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我花两年玩遍新疆 > 独库公路自驾游(五)库车:龟兹绿洲的“那些年”

独库公路自驾游(五)库车:龟兹绿洲的“那些年”

    继续XJ旅行,本期目的地:库车。

    KC县虽属我国边疆地区,但此地自古就是一个承西启东城市,历史久远。

    考古书籍对此地发掘文物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但是这些文物的出土仍旧不足以确定它们的使用者就是最早居住在库车的人类。

    从地图上看,天山之下有那么老大一片沙漠,沙漠边儿上有戈壁,戈壁中间有绿洲,每一座绿洲都像一个海上的独立小岛,岛周围环绕着贸易要道(丝绸之路)。人在“岛”上活,车马“道”上过。千年之间,东西大体相和、百姓各安生计,一派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

    为了维持住这样的秩序,各个绿洲之间纷纷各出政策;为了加强自己所在绿洲的政治经济统治,(统治者)就会紧贴人性地强化血缘的概念,以“族”为基础群居,城邦各自为王。

    王城与王城之间又会产生各种或竞争或依附的微妙关系,一如《汉书·西域传》中的记载:“西域诸国大帅土著,有城郭田畜”。

    往往,地理位置越好的城邦经济发展越快,经济发展越快就越主动,越主动就越繁华……龟兹作为塔里木盆地最重要的绿洲(之一),凭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逐渐成为西域三十六国中最繁华之一。多元的文化背景也给了古龟兹八万国民、两万士兵的不一样的生活风貌,也助长了龟兹人的“扩张”之心。

    野心还是要有的,不然就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被淘汰者。高尔基说了:野心已达便为雄心。

    龟兹,就曾是古丝路上的这么一片达邦贵地:

    丝绸之路上贯通欧亚大陆的东西交往,希腊、罗马、印度、波斯等各种文明,无论商业还是文化的联系都必须从龟兹这儿过,那的确是一个依“路”吃饭的年代,正所谓何不策高足,先据要津路。那么就……不好意思了:若要从此过,留下买路钱吧您——就是这么雄。

    我有话语权呀,怎样,不服?打不过?那你就得听我的。

    和气生财?不不不,当时的西域邦国,求“和”死得更快,“雄”气才能生财。

    真正“收服”这里的,是中原。

    虽此“去长安七千四百八十里”(见《汉书》),但是中原对龟兹的管控始终没有松懈,包括周边的尉头、姑墨、温宿等诸多役属小国以及三万多“编外”臣民。

    公元前60年,西汉皇帝在(库车隔壁的)轮台设置了一个西域都护府。过了十几年,班超将西域都护府迁到了龟兹。

    中原人重风水配置,从长治久安的角度来说,都护府这么重要的地方,那必然要安置在一个潜能无量之地,那就没有比气候相对温和、土地相对肥沃、雪山水相对充沛的龟兹更合适的地方了。顺便,我们来说一说都护府的重要性:

    都护府,是中原王朝为督察边境各民族而设置的军属机关。

    就是说,凡是涉及到周边民族的一些福利啊,税收啊,功勋奖励啊,还有罪过处罚等等的事宜,都是由这个机关来处理和统辖。

    汉唐时期的中原是非常强大的,一些边境的部落会主动来依附,还有一些不安分的比如说像匈奴、突厥这样的边疆部族也需要平定,所以说有这样一个都护府“震慑”,更有利于中原的统治,也有利于加强边疆地区各民族人民和中原汉族人民的友好往来。

    所以书上说,龟兹人“给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做出了重大贡献”,所言不虚。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