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从截胡林妹妹开始 > 第031章 预见忠靖侯(求追读)

第031章 预见忠靖侯(求追读)

    甄宝玉一番不是答案的答案,虽不能让皇帝满意,但也能交差。

    此番皇帝明显在诈他,没见九王爷和裕王二人丝毫不紧张。

    若真的龙颜大怒,这二人还能这般悠哉地坐着。

    皇帝怒气消散,沉声道:“你小子倒会狡辩!”

    九王爷笑着缓和道:“甄宝玉,叫你来是本王想听听你有什么法子能打赢这一仗?”

    “你大胆地说,皇上不会怪罪你的。”

    甄宝玉笑眯眯地望着皇帝,这次他打定不见兔子不撒鹰。

    皇帝要不给个准话,他今日就是闭嘴的河蚌。

    皇帝气笑了,神情缓和道:“你说吧,孤恕你无罪。”

    甄宝玉笑道:“谢皇上。”

    九王爷就是龙禁尉统领,这东宫说的话要能外泄,那皇帝就赶紧洗洗睡吧。

    所以东宫讲话,甄宝玉从不担心。

    甄宝玉正色道:“真要说有什么具体的法子,小子也没有。”

    “但小子认为有一人或许能有大用。”

    九王爷神色一怔,皇帝也抬眼盯着甄宝玉。

    甄宝玉一字一句道:“保龄侯之弟,史鼎!”

    九王爷望了一眼皇帝,见皇帝面色平静,转而又对甄宝玉道:“继续说下去。”

    甄宝玉道:“保龄侯史鼐和其胞弟史鼎虽是一母同胞。”

    “但一个是世袭的保龄侯,一个却只能在兄长手下混饭吃。”

    “世人只知保龄侯,谁知他史鼎是何人。”

    “此次保龄侯兄弟俩一同出征平乱,史鼎作为副手,若能笼络住史鼎,此战就赢了一半。”

    “只要皇上许他史鼎一个锦绣前程,史鼎肯定会奋力一搏。”

    “剩下的,就是要提醒史鼎注意漠南蒙古诸部的动向。”

    “至于保龄侯,谁都可以输,漠南蒙古可以,史鼎可以,唯独保龄侯史鼐输不起。”

    “此战的胜负手,就在史鼎身上。”

    甄宝玉说完,见九王爷看自己的眼神微微闪烁,倒是皇帝只是盯着自己,面上依旧一副冷峻面孔。

    甄宝玉尴尬一笑道:“王爷,是不是您和皇上已经有了安排,那全当小子啥也没说。”

    裕王站起身,望了一眼甄宝玉,对着皇帝道:“父皇,若没什么事,便让宝玉先回寿康宫。”

    皇帝道:“你先回去吧,记住你那句话,出了这道宫门,就把说过的话全忘了!”

    甄宝玉笑道:“回皇上的话,您放心吧。”

    “今日若不是您问,谁问我也不会说的,你问起来,小子总不能犯欺君之罪吧。”

    皇帝终于有了点好脸色,笑骂道:“行了,滚吧!”

    甄宝玉心中长出一口气,谁也不知道,他此时后脊背已然湿了一片。

    待甄宝玉离去,裕王忍不住道:“父皇,九叔,可是宝玉刚才所言,就是父皇和九叔的部署?”

    皇帝没有回答,九王爷道:“李诤,事到如今,也不瞒你了。”

    “你说的没错,刚才这小子讲的,大致就是我和皇上的部署。只是,这小子今年才……十四岁。”

    皇帝接口道:“你怕是还不知道,前日他当着孤和父皇的面做了一件事。”

    九王爷道:“何事?”

    皇帝道:“这小子将那香水卖了一笔银子,全捐给朝廷了。”

    裕王好奇道:“父皇,多少银子。”

    皇帝笑道:“一百二十万两。”

    九王爷端着茶杯的手一个哆嗦,茶水洒出了几滴。

    裕王不可置信地道:“父皇,这,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

    皇帝又道:“有什么不可思议的,说明我大华不穷,穷的只是百姓。

    “这小小的香水,就是再贵,也不缺能买的起的人。”

    九王爷轻笑道:“没看出来,这小子气魄不小,皇兄,不瞒你说,臣弟还真有点喜欢上这个小子了。”

    皇帝笑道:“九弟,你别想了,这小子已经和林海之女订了亲。”

    裕王道:“父皇是说两淮巡盐御史,林海?”

    皇帝没答话,九王爷道:“这林海可是父皇的心腹,这甄家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

    “皇兄让这小子去李诤身边,当真妙不可言啊,呵呵。”

    裕王也似乎想通了什么,笑道:“父皇放心,儿臣定然会牢牢抓紧甄宝玉的。”

    皇帝欣慰的点了点头道:“天下盐课,以两淮为最,损益盈虚,动关国计。”

    “林海一个探花郎能在扬州任上十年之久,实属罕见。”

    裕王和九王爷一起离开了东宫。

    出了东宫,裕王与九王爷边走边聊:“九叔,我怎么听父皇的意思,林海在扬州待不久了?”

    九王爷哈哈笑道:“皇上初登大宝,两淮巡盐御史历来都是皇上的心腹才能担任。”

    “一朝天子一朝臣,那林海想必也是明白这个道理的。”

    “只不过现在没有合适的人选接替林海,这也是皇上为何着急要开恩科的原因。”

    “着实是身边可用之人太少,可信之人更是寥寥。”

    “所以,李诤,甄宝玉你要牢牢抓住,这小子在各方都能说得上话。”

    “两个姐姐,其中一个嫁给了北静王。”

    “宫内有太妃和太上皇,宫外整个江南他甄家都能说得上话。”

    “日后这户部的难题,恐怕这小子会有大用。”

    “不过,甄家出了一个甄宝玉,也算是他甄家的福分!”

    裕王听的很认真,过了半晌才笑道:“九叔,我明白了。”

    “甄宝玉这两日如此卖力表现,想必也是甄家的态度,不过不得不说,甄家选的这个时机很准!”

    九王爷笑道:“是啊,皇上现在身边太缺人了,只要甄宝玉一心一意好好办差,皇上不会计较甄家的过往的。”

    甄宝玉离开东宫,感觉像是虚脱了一般,他现在算是明白什么叫伴君如伴虎了。

    刚才他在东宫,虽然他相信皇帝是在故意吓唬他,但也仅仅是推测。

    若每天给他来这么一遭,他得折寿几十年。

    难怪在皇帝身边当差的人,没几个长命的。

    特别是遇上不按常理出牌的皇帝,那真是每日都在提心吊胆中度过。

    时日久了,没病死,也吓死了。

    甄宝玉一路回了寿康宫,苦着一张脸跟太妃诉苦道:“姑祖母,皇上怎么每回见了我都没个好脸色啊,得罪他的是我爹,又不是我......”

    太妃轻轻摇头笑道:“你这孩子,怎么什么话都敢说。”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