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大秦之开局就摆地摊 > 第一百四十五章:这才是生活

第一百四十五章:这才是生活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卢大人智否?”苏牧嘲讽道。

    他可不在乎惹出什么麻烦,反正太好的名声反而引起别人忌惮,搞臭自己的名声也是个技术活。

    只需要表现自己只是态度有问题,能力没有问题就行。

    众人都有各自的目的,赵高主要想要拉拢李由,增强法家的凝聚力。顺便看苏牧究竟是站在儒家还是法家旁边。

    李由主要是想看父亲口中的天纵之资是何模样,什么法儒之争他左右不了。

    卢伦被气的不轻,显然对圣人言也不精通,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断案结束,赵高离去并未与苏牧接触,李由十分客气有点敬而远之的意思。

    反而是其他法家官员对苏牧很热情,法家需要新鲜的血液注入,人才也是青黄不接,面临国泰民安的政局,他们必须维持自己的地位。

    时刻防范儒家上位取而代之,因为国泰民安实在需要儒家安抚民心缓和社会矛盾。

    苏牧出门,感觉赵高气场很足,一双眼睛像瞄准猎物的猎鹰,犀利狠辣充满危险。

    他是个人物!

    感觉在史书里形象被丑化了。

    没人见过真实的历史,史书也未必真实。

    苏牧缓过心神,回了正在建设的商业街,形形色色的店铺全都是他的产业。

    汤三爷跟尚食居掌柜完全成了苏牧的手下,正跟苏牧边吃边汇报工作。

    苏牧要了西安美食第一顶流,羊肉泡馍。

    “以前没有这种吃法,有一种“羊羹”,比今天的羊汤要浓,里面会加一些碾碎的谷物,不过如此味道美味无比!”

    听着汤三爷的解释苏牧瞬间明朗,起码先秦时期,大家已经认可了羊肉汤泡粮食的搭配。

    不过泡馍的标配,“铁圈虎背菊花心”的白吉馍要稍晚一点——到汉朝,陕西人吃羊肉泡馍的条件,其实也七七八八了。

    “不过这梆梆肉真是前所未闻,公子莫非厨神转世!”

    梆梆肉其实除了猪肉,还有猪大肠、猪肚、猪心、猪肝,切成小片小段吃,并没有硬梆梆。

    是一种下水菜,味道十分清奇——因为它不是酱油老卤炖的,用香料煮过后,拿锯末熏制。

    即使没有苏牧的香辛料,在秦朝吃到也是一点问题都没有,没有今天卤煮大肠的肥腻,味道不错。

    “黄馍馍销量怎么样?”苏牧喝了一口羊汤,浑身舒爽。

    黄馍馍的黄,主要来自于原料糜子面、黄米面,古代的五谷之一“黍”指的就是这个。

    至于它的内馅,以红枣和红小豆为主——枣的种植历史相当悠久,早在秦始皇的太爷爷秦昭襄王那会儿,范雎就说“枣、栗足以活民”,秦国人吃枣吃栗子都能吃饱了。

    本来一开始觉得找不到

    红小豆,给汤三爷稍微施加压力,汤三爷还真就找到了。

    现在苏牧到了十五级军功爵位,妥妥的少上造。

    咸阳食协这种松散的联盟,凭借苏牧的身份,稍微动动嘴就有人收拾他们。

    哪敢有人兴风作浪,都乖乖的笑脸相迎。

    爵位到五大夫时可衣食300户的租税。如果军功杰出,衣食600户的,可以养士(自己的家臣与武士)。

    苏牧曾经思考,秦始皇到底能不能吃到一碗正宗油泼面。

    别看油泼面没有鲍参翅肚,原料简单,但能不能在秦代吃上,还真不一定:

    这一点,要看油泼面的原料、烹饪方式,在秦朝有没有出现。首先是面,食麦历史悠久,苏牧造了石磨有了面粉。

    配菜:豆芽有了,油菜还没有,用荠菜、空心菜啥的代替,苏牧也凑合了。

    不过,接下来的问题就比较惨了:

    油泼辣子也能解决,不用等到明清才传入中国。

    甚至连油,都不太理想:秦朝还不具备提炼植物油的技术和作物,所以只能现熬牛油、羊油或者猪油,往上硬泼。

    除此之外,苏牧还想到一个可怕的关键点:油泼面香气的重要灵魂——蒜,整个大秦根本没有。

    因为那个叫张骞的人,还有几十年才出生。

    “公子,这是大碗宽面?怎么这么细啊?”尚食居掌柜疑惑道。

    “这碗大,千万别虚荣心作祟。”苏牧回答道。

    还是嬴梵他们比较幸福,什么都能吃到,享用的美食整个秦朝都比不上。

    “听说公子家有一个窑厂?”

    汤三爷笑眯眯地问道,苏牧虽然不全知道他打的什么主意,但也能猜到十之八九。

    苏牧吃饱喝足,放下碗筷,抿抿嘴淡然道:

    “有,好几个呢。”

    许久,汤三爷跟尚食居老板离去。

    苏牧嗤笑一声,摇摇头。

    汤三爷老谋深算,把主意都打到他的头上来了,竟然想用咸丰村的窑厂生产器皿,然后把食品卖到全国。

    既不想出工也不想出力,就想在他这空手套白狼,想要防腐秘方,简直痴人说梦。

    真把自己当成三岁小孩,混熟了就想坑自己一把,老狐狸!

    苏牧坐在原地,,平静地观察着店里来往的客人。

    厅堂内,推杯换盏,欢声笑语,好不热闹。

    大秦的生活是没有特效冲击的,刀光剑影也没想象中那么潇洒,反而有些见不得人。

    不说别的,苏牧后院种地瓜紫薯的地下就有一具骷髅。

    死亡有时候离你很近,经历过两百多人的围剿。而且权谋随时都在发生,感觉跟卢伦的小矛盾让他进了一个圈套中,现在他还看不清布局者。

    吃不饱穿不暖的时代里下层人也没有甜偶撒糖能力。

    不说古代,现代生活中又有几个撒糖的,大部分人都是工作繁重,被现实压迫的打工人。

    苏牧苦笑,真算逆天改命了,虽然没有迎娶白富美,但是已经走向成功了。

    要钱有钱,要官有官。

    吃得舒坦,过得滋润。

    这尼玛才是享受生活嘛!

    虽然没有宏大叙事来取悦和抚慰自己,但这才真实。

    以至于看到咸丰村这些活生生的人时,反而会发出弱智式质疑:真的吗?我不信!

    苏牧心中有无限感慨,也无人相聊慰藉。

    他深知言多必失,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一个不好,说不定会将自身置于万劫不复之地。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