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一梦之汉阳余晖 > 第三十三章 文试夺魁

第三十三章 文试夺魁

    小宛抓住许临衣袖,又惊又喜道,“许临哥哥,小宛明明不想你来,可又忍不住想你来。”

    许临摸了摸小宛的头,道,“其实我也不想小宛来。可真见到小宛,心里反而开心,将那点害怕都挤走了。”

    小宛激动道,“小宛也是一样。见了哥哥,只觉得温暖,就想不起来害怕。”

    许临问道,“那岚姑娘呢?”

    岚嫣道,“奴家以为自己见了公子,会又气又恼,责怪公子逞匹夫之勇,责怪公子不守承诺。”说罢悠悠叹口气,遂即展颜笑道,“可奴家惭愧,此时见了公子,只有欢喜,只有感激。”

    许临见岚嫣展露笑颜,仿佛春风化雨,不禁感叹道,“许临九死犹不悔。”

    明珠冷冷道,“满嘴晦气话,你若想殉情是你的自由,但我今日只为求生,不为求死。身处险境,也当全力一搏。”

    “姑娘说的是,我也不愿束手就擒。”

    “这样最好,否则来了也是累赘。”

    小沙弥见许临站定,忙把桌案搬到几人面前。岚嫣轻道声谢,小沙弥抬头,竟从未见过如此超尘惊艳之人,羞得满面通红。急忙低头离去,口中不住念佛,似乎要让自己静心,也似乎在为岚嫣祈祷。

    许临扶案落座,见自己两侧,左边小宛伸出双手帮许临固定纸张,充当镇纸作用。右边岚嫣挽起衣袖,露出两只玉藕般地手臂,帮许临细细研墨。

    虽然许临没有什么逾礼行为,可看在众人眼中,坐在美人当中已是原罪。脑海中自行补出一段左拥右抱的糜烂情景。越想越是嫉妒,只恨岚嫣小宛中间不是自己。可碍于各自身份,只有苦苦忍耐,剩下一双怨恨眼睛死死瞪住许临。

    许临不知自己惹了众怒,见岚嫣早将墨汁研得,却迟迟没有动笔。

    岚嫣只当他一时情急,没有思路,所以也未催促。

    但许临并非没有思路,相反,是思路太多不知从何下笔。无论是“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的杜牧;还是“飞琼伴侣,偶别珠宫”的柳永,都是写美人的好手。无论剽窃哪位前人成果,许临都有信心一举夺魁。

    可写得好真的有用么?

    许临未曾落笔,可旁人却是奋笔疾书。沙弥反复奔走在佛殿,将众人文章如雨点一般递送到蔡邕面前。

    蔡邕眼见文章案上越摞越多,明知胜者早已安排为曹操,可此时也只能装模作样品读起来,再相互比较。

    蔡邕每看一篇就在心中骂一句,庸才庸作!说写美人,但案上文章十有八九都是借古讽今,借褒姒西施暗讽岚嫣,有些露骨直指红颜祸水,说陈蕃正因得此女,才误了全家性命。

    仅有袁绍之作尚可,只是骂得有似乎太过,看得蔡邕不寒而栗。

    蔡邕一目十行,浏览极快,一炷香的时间已将数百篇文章看完。可最想看得两篇却都没见到。

    一篇是曹操之作,曹孟德诗才洛阳公认,几百篇俗作污眼,只盼他能带来些惊喜;另一篇则是许临之作,此人行事不羁却又重义,这份不拘一格让蔡邕多了几分期待。

    眼见台下曹操神色玩味,将纸张对折只顾喝酒,似乎早已成稿只是在等待什么。而许临却依旧眉头紧锁,没有动笔。

    许临叹口气,心想若写美人,《洛神赋》是最合适,又恰逢朝代相近。只是今日就算李太白转世,遇见暗箱操作也不能夺魁。既然如此,又何必辱没先人作品。

    想到此处,忽然挥笔写下一篇,放在沙弥手中的锦盘之上。

    蔡邕早已等得焦急,见沙弥递来,急忙将纸展开,一遍看下来,却是目瞪口呆。

    怎会如此艳俗?

