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风华录 > 我的父皇大人

我的父皇大人

    这是朱厚照记忆中第一次来尚膳监,看着跪地迎接的上百号人口中高喊:“恭迎太子殿下”,一眼望去都是厨子和太监宫女,虽然他原身早就经历过这种场面,但是自己这还是第一次,整理了一下思绪,紧了紧有些颤抖的手说道:

    “都平身吧”

    “谢太子殿下”

    “昨日厚斋先生于东宫讲学,想到父皇操劳国事,无心用膳,身为人子心中悲痛万分,奈何本宫年纪尚幼而学无寸进,不能为父皇分忧。古语有云‘民以食为天’,故本宫决定每日亲自服侍父皇用膳以此略尽孝心,尔等当尽心竭力,本宫每日都会亲自过来。”

    “是,太子殿下”

    随后掌印太监亲自将最大的一个递到了刘瑾手上,其余的也都交给了朱厚照身后的小太监,看了一眼眼前的众人,朱厚照问道:

    “这滑蛋虾仁和豆腐菌菇汤是何人掌厨”

    “回禀太子殿下,是御厨孙占富”一个太监答道,然后一个有些瘦高的御厨跪了下来,身体不知道是害怕还是激动明显有些颤抖。

    朱厚照点了点头,然后对刘瑾说:

    “食盒给本宫亲自拿吧”

    “殿下恕罪,老奴不敢”刘瑾有些惶恐的回答到。

    “孤让你拿过来就拿过来,孤要尽孝自然不能假借他人之手”

    接过刘瑾双手递过来的食盒,朱厚照直接捧在怀里,这东西快有他的一半高了,毕竟现在才十一岁,他的身高应该还不到五尺(明一尺约32厘米),不过长到1米7应该没有问题。

    捧着食盒,朱厚照对尚膳监众人说道:

    “若父皇满意,本宫会给诸位请功的”然后转身离开了。

    “谢太子殿下,恭送太子殿下。”

    朱厚照听着身后的声音,摆了摆手说道:“都平身吧”,然后往乾清宫走去。一路行来,阳光已逐渐暴躁起来,朱厚照捧着食盒虽然并没感觉很累,不过在日光照射下额头还是出现一滴滴汗珠,走了大约一刻钟,终于来到了乾清宫外。

    此时数名身着绯袍的官员从殿内走了出来,朱厚照认得其中数人分别是华盖殿大学士刘健、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东阁大学士谢迁、户部尚书佀钟、工部尚书曾鉴。不过另外四人他就不认识了,不过看这四人落后几个身位或许是户部和工部的侍郎吧。众高官见到朱厚照抱着一个食盒也很是诧异,刘瑾此时赶紧上来讲食盒暂时接过,朱厚照便对李东阳行礼道:

    “弟子朱厚照见过老师,见过诸位大臣”

    “见过太子殿下”众人也拱手行礼。

    “太子殿下可是为陛下亲自送膳?”李东阳作为太子少保,虽然不能时常去东宫讲课,不过此时当得由他来发问。

    “正是,昨日随厚斋先生学习《孟子》曰‘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回想起近日父皇心忧百姓,午膳基本没怎么用膳,为人子却无法为父分忧,照,深感悲痛,故决定每日午间亲自备好午膳陪同父皇母后用膳以略尽孝心。”

    “太子殿下孝心感动天下也,此诚天下文教大兴之兆,诸位同僚,我等当为陛下贺!”

    “理应如此”

    “理应如此”

    众人皆是如此回答,脸上也都有了笑容,不复刚出殿门时一脸凝重和忧虑之色。

    朱厚照再次朝李东阳行礼之后对李东阳说道:

    “老师,弟子先进去了”

    “太子殿下请”

    接过刘瑾手中的食盒,朱厚照往乾清宫内走去,进得殿门,弘治皇帝并未离开,正坐在宝椅上对萧敬萧公公说些什么。见朱厚照抱着一个食盒和几个提着食盒的太监进殿来,有些诧异的站起来问道:

    “照儿,这是......”

    见朱厚照努力把食盒抬高的样子,萧敬赶紧将食盒接了过来,至于身后拿着食盒的太监,此时已跪在一旁同时将食盒举过头顶,萧敬同样让人都接了过来。

    朱厚照跪下行礼道:“父皇,儿臣见前几日父皇几乎未用午膳,心中难过,昨日梁先生也教导儿臣要孝顺父皇母后,无奈儿臣学无所长,惟愿如此略尽儿臣心意”

    “.....照儿....到为父身前来”

    缓步来到弘治皇帝身前,朱厚照仔细看着眼前之人:脸颊修长,面色稍显萎黄,神色疲倦,眉目平和,眼中似有晶莹闪烁,握着自己的手也有些冰凉,跟自己记忆中的模样几乎没有差别。这就是自己的父皇,这种血脉相连的感觉让朱厚照有些恍惚,但是却莫名的感到心安,自己在这个世界并不是孤身一人,这确实也是亲人啊。

    “父皇,儿臣伺候您用膳吧”

    “好...好...”

