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妙空之境 > 第十三章:夜谈

第十三章:夜谈

    场中人听了离渊言语,知晓此乃今日最为要紧之事,哪里还有半点扰乱,纷纷凝神以待。于是虚扎马步,双手合十,嘴中默念法诀。

    顷刻之间,主殿上空兀的云翻气涌,渐渐漏出一抹霞光,众人不及细看,猛听的离渊大喝一声,霞光处陡然裂开一道狭长细缝,内中霞光闪耀,仿佛暗夜现芒,一阵强烈无比的威压自其中震慑而出,众人不由得一阵恍惚。

    恰在此时,赵一阳立于高台之上,急觑见细缝中飞出一卷轴,通体洁白,迎风便长,飘摇之间,好似飞鸿降世,卷轴于霞光异彩中徐徐展开,现出其中一古朴的‘戒’字。场中众人见了,无不惊叹,无不羡艳。为何,只因此书乃仙器也。

    昔日离渊深闯仙皇帝乙遗宫,偶得此宝,身遭六位渡劫大修围杀,离渊竟以化神之修为,御此仙器,大开戒杀之道,一举击杀六人,震动东域,从此奠定了其在火焚谷乃至东域的地位,实乃古今之奇才。如今因收徒之事而出戒书,众人借此一睹仙器之姿,如何不叫内心震动。

    当下人心羡艳,万众瞩目,而离渊面沉如水。只见他手法急速变换,一指轻轻点在赵一阳眉心,随之念道:“戒书之前,定戒有三,一戒业火无边妄造杀,二戒欺师灭祖心蒙尘,三戒同门兄弟手足残。”离渊道:“我徒一阳,此三戒切不可轻犯,戒书之前,并无情面。”

    赵一阳恭谨道:“一阳绝不敢犯。”离渊颔首,再次变换法诀,一滴精血自赵一阳眉心飞出,急速没入戒书之中,而后戒书收卷,退入秘境。秘境缝隙消融,天地恢复如初。

    离渊又对赵一阳道:“我辈修士,逆天而行,吉凶难料。若得,乐不忘形;若失,怨不尤人。道心常在,事理常明,如此,修者之名,必不负汝!”赵一阳跪地道:“师尊教诲,一阳谨记在心,绝不敢忘。”离渊点头,弯身将他扶起,左右宾客皆起身道贺。

    赵一阳内心激动,泪洒满面,向众道贺者一一还礼。

    良久,众宾客略有减退,环顾四周,见莫贤立于一侧,他不由得想到这段时日以来莫贤为他所做的诸多种种,阵阵暖流不自觉的从内心深处弥漫出来,他终于情不自禁的冲向莫贤并紧紧的抱住他。

    莫贤被赵一阳突如其来的拥抱牵动了心,因此也有些动情了,不过他向来诙谐,便将自己面上的表情轻轻掩饰,“小家伙这是怎么了,你的灵姐姐还当你是男子汉,你却在这里哭鼻子?”经这一逗,赵一阳悄悄抹了眼泪,推开莫贤,躬身拱手道:“师叔,引进之情,奔波之苦,一阳铭记于心,谢师叔。”身躯下弯,深深一拜。

    莫贤扶起赵一阳,点头道:“小家伙,师傅引进门,修行靠个人,日后当需努力,莫要荒废了。”赵一阳抱拳称是。

    至于此刻,要事已过,众宾客纷纷告辞离去。

    离渊陪着几位大修士在殿前寒暄,离风亦领着赵一阳拜别各处一众前辈,待到完结时,已入夜多时了,便同赵一阳先去离渊院中侯着,等待离渊后续的安排。离渊尚且未归,师兄弟两人就院中石桌旁坐了。

    此时夜空之中,皓月高挂,繁星漫天,两人应酬一日,早已有些乏了,相对坐下,都抬头仰望着星光闪烁的朗朗夜空。安静祥和的氛围渐渐弥漫在皎洁的月光下,两人都不讲话,望着明月,任这氛围浸入心头,赵一阳的双眸开始闪耀着热切的光芒。

    他看向离风,离风温润的面容中,始终含着一抹宁静的祥和,是那么的亲切,那么的教人安稳。他的心中终于开了一道闸,好似有无穷的感情需要倾诉出来,轻声诉说道:“大师兄,一阳的家在云雾山上,那是一个美丽的地方,终年缭绕着洁白的云气。”

    “在一阳的心里,这是最初的修真梦想,我常常憧憬着自己会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下炼丹采药,修行道法,却不曾想过在修行中会遇到怎样的人,怎样的师尊…后来遇到了莫闲师叔,师叔带我来宗门,在前往宗门的途中,先去了大荒,见识了一些人,一阳方才意识到,哦…原来修行中的人,是这样的…”

