫的憨厚汉子,与看起像是他妻子的妇人,跪在那店铺的墙壁外,不断说着令人心生怜悯同情的喃喃话语。

    “大夫,一定要救救我娘,救救我娘~~”

    那汉子眼角流出泪水,身旁妇人也是轻轻啜泣。

    汉子边说,边砰砰的磕头,额头一片血红,脸色表露的情绪中那是绝望中还带着一丝希望的深深无助。

    店铺中传来浓重的药材味,高挂牌匾上,写着百草堂三个苍劲大字。

    那汉子的举动,吸引了零星围观的行人百姓,店铺内学徒也不曾驱逐,只是默默看了一眼。

    围观的行人脸色中带着一丝同情,无奈的摇摇头后,也都渐渐散去了。

    百草堂虽说对于柳华义诊很不屑,但并没有暗中使绊,对于汉子母亲的安危也只能尽力施救。

    气息感知中,堂内诸多活人气息,唯有一道生命如同蜡烛熄灭的枯寂气息。

    头发花白的老师傅手持金针,正朝着躺在木板上,面容枯皱,但却毫无生机的老妪施救着。

    药石难医,针灸难救!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