    朱佑樘牵着朱厚照的小手往后殿而去,萧敬带人拎着食盒跟在二人身后,看着众人摆开的滑蛋虾仁和豆腐菌菇汤、皮蛋瘦肉粥等膳食几乎全是清淡的样式,朱佑樘有些感慨的说:

    “照儿有心了”

    “父皇,儿臣知道父皇历来喜欢较为清淡的菜式,而且儿臣记得医书上说过食欲不振须忌食肥腻辛辣之物,故儿臣擅自做主了”

    “照儿能有此心,为父心里就很高兴了,你年纪还小,下次这些让奴婢拿着就是”

    “父皇,这个皮蛋瘦肉粥好吃,您待会儿一定要多尝尝,而且照儿已经长大了很多啦,已经能举起五十斤的石锁了”

    “照儿怎么会去举石锁的?没有伤到吧?刘瑾,你就是如此服侍太子的吗?”抓着朱厚照的手看了看,朱佑樘紧接着对刘瑾大发雷霆。

    看着刘瑾跪地俯首的样子,朱厚照明白弘治皇帝是真的关心自己,不过他还是替刘瑾辩道:“是儿臣让他去找的石锁,儿臣现在也是天生神力了,等儿臣长大就帮父皇打败所有的敌人。”

    朱佑樘心中有些感动又有些哭笑不得,不过还是对刘瑾说道:“既然太子为尔求情,就先退下吧”

    看着刘瑾躬身退远,朱厚照拿起碗盛了一碗粥给朱佑樘:“父皇,您先尝尝看。”

    “好...好...那朕就尝尝照儿的心意”

    慢慢的将一小碗粥喝完,朱佑樘回了回味儿然后说道:“咸淡适宜,粥粒软烂,确实好喝”

    “那儿臣给您再盛一碗”

    “好...好...那朕今日就听照儿的多吃一碗”

    看着朱佑樘接过粥碗,朱厚照又说道:“父皇,你再尝尝这些菜吧,要是不合口味儿臣明日再换一换”

    “呵呵,照儿准备的朕都喜欢”

    看着皇帝和太子其乐融融的用膳,萧敬脸上的愁容一下就不见了,“等会儿要马上派人将这个好消息告诉皇后”他心中想到。

    今日午膳吃了整整三刻钟,朱佑樘更是破天荒吃了三碗,感觉有些撑,朱佑樘便带着朱厚照往殿外去散散步。

    行走在殿檐下阴凉处,微风中传来一丝丝燥热,朱厚照感觉朱佑樘牵着自己的手都更有温度了些。默默地走了片刻,朱厚照好奇的问道:

    “父皇,今日本是初一,儿臣在乾清宫前遇到了李师傅和诸位大臣,可是发生了什么大事么?”

    “今日收到了北直隶的大规模蝗灾和湖广布政使司的水灾折子,北直隶奏报蝗虫几成遮天蔽日之势,湖广洞庭湖区域也是泽国千里,规模皆是数十年罕见,流民波及数府,北直隶左布政使胡瑄、右布政使郭玉甚至奏报保定府大批流民往顺天而来。”

    “朕御极十五载,自问勤于政事,奈何天下灾难频发,兼之蒙古时时寇边,不得不置九边重镇屯集重军以御蒙古,平日靡费颇多。今日户部佀(sì)尚书又表示夏税尚未开始征收,国库没有太多粮食可以调拨,诸位大臣时常说朕乃圣天子在世,然而圣天子治下何以在京畿重地出现大规模流民啊,朕时常感念愧对列祖列宗啊”

    听闻朱佑樘所言,朱厚照默默思量后说道:“父皇,这是天灾不是人祸,非父皇之过也,朝廷重臣们肯定会给父皇想出法子来的,到时候选择优秀的人去执行,相信能平息这次灾情吧”

    “哦,照儿竟有此等想法?”

    “都是儿臣从书上学到的。”

    看着朱厚照散发着好奇心的眼眸,再看他略显稚嫩的脸庞,朱佑樘突然双眼一亮,说道:“明日朕还要召集诸位大臣商议此事,明早辰时照儿也来乾清宫听一听吧”

    “儿臣遵命”

    “明日记得多看、多听、多学、少言”

    “儿臣明白”

    ......

    两人交谈的声音逐渐远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