    “一阳不禁又为此感到些许的忐忑,不知未来的师尊是个什么样的人,有没有别的师兄弟,是否容易处的来?这一切的忐忑与不安,直到莫贤师叔带着一阳跋山涉水来出云峰时,方才烟消云散,我的意识里才有了一拢清晰的印象,原来我的师尊和师兄,是这样的人…”

    “大师兄,一阳不知道用一见倾心来形容这种感觉是否恰当,但从见到你和师尊的第一眼起,一阳就知道从此离不了这里了。”

    离风温和的看向赵一阳,同时仔细的回味着赵一阳真情流露的话,这个小师弟,想来是一个极感性的人,与他在一起,每每都会生出一股溺爱的情绪,不自觉的想要把他捧着,担心化了,“也许这便是作为师兄的感觉吧?”他思索着,同时满含笑意的回应道:“小师弟,出云峰即是你的家啊。”

    赵一阳轻声道:“大师兄!”

    这时院中一道身影徐徐进来,两人见了,起身喊道:“师尊。”

    离渊一边走着,一边示意离风同赵一阳坐下,此时他那火红长发已然收拢,盘成一个大发髻,华冠宝带,插簪悬玉,内中点缀着许多珍宝饰物,显然是经过细细打理了,宛如一代宗师的模样,庄重而惊艳,可知离渊对收赵一阳为徒这事,未有丝毫马虎。

    当下负手而行,走到两人近处时,稍稍驻足,竟伸手揉一揉赵一阳的额头,随后拿出一本书放在桌上,对离风道:“风儿,你师弟初入修真,这入门基础,便由你来教他。”离风称是。又对赵一阳道:“一阳,日后不懂处,多向师兄请教。”赵一阳拱手道:“一阳谨记。”

    离渊微微点头,他用欣赏的目光看着面前的两位弟子,这一刻,心中颇有暖意。

    师兄弟两人的谈话他听见了,不过并非刻意,只是恰好回来时听到了。似乎是因为两个弟子之间的谈话太过动情,是以尽管离渊如此孤傲的一个人,也忍不住要伸出手爱怜的摸一摸赵一阳的额头。

    因为久远的记忆中,他也有一位极好的兄长如此照顾他,虽然往事如风,徒剩追忆,可每每想起那段时光,仍旧温暖,给人力量,而这种力量,似乎在他的弟子之间得到了传承。

    离渊欣慰的点点头,但他生性高傲,不喜表达,因此再次吩咐几句后,转身去了。

    赵一阳回味着离渊在他额头上留下的丝丝温度,他有些欣喜,这个看上去孤高端重的师尊,主动伸手抚摸自己的额头,其中意义不言而喻。如大师兄离风的话,从此以后,出云峰就是自己的家了。

    离风同样为赵一阳感到高兴,不仅是因为赵一阳完成了一次意义非凡的拜师仪式,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是给了自己成为兄长的机会,因为在他三百年的生命中,一个人在出云峰努力成长,真的太过孤独。

    “小师弟,师尊让我教你,你准备好了么?”他有些期待,又微微的笑着,将桌上的书稍稍推向赵一阳,随之而来的,是《玉炎淬体诀》几个大字逐一映入眼帘。

    赵一阳早就火热不已,此时更是眼露精光,呼吸急促,他艰难的保持着面色的镇定,询问道:“大师兄,这是?”

    离风微笑道:“炼体法诀。”

    “炼体法诀…?”

    “修真之途,法门万千,而归其类别,大概可分练气、炼体两类。”

    赵一阳深吸一口气:“恕一阳驽钝,敢望师兄解惑。”

    离风道:“练气者,求道者也。其道途也艰辛,需辨五行,纳灵气,抱元守一,以强肺腑肾脏,其精藏于丹田,其气蓄于血脉,而后智慧长,而后桎梏脱。修行日久,其效日显,动静行止,飘飘然而有高世之姿。何者?动静合乎道也。”

    “至于炼体,乃以力证道之途。此一类修者,强肌肤,熬筋骨,提精炼血,开穴通窍,是以一旦有成,可纳周天之灵力而汇聚一身,因此力从内发,强猛刚劲,非同小可。然而,天之造法,必以阴阳。阴盛则阳衰,阳盛则阴衰,乃事物之常理。练气者体虚,炼体者神弱,此不可不察也。”

    赵一阳眼中精光更盛,再问离风道:“何谓练气者体虚,炼体者神弱?”

