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伴唱大唐 > 第四章 神奇三生石

第四章 神奇三生石

    孵鸡这个有耐心的任务直接交给了刘盈。

    守着做好的简陋保温箱,苏木把口诀传给了小妹子。

    “这个石头,叫做三生石,天地灵气所化,生死人肉白骨,能让枯木发芽,铁树开花。咱孵小鸡全靠它。”

    “每隔一个时辰,你就要把它拿出来放到自己的咯吱窝里试一下,凉了你就加稻草,热了就通风,千万不能凉也不能烫......”

    苏木交代着步骤,把山坡随手捡来的鹅卵石交给了刘盈。

    刘盈庄重的双手接过三生石,眼睛里充满了坚毅,“放心吧木头哥,坚决完成任务。”

    长这么大,第一次有人这么信任自己,高看自己,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自己。

    瞬间,刘盈觉得自己的生命燃烧了,木头哥,以后妹子给你做牛做马也愿意。

    三生石,好神奇,刘溢眼神里充满了贪婪与炙热。

    不忿的讪讪道:“木头哥,这么重要的任务,我比妹子更可靠。”

    没等说完,头上就挨了一巴掌,刘满咬着牙槽低语:“你一个男人孵蛋,成什么样子,传出去咱家不得让人笑话死。”

    他斜眼瞅了一眼苏木,你去后山捡石头的时候,别以为我没看到,你这样忽悠我妹子,当我是摆设吗?

    “对我有怨气冲我来,拿我妹子开捏,算啥英雄好汉!”

    苏木完全没理会小满义愤填膺的眼神,正是事业的上升期,哪还有精力陪这个夯货演宫斗剧。

    一切就看天意了。

    老天还是有感情的,三十颗鸡蛋,愣是让刘盈孵出二十四只小鸡仔来。

    看着蛋壳一个个破裂,老刘激动的就给苏木跪下了。

    “活神仙啊,怪老汉有眼不识泰山,猪油蒙了心,主意打到您老人家头上咧。”

    苏木斜着眼也没扶一下老汉,转头笑盈盈的对刘盈一通赞赏。

    确实这丫头这几天受苦了,这丫头坚决执行着程序,石头摸的说一个时辰就一个时辰,连一炷香都不差。

    “保管好这三生石,这个孵小鸡的秘法,谁问都不要说,给自己好好的挣一份嫁妆。”

    刘盈热泪盈眶,冲苏木一个劲的点头答应着,这辈子为木头哥死也值了。

    村里传开了,捡回来的娃有神通,让一个乳臭未干的黄毛丫头孵出了小鸡。

    里正含着泪望向天,“老天爷啊,不可能啊,大活人孵小鸡,这是什么世道,老汉我想不通咧。”

    最平静的就是刘满刘溢两兄弟,他俩是亲眼见证苏木把三生石交到刘盈手里的。

    小满还好说,知道那石头是假的,心里盘算着,“以后跟着木头哥混绝对没错,这就是个有大神通的能人,绝对比徐福强的不是一星半点。”

    刘溢则是眼红心恨的嘀咕着,“三生石的功劳,关苏木什么事,我有那石头我也会孵小鸡。”

    可是毕竟传给了自己的妹子,也不能把三生石的事情宣扬出去,只能幽怨的看着苏木腹诽。

    小鸡孵出来,接下来的日子就舒坦了。

    村里人都把苏木当神一样的敬畏着,胆大一些的,迎面走来还敢上前打个招呼。

    “苏木,这是又消食呢...”

    那些胆小的,远远的看见迈着八字步晃悠的苏木,恨不得从地里钻进去绕道走。

    张婶每次见了苏木,都是一副要扑上来的架势。

    “苏木,屁股还疼不,不怪婶子下手重,家里也没个男人,农活使惯了,手上总没个轻重。”

    这回该苏木钻地绕道走了,看张婶那要扑的节奏,吓得小心脏扑通扑通的。

    刘叔这几天风光了,十里八乡的跑,一只小鸡换几个鸡蛋,或者糜子面,麻布,箩筐,反正每次出去如同进货一样,满载而归。

    直到有一天,当老汉神秘兮兮的把一副纳好的千层底鞋垫交给小满的时候,小满脸再次憋得通红。

    “木头哥,拌鸡食的活能不能让我爹来干,他老人家腰腿不好,跑路的事情还是我来比较合适。”

    “哈哈哈,你先告诉我鞋垫上绣的那两只胖鸭子,哪个是你,哪个是二丫。”

    苏木心情爽到了极点,小满这憋的猪肝色的脸,咋就这么好看呢。

    玩笑归玩笑,苏木还是很认真的思考过这个问题。

    就指望这些小工具,能敷几个小鸡仔。

    刘盈都熊猫眼了,也就成功了三批。刘溢都累脱相了,也没存多少鸡饲料。老刘跑遍黄土坡,也就换回来几个烂箩筐。

    鸡蛋孵小鸡都不够,苏木想炒一盘都没舍得。

    要形成产业,形成全村的产业。

    形成产业,那得好好计划一番,在这个物资紧缺的山坳里,哪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外面的世界更乱,漫山遍野的流民盗匪,没个依靠也不行。

    还是得找组织,好烧脑。越想越便宜里正这个老混蛋了。

    “叔,你说要把刘盈卖到公主府当丫鬟,你有这门路?”

