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我花两年玩遍新疆 > 独库公路自驾游(五)库车:老城印象

独库公路自驾游(五)库车:老城印象

    继续XJ旅行,本期目的地:库车。

    走进库车的千年老城,会有一种身为游客的恍惚。

    与其说这场旅行是“逃离”了钢筋水泥的坚硬,不如说,是眼前这片古老、神秘而又和蔼的风景教人想要“柔软”得久一些,不急着回到城市去“享受”那熟悉而枯燥的智能——

    库车有一片“中国历史文化街区”,我的脚步是从热斯坦路的东头走起。

    可以明确地感受到,当地有意识且非常用力地保留与呵护着那些“上了岁数”的风光。我觉得庆幸,我是在它规划得并不算特别“完备”的阶段来打卡。

    库车的老城区非常漂亮,沧桑质朴,繁花似锦。

    这里的门几乎没有一扇是重样的。哪怕是沿着土墙、踩着旧砖,心情依旧五光十色。走在街上,视网膜像是加了一层“美术馆”滤镜,眼前有一个万花筒——

    事实上,两千多年前,自从佛教经过和田与KS传入KC县所在的古龟兹国后,这片土地就已经是个万花筒了。

    从公元3世纪一直到13世纪,每经历一次世界性的历史文化变革与社会变迁,这个“筒”就会被转几次,洒下一地的光华与绚烂,就像一个宝库,取之不尽。

    如果你像我一样只是路过,并不能来得及委身一处深挖一些什么出来,如果你的时间只够逛街、浅游,那么到了库车,咱就去逛老城吧,去老街上寻寻“宝”。

    拐进老巷,扑面而来是满庭芳草的味道。

    在庭院艺术方面,库车人已将反衬的装饰手法驾轻就熟:历经千百年风吹日晒,土墙和土砖路早已没有了腔调,那么红花绿叶就一股脑都摆上去吧……老街的气势又跌宕了一些起来,还添了一层回转诉说的味道。

    这个城就像一整个大大的院子,每个角落都被这里的人栽种成了心目中的漂亮——我们行走在路上,不就是为了欣赏别人培育出的漂亮。

    让我觉得意外的是,库车的老城区异常干净,几乎没有纸屑和垃圾。风吹在地上,甚至卷不起什么灰尘,所以风也不爱上这儿来。要不是有小孩子奔跑,甚至察觉不到空气流动。

    远远观望,巷子深不见底。忽明忽影间,那些故事就藏在转瞬即逝的遥远时光。

    把我拉回现实的,是某居委会门口上挂着的“XX社区第一网格化管理办公室”的牌子——

    哦?

    原来,先进的社区管理技术早已经引进到了这个被人们视为迟滞、称为边远地方。

    别的城市我不知道,但我在深圳住的一阵子,深谙“网格”的好处。

    由于广东的一线城市已经全程纳入数字化平台,所以当地的管辖区,是以街道为基准划分“单元格”的。每个“格”都有固定的管理人(小组),格子里的各种“零部件儿”及其延展事宜都有专人巡查和监督,也就更方便完成和落实更大的“格子”所分配的任务和措施,处理起紧急事件来尤其得心应手。

    所以你会发现,深圳这个城市一旦有任何“突发”,人们从来都是主动的。城市的“网格”培养和营造出了积极“主动”的情绪,这是我旅居广东时的最可贵收获。在深圳住了一阵子之后,凡事“先发先制”已成惯性,我已经忘了“被动”是个啥东西了——即便是一时被动,也能很快化被动为主,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城市“网格化管理”的革命和创新。

    尤其是经历了一场突如其来且久久不去的疫情之后,看到网格化这三个字出现在距离我们数千公里的边疆地区,内心无比感慨。XJ虽然遥远,但其实人家挺先进。

    库车老城历经千百年,保留了一份质朴,但并没有落下发展的脚步。

    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一些人日子过得简单,但简单并不意味着迟钝和傻气;一些人活得复杂,但复杂又会优越和聪明多少。科技融入了生活,又有多少人在享受它带来的便捷的同时,懂得断舍离掉那些虚荣而矫情的副作用。

    XJ游走久了,确实会感受到“类似”的审美疲劳,天地林雨花草木还有雪山和峡谷在这片土地上随时可以看到,但,库车挑起的别样情绪,给了我“再次爱上”的绵长,让我体验到了天山脚下“不类似”的风光……下期游记:库车老城的风光。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