    离风道:“岂不闻‘天道有形,仿佛干戈,授予以柄,征战四方’,练气者智慧卓绝,以道制道,无有不利,是以练气者重于外力而疏忽本身,因此体虚也,而练体者相反,重乎肉身失之神魂,是以神弱也”

    “师兄一席话,令一阳茅塞顿开。”

    离风微微一笑,拿起簿册,手指道:“这《玉炎淬体决》,按字面理解,为用美玉一般温润无暇的火焰淬炼身体…属于炼体类悟道功法,需多加揣摩,日夜不辍,日后水到渠成时,自然彰显独到之处。”

    “什么是悟道功法?”

    “所谓悟道功法,顾名思义,就是以参悟大道为要务,涵养根基为主旨的功法,实战能力不强,不过这类功法修炼愈久,效果愈显,为修士修行之根本法,用你们人界的话说,便是内功。与之对应的,为斗战功法,这一类功法以战斗为宗旨,依托特殊的灵力运行技巧,激发强大威力。”

    赵一阳听了连连点头,然后就着月光翻开《玉炎淬体决》:

    “夫天地生灵,大凡入流之属,皆成于二,其一曰神魂,其二曰肉身。神魂强则肉身弱,神魂弱则肉身强。若乃魂、身双弱,则必有大众。魂、身双强,则必量少,此乃天地孕化之道也,因此天道谓公,生灵服焉。”

    “大众常不解,曰‘人族魂弱身微,空有大众,一向孱弱,奈何并列于仙、妖、魔族之强盛哉?’此所谓惑于表象,而失之本真也。夫人之肉身,骨不坚,肉不紧,然有窍穴三百六,通于周天,仅此一处,便胜过万千生灵矣。何者?利于修行也。”

    “或有人问,人族肉身触火即焦,触冰即冻,触金则伤,触木则萎,触土则腐,孱弱至此,何利于修真?其实不然,请以妖身为例。”

    “妖兽之身,命力深厚,寿元悠久,然而吐故纳新,何其慢耶?是以有一千岁之妖,竟不得金丹,有三千岁之妖,竟不得元婴,有六千岁之妖,竟不得化神,此可谓极慢矣。是以妖兽一旦化神,必作人形,以利于修行也。一旦争斗,必返本归元而成兽态,因其妖身坚强之故也。”

    “是以人之肉身,实利于修行。然而骨脆肉弛,毕竟不美,因此炼体一脉,顺应而出焉…此一篇《玉炎淬体诀》,乃以火法淬体之上乘法也。”

    “谓之曰:玉炎者,无暇温润之炎也,其色暖,其性温,其质柔和,其形丝状,存乎天地,量不多也。欲习此法者,当先辨此玉炎,然后感之肌肤,导之经脉,入之血肉,随呼吸而周始,应心跳而律动,徐徐而引之,缓缓而导之,使其游走血肉骨骼中,然后宁心静意,抱元守一,观鼻息之吐气,感百骸之温暖……”

    “如此,日夜勤练,坚持不辍,自然去先天之杂质,补后天之不足,病痛消,伤患除,身康体健,命力强盛,此法方为小成也…”

    如此功法,若是外人见到,必定心神轰鸣,难以自持,将其奉为开宗立派之经典。而赵一阳看过,朦朦胧胧,他轻轻摩挲书页,“大师兄,玉炎虽温和,却仍旧是火,可以引入体内烧筋炼骨么,万一有所差池,岂不要命?”

    离风摇头一笑,“所以说修行不易啊…小师弟,修真路漫漫,非一朝一夕,其中滋味,只有自己慢慢体会,师兄希望你在今后的路上,砥砺前行,不忘初心,你能做到么?”

    “能!”

    ……

    月已半缺了,两人不知不觉聊了半夜,天空中的繁星没有因夜的深沉渐渐暗淡,反而愈发的闪烁明亮,垂落片片耀人的光辉,将院落照的通明。

    赵一阳似乎仍有讲不完的话,要对离风一一诉说,却被离风温和止住。离风心细如发,他体贴的想到赵一阳已有数日未曾好好休息,而明日又要正式修行,所以温和开口。

    “小师弟,今日就到这里,下去休息吧,养好了精神,明日师兄带你去一个好地方。”说着,竟也多了一丝俏皮的韵味。只是这种表情,离风并不适应,因此一瞬即逝,想必在努力成为一名合格兄长的道路上,离风的路,还很长…

    赵一阳注意到了离风表情的变化,他微微一愣,但很快释然,也没有去点破,不过心中,多了一丝——轻快的愉悦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