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我花两年玩遍新疆 > XJ游记:塔什库尔干(五)

XJ游记:塔什库尔干(五)

    继续XJ游记。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提到了在塔什库尔干县城里偶然间打卡的一间巴基斯坦人开的小饭馆儿,当时他们墙壁上挂着的几何图案工艺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篇就聊一聊对这个东西的认识,未必完全准确,算是旅行的一类总结吧。

    一家饭馆儿,墙上张贴诱人的美食图片或是餐厅海报是最常见的,但巴基斯坦的小店却郑重其事地将这些“抽象”的图形镶嵌在框框里——在我个人的理解中,这种软装饰特色是“清真”的代名词(之一),具有“潜在的无限能量”:

    ***从不会像天主教徒在家中悬挂耶稣像那样去供奉“造物主”,他们杜绝搞任何形式的“具象崇拜”。“真主”不是神,清真寺里也没有人像,取而代之的则是这些覆盖文化、艺术、生活方方面面的独特的“***几何”图案。

    它们看起来只是普通的四方连续,一把直尺+圆规就能完成,通过不断重复一组图案,达到向四面无限延伸的璀璨效果。这让我想起了此前我在KS参观玉素甫墓的时候,发现那整个“棺材”上都镶嵌着这样的蔓藤花几何图案。

    玉素甫是11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在他出现之前,(成熟的)***几何图案刚刚在世间存在200多年。由于缺乏文字记载,没有人知道这些线条和色块的真正起源究竟是什么,但我斗胆觉得,这样的艺术形式之所以能够覆盖阿拉伯世界且经久不衰,与玉素甫所在的王国有着很大的关系。

    在那200年中,巴格达政权日趋衰落,中亚和中国XJ的中西部正在经历着一个以(我在之前的游记中分享过的)KS噶尔(古城景区)为首都的新帝国:喀喇汗王朝。关于这个王朝的历史世人所知甚少,所以只能推测——包括本文这几笔微不足道的观点。

    喀喇汗统治者做了一件(如今看来算是)比较明智的事情:大力发展文化和艺术事业——这当然不是出于什么发自内心的善举,其目的归根结底还是为了给自己的统治披上哲学思想和精神意义的外衣,并巩固它们——包括对这种几何图案的改良和传承:将它们更多地装饰在圣所之上。在民间,它们被做成各种各样的“马赛克”,铺天盖地。

    同时,他们还选择了听从智者的指导和建议。

    在这一时期,玉素甫以一些至今看来都不算过时的“心灵鸡汤”、人生哲学和处世智慧将当时喀喇汗王朝上流社会的“思维力”轻松把玩于股掌之中。

    “宫中人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比你高的显贵大官,尊敬他们,你的心愿一定会实现……还有你的同僚,疏远会成敌人,亲近会成友好……还有一类是比你低微的人员,应与他们同尝生活酸甜,但要留神,莫闲嚼舌根,莫和他们戏言……”

    权贵们一边享受,一边想着拥有更大的权利,而哲人的话则让这些暴发户非常受用。

    也是在这一时期,这一支由原本信奉基督教和犹太教的草原部落后人组成的王朝统治者“咔嚓”一下子就转信了(当时“多数派”的)***教。

    佛教消失在了这片土地上。

    为了笼络民心,这个人类历史上最强盛的帝国(之一)一边大力捍卫***教的各种意识形态,一边加速扩张——这直接影响了亚洲的格局。

    那是一个但凡艺术家(包括数学家)说一句诸如“具象的东西是不值得崇拜的,无边界的图案才是具有神圣力量的”之类的话,王室就会忙不迭把它们奉为值得弘扬的东西的时代。

    所以我猜想,***几何图案之所以一千多年来能够被整个***领域认可,有可能就是在这样的朝代更替过程中由那些统治者发扬光大的。

    当一个迅速敛财的朝代不知道该咋折腾才好的时候,大批的学者、艺术家、哲学家就会涌现出来,他们代表着几代人的审美,而这审美背后,是上层社会的认可、支持和利用。

    上千年的时间过去了,有的历史被世人铭记,而更多的则永远地淹没在了茫茫过去,唯有这些符号保留了下来,这是一份宝贵的旅行收获,咱们可千万不要忽略掉它。很多人眼中的***艺术,就是从认识这些建筑和器皿上的几何图案开始的。

    姑且先说这么多,剩下的回头咱们在关于玉素甫·哈斯·哈吉甫的游记中再分享吧。至今我都特别庆幸,当时花“重金”买了一张票,走进了这座落寞地站在KS角落里的、一个游客都没有的景区,将我的XJ游记以一种特别的方式“串”了起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