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大史仙朝 > 第三十四章 急公好义的大商人和纨绔们

第三十四章 急公好义的大商人和纨绔们

    深夜,坤宁宫。

    朱杭的身体毕竟只是个四岁的小孩子,在吃饱喝足,一个哈气过后,闭上眼睛倒头就睡着了。

    “嘿嘿嘿,可算是睡着了。”就在此时,朱元璋一边奸笑着起身,一边说道,“走,媚娘,我们去隔壁。”

    还未熄灯,正坐在桌旁看书的武则天,没好气地白了朱元璋一眼:“你啊,偏偏挑在这个时候。”

    两人穿好衣服,一起来到隔壁。正当武则天以为,朱元璋要开始时,谁曾想对方转头就走了出去。很快,房门被再次推开,那道身影端着个托盘。

    “嘿嘿嘿,媚娘,瞧,这是什么?”

    “好啊,本宫这个皇后已经是半老徐娘了,竟然还不如一道美食吸引人。”武则天幽幽地开口。

    朱元璋也不是毛头小子,哪还不知道对方想的什么,毫无皇帝的模样,嬉笑道:“不耽误、不耽误,吃完这天下第一美食,再吃你这天下第一美女,这就叫强强联合。”

    “赶紧做下来吃吧,脑袋里装的都是九转大肠了,连个成语都用成这样。”

    两人很快沉浸在九转大肠的美味当中。渐渐地,房间中开始弥漫着一股奇妙的氛围。他们推杯换盏,笑闹打趣,一直打到了床上。

    夜色愈浓,月亮都躲在了云彩的后面。

    第二日,朱杭出宫。很快,在做好的九转大肠诱惑下,所有的厨子,态度都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变。

    明月楼在商人和纨绔们不遗余力的消费下,营收越发的喜人。

    不只是明月楼,就连那些入股的勋贵们夫人们也喜笑颜开。他们在夫家的地位肉眼可见的上涨。

    明月楼食堂聚集了大量的勋贵、官员、商人,这导致明月楼周围的地价在近几个月肉眼可见的上涨。这片地皮,大部分都是明月楼其中几个股东们的产业。如今房价上涨,他们的租金都翻了一倍。

    不只是地皮,那些用渠道入股的股东们更是天天在明月楼转悠,跟其他股东们分享自己的快乐,每天都是喜形于色的模样。

    西部土地贫瘠,大部分都是沙子。这导致在西北镇守的军队,很缺粮食。如今的大史在军事上实行寓兵于农,兵农合一的政策。这是为了解决如今大史年年缺粮的问题。

    但这个政策,对于西北部镇守的将士们来说,根本毫无帮助。

    不过,西北也不是什么特产都没有。那里与兰国相邻,而兰国的西边,另一个国家,迪殷国盛产香料,尤其是胡椒和黑盐。

    迪殷国的商人会长途跋涉,穿过兰国,再穿过大半个大史,抵达南京城售卖香料。

    夫家是西北王的陈夫人,以供给香料作为股份,入股明月楼。

    哪里来的香料,当然是严查走私。

    香料如此暴利,想要走私的商贩不在少数。大军如今镇守西北六七年,现在穷的只剩下香料了。

    陈夫人把香料运到明月楼贩卖,得到钱以后,不就有钱给边关士兵买粮食了吗?

    这当然……不行!

    这么做,让朝廷置于何地?粮饷抠抠搜搜,还让西北王自己掏钱养兵。那这兵,是西北王的,还是当今皇上的?

    但是!

    如果这条线路是当今太子的呢?

    陈夫人拿出六成股份入股明月楼。从名义上到实际上,这条渠道都挂靠在了明月楼之下,属于明月楼的产业。如此一来,就是皇室自己赚钱,给边关的士兵发粮食。

    明月楼不会抽调这部分买粮食的资金,而是继续投入到这条运输渠道之中。美名其曰——投入运营资金。是的,这些钱,是给这条运输渠道的员工的。从运输人员,到获取香料的人员,都属于这条运输渠道的员工。

    我们也不是私自给士兵们发粮食,而是给那些防守边关,严查走私的士兵们,也就是员工们的。

    明月楼的好处,对陈夫人、对西北王、西北将士们来说,只有这些吗?

    当然不是。

    明月楼有一个关键点,那就是只用宝钞付款。

    陈夫人的这条香料渠道卖到明月楼,明月楼只会给它们宝钞。然而宝钞在市面上的实际价值,只有纸面价值的七成。

    然而陈夫人并没有心生怨言。陈夫人他们从明月楼贩卖香料,最后购买粮食,还是从明月楼。为什么?

    因为镇南王那边,盛产粮食,而镇南王的夫人,也是股东之一。他们运过来的粮食,也全都卖给了明月楼。也是宝钞付款,也是实际价格少了七成。

    明月楼是按照纸面价格付款,并且,几个供货渠道,名义上是属于皇子,是明月楼的旗下产业。也因此,供货渠道从明月楼买东西,用的是内部价格。什么内部价格呢?明月楼多少钱收来的,就多少钱卖出去。也只有明月楼旗下的供货渠道,可以从明月楼以内部价购买。

    如此一来,相当于西北王用香料等价购买粮食,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这部分粮食和香料,根本不需要运到明月楼,直接从大西北运到南部,从南部运到大西北。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不会是单纯的以全部的香料,换等价的粮食。从明月楼内部购买东西的一方,毕竟是用宝钞,花费比其他地方平白无故少了三成。这么大的便宜,不赚是傻瓜,而太子妃常秀蝉也默认了。

    供货渠道不只是用自己赚来的钱购买货物,还用银两购买宝钞,再向明月楼购买。

    从这一方面来说,明月楼是亏得。他的供货方面,看起来无时无刻都在亏损。

    不过,明月楼在账目上并没有亏损,甚至还在大赚!

    整个市场上的粮食和香料以及各类肉食,几乎都集中在明月楼的旗下。这是什么?这是垄断!

    最终,明月楼卖出来的东西,是明月楼说了算。也就是说,明月楼可以用提高售价的方式,来抵消这部分亏损。是由那些消费者,来偿还各个供货渠道的亏空。

    明月楼自然用不完西北王送来的所有香料,其中的大部分,并没有被当做钱储藏起来,而是卖给了几家新兴的酱料作坊。他们以极高的价格将香料卖给酱料作坊,酱料作坊按照成本的提高降低,决定最后的价格。

    最终,明月楼的亏空,变成了由明月楼酒楼的非VIP客户,以及酱料作坊的买家来承担。

    那么这些倒霉蛋都是谁?

    明月楼不做穷人的生意,不做VIP客户的生意。而来明月楼正常消费的群体,只有那些跟朝中大人和家中长辈学习的纨绔,以及……需要攀附权贵的商人。

    酱料作坊呢?价格高了,一般人买不起。只有真正需要酱料,以及希望尝鲜的人才会购买。

    嘿,你说这不巧了么这不是。还是那些急公好义的大商人和纨绔们。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