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我的生活足迹 > 姥爷的晚年沧桑

姥爷的晚年沧桑

    在我的记忆中,姥姥姥爷从没过什么现代人所谓的幸福生活,他始终保持着劳苦大众的勤劳,任劳任怨,也许在他们看牢那才是他们应该过的生活,似乎并不为人赞同,带来的却可能是背后的嘲讽与抱怨。

    姥爷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出生于战争年代,时代也许会赋予一个人它特有的色彩,而有的人会被之束缚,有的人却会选取另一种色彩装饰自己,姥爷属于前者,在我看来,这既是一种不幸,又是一种无奈。因为前者继承了劳动人民的优秀传统品质,在他们身上体现的更多的是诚实。

    年已古稀的姥爷,每天仍旧起早贪黑,早上忙着烧火、劈柴,上午还要去地里除草,回家时,总是背着一大捆木柴。那时候,他们根本不懂看天气预报,有时候遇上刮风下雨,我不知道姥爷是在那里避雨的,毕竟姥爷是生活在山里的。直到八十高龄,姥爷还是闲不下来,除了耳朵有点问题之外,我认为姥爷身体还是很不错,他还是继续在外面捡柴火,甚至像现在捡破烂似的,他都走到乡镇的集会上去了,回来时提着大袋小袋,里面有废塑料瓶,有别人丢掉的乱七八糟的,对他来说还能用的东西,不是我亲眼所见,可能没人会相信,他捡回来的东西除了废品,还有旧毛毯、衣服、床单,用剩的摸脸油,洗发水,洗洁精,碗盆等等日用品,他那么小的屋子里,堆得到处都是,几个姨姨去了,帮他收拾家里,想丢掉他的宝贝,姥爷非常生气,之后就没有人敢动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听四姨说姥爷在马路上遇上车摔了一跤。不过后来又好了,为此家里人也总是劝,不知道他是听不见呢,还是不听。好像他有使不完的劲。

    还有一次四姨来我家做客,说姥爷劈柴时,把眼睛划伤了,听了这些话,妈妈内心一颤,急切地向四姨大听情况,而我又何尝不是呢,可惜的是,舅舅以没车为由,没有带姥爷去细心治疗,姥姥本来想让四姨夫开车领着去,可是舅舅的话,深深的刺痛了姥姥,就这样姥爷忍着剧痛度过了十几个日日夜夜,四姨说:“好几次夜里你姥爷哭了。”听了这些,我的泪水已经在打转了,姥爷真可怜。老人老人,毕竟老了,对他们来说没几天了,他们不求儿女们能给他们做什么,可做儿女的怎么能忍心看着自己的亲人受苦而无动于衷呢,姥爷一辈子沧桑,晚年如此凄凉,可怜天下父母心。

    不是有首歌叫《常回家看看么》,我是能真实感受到,老人是渴望子女经常回家的。一次我和妈妈一起去看望姥姥姥爷,去时只见姥姥一人,姥姥说:“你姥爷又出去,别人怎么说也不听。到吃饭时间差不多自己就回来了,不用管它。”那天中午,我们吃完饭,姥姥和我们说:“平常都是你姥爷刷锅洗碗,我做完饭就想坐会。”缸里没水,姥爷也不让舅舅去挑,硬是自己挑回来。我们去时正赶上秋收,不过天气还是很热,舅舅家院里堆着一地的玉米,还没有剥皮,刚过午饭姥爷就一人在院子里剥皮,直到晚饭时间。

    晚上我们留下住了一晚,姥姥想多和妈妈说说,妈妈也是不爱出门,有时候隔了半年才去看姥姥一次,妈妈也是最让姥姥放心不下的。当晚姥爷早早的就关灯了,妈妈说你姥爷怕你舅妈说,他自己想省电,要是不关,他还会发脾气。

    姥爷活了那么大年纪,除了劳动,却没给自己换来什么,院子里堆积如山的柴,舅舅用孙子也用,老人从来不说什么,连台电视机也舍不得要,我知道姥爷很爱看电视的,只是觉得电视机太费电,他和舅舅住在一个院子里,他知道舅舅们也不富裕。听妈说姥爷家以前是有钱人,可能是特殊时期以后就家境不怎么好,不过在当时还是好的。姥爷还读过私塾,像他们那年纪能识字的不多,我在姥爷家经常看见一些小说类的书籍,都姥爷平时爱看的。姥爷曾在我家也住过一些日子,从那以后我才知道姥爷是多么爱看电视啊,听妈妈说舅妈怕费电,连闭路不想让单接(后来四姨给了姥爷一个小电视),夏天天气热,在屋里烧火做饭,连个电磁炉也没有,不是买不起,是姥爷不让,担心舅舅们闹意见,毕竟又要谈到钱,有时候我真不明白,钱真的不能算清么,姥爷有两个儿子四个女儿,还不能供他们养老享福么?

    姥爷有他慈善的一面,每次我去姥爷家时,他总是他家好的东西往炕上一放,非要看到你们吃才罢休,姥爷其实家里也没什么好吃的,都是些姨姨们来了给拿的点零食糕点,姥爷不抽烟,也很少喝酒,记得有一回去姥爷家也是秋天,酸枣也熟了,我们去的时候看到姥爷还在,一会就不见影了,等到快吃饭时姥爷回来了,从口袋里掏出一把一把的酸枣,原来他是给我捡酸枣去了,他知道我们下午吃完饭就要走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就在我儿子出生半年多,也是夏天,那天最高温度40度,晚上闷热的让人难以入睡,第二天一大早,姐姐就给我打电话说:姥爷去世了。

    我和姐姐早早就去了姥爷家,给他烧纸,所有人的心情都很悲痛,姐姐是最容易伤感的,四姨和她的孩子们也是,四姨是最小,姥爷最疼爱她的孩子了。听说姥爷是死在地里的,可能是去地里了,那天天气那么热,中午1点还没回来,舅舅们是两点多才出去找的,找到时已经躺在地里不动了,身边的豆子撒了一地,很难想像当时的情形,都说是中暑了,何况是老人,就算是一个正常人走在大街上都能晕倒。姐姐们都在抱怨怎么就没有拦住姥爷呢,那么热的天,应该管住他的,姥姥也自责,可是姥姥说。转眼间就不见姥爷的踪影,可是如果发现不见了就找该多好。舅舅舅妈可能有点不爱听,说姐姐的不是,谁也不想那样。事情已经发生了,再来争辩只能是对死者的不敬吧。至少姥爷的痛苦是短暂的吧。

    不管怎样,姥爷,您安息,一切的苦难都已经过去了。希望你在天堂过的舒心。——您的外孙女

    后记:

    上半篇文章是姥爷去世之前就写好,今天才整理出来,下面是后补,为此下午接送儿子时差点出了事故,可能是长时间在电脑旁边,脑子还不清醒,看来以后只能写一个小时。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