    里正脸刷一下子就变了。

    “你这瓜怂,从哪听来的闲言碎语!”

    “老汉额活了大半辈子,啥世面没见过么,还能在你们这些娃娃头上使计?”

    打死了不承认,屁大点娃娃也来诓老汉,你以为你是啥人物。

    就算最近在村子里风头正旺,那也不算个啥人物。

    “叔,我不是那个意思,我就是有些想法,来来来咱好好研究研究。”

    苏木开始了与里正的秉烛长谈,直到里正吩咐娃他娘,热菜烫酒的时候,大规模养鸡基本形成一个框架。

    框架有了,再一次的,村口大杨树下,全村四十二人,一人不差。

    “不要吵吵咧,让苏木来讲两句。”里正发话了。

    “大家一起干活一起赚钱,我们会有成千上万的鸡,会有成千上万的鸡蛋,到时候我们还会有烧鸡,烤鸡,酱鸡,茶叶蛋,松花蛋......”

    苏木规划着蓝图,狗娃眼睛里冒光了,“木头哥你说的这些都是吃的么?”

    见到过苏木的大神通,小满一家子死心塌地相信苏木了,苏木说啥他们都觉得能实现。

    “木头哥,你说咋干就咋干。”

    全村动员,总比小满这几个夯货出成绩。

    鸡笼重新用木料打过,温室也用黄泥稻草建好了,小水沟彻底成了鸡饲料产地,地下三尺的淤泥也被清理个干净,苏木准备等来年开春养鱼。

    养鸡养鱼本就是一体,鸡吃鱼骨头,鱼吃鸡大粪,也不知道这两个物种上辈子谁欠了谁。

    每天有肉有蛋的生活,几辈子也没敢奢望,到自己手上变现实了。

    村民们胸脯都挺的理直气壮,干活那是抢着争着卖力气,情绪空前的高涨。

    几个妇女则是把苏木熏鸡卤蛋的秘方背了个滚瓜烂熟。

    小满带着几个还算机灵的青年力壮,负责把鸡卖出去,把钱拿回来。

    钱拿回来多少,苏木也不过问。

    隔壁村的二丫反正是跟着回来了,与其他村来的几个妇女丫头一样,一头扎在腌鸡蛋的大军行列里,每个月三十文月钱。

    老刘彻底不干活了,当了温室门口的一尊门神。

    他只知道温室除了自家闺女能进,别人踏进三步之内腿打断。他只知道,闺女手里有法宝呢,这个绝对不能外传。

    近距离来来回回看了几次二丫,老刘再也没有咽吐沫。

    一个只会腌鸡蛋的夯货,配我家满娃子好像还差一点。

    最闲的就是苏木,这个统筹全局的大能却没地方去了。

    扎男人堆里,被嘲笑四肢不勤没力气,狗娃都翻白眼。扎女人堆里,张婶总要脱他裤子,要给大家展示她与苏木的交情。

    “要不是我那几棒子,苏木哪有今天的出息,苏木就是我那几棒子打开窍的,来苏木,裤子脱了给大家看看疤,总不是婶子我瞎说。”

    说罢一众妇女嘻嘻哈哈就要扑上来。

    闲着的苏木,只能再去找他最不愿意见的老混蛋。

    “叔,咱这靠山有着落了吗?这事业马上做大做强了,没个靠山不行啊,这兵荒马乱的,谁都眼红。”

    ......

    说曹操,曹操就到了。

    远远的,县里的户籍官向这边招着手,指着身后的两个轿夫抬着的一顶小轿。

    里正屁颠屁颠的小跑着迎接,还不忘敲打苏木。

    “一会低着头,别瞎看,这是公主府的人。”

    哪个公主府,哪个公主,咱也不敢说,咱也不敢问。

    小轿晃晃悠悠的穿过小路,稳稳当当的停在了村口的大杨树下。

    户籍官殷勤的撩起帘子,下来一个身裹绫罗的老妇,“累死老身了,你说的就是这?”

    户籍官卑躬屈膝的附和着,“辛苦嬷嬷了,还亲自跑一趟,就是这,咱这就到了。”

    里正苏木两人弯着腰头也不敢抬,里正低着头问着好。

    容嬷嬷则是看都没正眼看两人,由户籍官扶着胳膊向里正家的院子走去。

    容嬷嬷捏着手帕的手漫不经心的往鼻子上捂了捂,轿夫眼尖手快的不知从哪里搬来个小红木凳,让容嬷嬷坐在院中。

    容嬷嬷还是冲着户籍官道,“就在这里说。”自始至终,还是没正眼看一眼苏木等人。

    户籍官早就得到了指示,照着草稿搬呗。

    “靠山村养鸡成效斐然,为大唐贺,为陛下贺,为公主贺。”

    “靠山村村民养鸡有功,公主自掏腰包于太原府置店一间,经营鸡肉鸡蛋等一干物品,靠山村每月只需按量提供即可。”

    “公主仁慈,店铺所得收益一成予以靠山村村民,以资鼓励。”

    自始至终,容嬷嬷都是闭目养神,眼皮都没抬一下。

    自始至终,只听里正低着头嗯嗯了两声,再就连喘气的声音都听不到了。

    这他娘叫合作?这是找来的靠山?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