    在场众人都对许临之作好奇,梁不疑也不例外,向蔡邕催促道,“不妨念念,让我等也好领教。”

    蔡邕无奈,只好对着许临所作念道,

    “《美人铭》,

    许临许江仙

    人不在衣,素雅则行。诗不在韵,肺腑则灵。殿有佳人,香气芳馨。芳名遍满城,又把一国倾。皎洁邀明月,回眸怜群星。可以赛西施,比昭君。无飞燕之艳俗,有虞姬之伶仃。洛阳陈岚嫣,台北林志玲。诗经云:君子好逑。”

    众人听得目瞪口呆,就连明珠一向冷脸,此刻都不禁瞳孔放大,嘴角似笑非笑。

    岚嫣红着脸,良久才勉强道,“公子纵对奴家有爱慕之意,此篇也未免......未免太过露骨了。”

    小宛幽幽道,“哥哥,香气芳馨的是我才对。”

    蔡邕左思右想也记不起林志玲是谁,但自己身为文坛领袖,用典还问他人反而显得自己无知。于是只顾捻须,掩饰尴尬。

    唯独梁不疑神色最为兴奋,这番艳课俗曲最对自己胃口。若不是此人行事狂放,不把梁家放在眼里,倒真有意放他一马。

    许临也不知蔡邕会当众念出,当日春桃嘱托自己备好一篇铭文,应对上元节文试。自己思来想去,还是不想靠前人诗作博美人欢心。因此便做了此篇,倒不想此时用上了。

    曹操倒是哈哈大笑,提着自己所作,走到蔡邕面前道,“蔡中郎,许临这篇如何?”

    蔡邕道,“文体新颖,内容虽落于窠臼,倒也朗朗上口。”

    曹操道,“我看也是,挨篇品评太过麻烦,我看中郎不妨就在我二人中比出一个,算作今日夺魁者。”

    台下众人素闻曹操才学,自觉不如。见如此安排,虽然失了公正,但也服气。而蔡邕早被梁家告知,必是曹操夺魁,此时依曹操所言,倒也省事,于是颔首点头。

    曹操见状,向台下众人朗声道,“今日若是我曹操获胜,就斗胆请蔡中郎再念孟德拙作,以助各位酒兴。若曹操技不如人,还请各位看在家父面上安静吃酒,让我在中郎一人面前露怯就是了。”

    众人齐声称善。心中却觉得不过曹操谦虚而已。

    曹操将作品递交给蔡邕,蔡邕却忽然有些不好的念头,随着一张纸缓缓展开,心是越来越惊。

    曹操之作竟一个墨点都没有,交了张白纸上来!

    蔡邕冷汗涔涔而下,瞬间湿透衣襟,曹操交上来一张白纸,若按梁家吩咐,执意说曹操夺魁,那众人皆知自己不过梁家一条走狗,一世清名毁于一旦。若说许临夺魁,虽然守得住名声,但全家下场只怕也不会比陈蕃好到哪去。

    蔡邕狠狠瞪着曹操,去见他神色坦然,推杯换盏,却将所有压力都给到自己。心中暗骂,你倒是连杀人者同谋都不用当了!

    情急之下,心中飞速思考,若自己急思一篇充作曹孟德之作?或者,当众撕破脸,质问曹操为何交出一张白纸?

    蔡邕看曹操,忽然觉得这个年轻人一定想好对应手段,这块烫手木炭既然递出去就绝不会轻易收回来。

    蔡邕感觉浑身力气都被抽空,瘫软坐在席上,就连说话的力气都要一点点积蓄,终于缓缓道,“这场文试,许江仙夺魁。”

    说罢,紧紧闭上双目。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