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S博物馆(4)

    继续XJ旅行。

    就要离开KS了,临别之前去了一趟KS博物馆,在这里长了不少见识,同时也认识了很多的古老物件儿。因为有着“丝路节点”的特殊背景,KS地区所出土的那些文物显得格外与众不同,甚至世间少见。今天(以及后期游记)就来分享其中一部分。

    萨帕伊

    这是一种维吾尔族的民族乐器,产于清代,年岁数百,光洁如新。它的功能有点类似于南美印第安人的节奏性打击乐器沙锤,但是声音所发出的位置完全不同——

    萨帕伊整体呈羊角形,靠近尖头的一端安装有两只大金属圈,其上还套有数个小金属圈。这些金属圈自然垂下所触及的羊角背部镶有一块长条形的金属皮,演奏者手握萨帕伊在两肩前侧摇动并不时在肩部采用巧劲儿撞击时,金属相击,会发出类似于沙点的声音。

    维吾尔族的舞曲虽然节奏欢快、线条铿锵,细节却也十分经得住推敲。那些不易察觉却又不可或缺的细碎的奏点往往就是萨帕伊等“配角”们制造出来的妙音。只不过,如今在XJ可以熟练使用这种乐器的人已多年迈,且萨帕伊作为一种舞蹈伴奏乐器虽在XJ的民间依然小众地流传着,但这种羚羊角的材质市面上已经很少见了:

    一方面,木棒做的萨帕伊音效不比羚羊角优美。另一方面,羚羊角是雄性羚羊之间在争夺领地或配偶时进行搏斗的“武器”,至关重要的身体部位。

    作为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药材品种,优质的羚羊角在禁止买卖之前就已经动辄数万元一根,价格非常昂贵……种种原因之下,萨帕依技艺已是一种亟待保护的手艺。

    明约勒碑

    它静静地躺在KS博物馆的一束暖光中,看起来只是一块不起眼的石头,事实上,这是清政府在19世纪末期立在明尧勒古战场上的一座纪念碑。

    明尧勒是SF县边边上的一个古村,距离KS市有60公里之远,只有几百人口,因环境恶劣,素来当地百姓生活水平较低,甚至是XJ最晚通电和通路的地方之一。但是,这个不起眼的小村庄在近代却经历过一段重要的历史。

    1877年,清代将领刘锦棠就是在明尧勒以一场完美的反侵略民族保卫战重新将整个南疆收归中国。如今这个村子也开始大力发展旅游了,不仅要置办博物馆,还会开展观光探险、特色饮食、农家乐等一系列产业。为了保护古文物,就把这个碑存放在了KS博物馆。

    玉灯

    顾名思义,这是玉石做成的灯盏。

    事实上,KS博物馆里摆放着各样的灯具,种类繁多。其中,从千年前的青铜灯到汉代的青瓷灯大都仅仅是作为一种照明的工具出现在生活中。到了唐代之后,随着那一朝国际声望的大力提升,XJ也一度成为丝绸之路重要的文明交汇处,灯具的造型更添加了雕塑、雕刻等元素,成为一种装饰物。此后便是宋代的青花瓷、清代的玉出现在当地人的生活中。

    在KS,玉石这样昂贵的材料并非达官显贵才有,普通人家也并不罕见,这里本就是一个产玉大省,且XJ的少数民族又极重视家居装饰。这一点我们从下面这件文物中可参出一二:

    青花镂空长方形瓷盆

    第一眼看到这个盆的时候并没太在意,后来才发现它不是一只普通的盆。

    你看这容器,周身带有很多镂空的小孔,显然不是用来吃饭的,明显是个养花的盆,而且是自打造出来就是奔着养花去的那种——水仙花盆。

    这也从侧面告诉我们:XJ人重装饰、重家居、重视体面的习俗自古就有,且传统深重。

    在这方面,XJ人和内地人有着巨大的区别。比如:

    在内地,尤其是上个世纪末(其实到现在还有),住在老房子里的人为了墙面整洁,会给家里的四壁贴上报纸(或随手扯来的闲置纸张)——大致日子将就着过,报纸是最实用的墙纸——先填饱肚子要紧。但是在XJ,这样的情况几乎不存在:

    XJ旅行这几年,我所见到的哪怕是家庭再不富裕的当地人,都一定会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漂漂亮亮。即便做不到优美精致,也一定会摆上几个镶着蕾丝花边的抱枕,或是用鲜艳的铺巾为空间添一抹亮;哪怕是没有精装修的瓷砖地,也要买一块漂亮的地毯垫在水泥地面上;哪怕是家里的客人不多,也要将琉璃描彩的杯具碗盏置办停当……

    可以少吃一顿肉,但是漂亮的日子一天都不能少。这是维吾尔族以及XJ各族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仪式,是扎根于这片土地上的一份“不将就”:

    哪怕墙是土坯的,没有瓷砖,但是阿以旺庭院里的一垛小小土炕不可少,庭院外的花丛要好好护养;哪怕没有富贵人生,但是贵客来了,铜壶洗手的礼仪必不可以少……

    KS博物馆里展示着的源自清代的民族配饰至今依然挂在每一个XJ女人的耳上,颈上,胸襟、裤袜上。生活最基础,最纯粹、天然的那一份美好,在这里不是一种装饰,而是必备品。

    这是一片特别的土地,美食、歌舞、聚友、梳妆……涵盖平凡日常,它也曾深深地影响着我,让人专注于当下,不浪费本应夺目的每一寸时光。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