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笑侠情侣 > 第四十三章:玉泉寺访释放方丈大师

第四十三章:玉泉寺访释放方丈大师

    江南腊月半,水冻凝如冰。寒景尚苍茫,和风已吹嘘。女墙城似灶,雁齿桥如锯。鱼尾上奫沦,草芽生沮洳。

    梅城古镇坐落在浙西山区,位于钱塘江上游,富春江、新安江和兰江汇合处,北枕乌龙山,南襟丁水三江口。是江南山水秀丽之处。梅城,原名:梅花城,是睦州——严州府城的雅称。

    梅城曾名罗城。梅城之得名,乃古南城墙筑有梅花雉堞而来。这是因为宋代有三个皇帝在未登基前都曾经领过严州的地方官职务,严州被认为是潜龙所在地,其制故与南京BJ同,所以这一带有“天下梅花两朵半”的俗谚。

    一种说法认为梅城是为了纪念汉代高士梅福而命名的。相传严子陵是梅福之婿,梅严两人都以节操高尚闻名于世。严州就是为了纪念严子陵在此隐居而得名的。方道睿思台文集序:吾郡山水闻天下,以严名州,子陵高节故也!民间有严子陵造梅花城的传说,为了纪念梅严两人,所以严州城又名梅花城。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是因为建德特有的梅花“建德山梅”而得名。建德山梅生长在高山之上,冷坞之中,不畏寒湿,花开五瓣,花朵洁白而芬芳,盛开于春未夏初,这在梅花中是很独特的。

    梅城历史悠久……

    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这里属会稽郡(今绍兴),富春县,为县治。东汉永建四年(公元129年)分会稽置吴郡,富春县属吴郡。

    三国,大帝孙权在位时,于吴黄武四年(公元225年)分富春县置建德县,为县治。集镇之形成,当在置县治之前。

    隋,文帝杨坚在位时,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废建德、太末(今衢州)丰安(今浦江)三县入长山(今金华),改为吴宁县,县治设金华。

    唐,高祖李渊在位时,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复置建德县,梅城仍为县治。

    武德七年(624),建德县又并入桐庐,雉山(今淳安)两县。

    唐,文祖李治在位时,永淳二年(683年)又复置建德县,梅城仍为县治。

    唐,武则天称帝时,万岁通天二年(697年)睦州州治从淳安移梅城,梅城成为州治所在。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时,于天宝元年改睦州为新定郡。

    唐,肃宗李亨在位时,乾元元年(758年),复改新定郡为睦州。

    五代,(公元907-960年)睦州属吴越国。

    北宋,钦宗赵恒在位时,于宣和三年(1121年)改睦州为严州。

    南宋,度宗赵祺在位时,咸淳元年(1265年)升为建德府。

    ……

    龙钰、钰儿和张盈三人跃马扬鞭缓缓的出了玉华山,沿着冻土官道,一路向东而去……

    这一日午后,阳光尚好!龙钰三人经三日奔袭,风尘仆仆来到了严州府城——梅城古镇城北乌龙山下。

    乌龙山,东西绵亘五、六十里,方圆百里,最高处有300余丈,因山石乌黑,且又似一条蜿蜒数十里盘踞在城北的卧龙而得名。曾名仁安山,又称乌山。山周围尽是低矮的丘陵,惟其耸立众山之后,显得格外雄伟,又因颇似泰山,就有小泰山的美称。

    龙钰三人山脚下乌龙庙前栓马桩上栓好马匹,三人徒步向山中玉泉寺方向行去。

    龙钰三人蜿蜒曲折盘旋山中台阶而上,行走约一个多时辰,但现徽婺二水纡徐萦回,绕卯巽而东之;卯于卦位为离,离巽相薄,二塔并耸。

    龙钰三人近前,但见玉泉寺由放生池、大雄宝殿、天王殿、弥陀殿、观音阁、澄清道院等组成。此处香火旺盛,进出香客,络绎不绝,俨然成了一处佛教朝山、游览和观光之地。

    龙钰三人走到寺前,见寺前放生池旁立有一石碑,上书:“卯巽二峰建塔记”。原文:“乌龙山上南麓的玉泉寺(俗称石佛坳),寺旁有泉,冬夏不竭,而得名。古寺掩映在松林之中,环境清幽。站在寺门南望,但见山峦起伏,像是莲花开瓣,南北双塔高耸其间,犹如亭亭玉立之莲蓬。庙内有一奇石,人称之为息石,唐德宗贞元年间(公元749年前后),净宗五祖少康大师在此建道场,并将边上的一块谓“息石”的岩石雕凿成一尊“阿弥陀佛”石像,此石据说不是产自乌龙山上的,它与周围山上的岩石色泽不一样,凡人烧香拜佛后,常有到石边靠靠、贴贴,说是能祛病消灾的。“息石”是玉泉寺镇寺之宝。由于少康大师不遗余力地弘扬净土佛法,使其迅速传播,名师辈出,直至如今风行海内外;净宗由洛阳南传入浙,然后传往日本,在海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少康大师纂《往生西方净土瑞应删传》还被收入《大藏经》,成为研究净土佛教的重要文献。唐永贞元年(公元805年)的农历十月初三日,少康大师在此园寂,年69岁。”

    龙钰三人走进寺院内,大雄宝殿门前早有一十七八小沙弥候着,迎上前来,一揖手问道:“公子,可姓龙?”

    龙钰惊诧,回道:“正是!小师父如何知得?”

    小沙弥回道:“龙公子和二位姑娘,且随洒家前去,释放方丈大师等着各位了,自然晓得了!”

    小沙弥在前领路,龙钰三人在后,入大雄宝殿、出天王殿,入弥陀殿、出观音阁,来到澄清道院(祖师殿)。

    山正中的澄清道院(祖师殿),后有一“跌水岩”瀑布,高有五六十米,泉水不断,一到雨后更是壮观,飞流直下,水花飞溅。梅城人惯称“白水”,站在梅城中就能观到此万绿丛中一帘白水飞泻的奇观。

    祖师大殿内,龙钰、钰儿和张盈三人见到了玉泉寺方丈——释放大师。释放方丈身材修长,瘦脸容颜,神色慈和,深解佛法。其练成百年来未曾有人练成的“伏魔掌”,其“袈裟金刚功”极为了得,内力纯正勇猛。

    龙钰上前揖首道:“见过方丈大师!前日里,天下第一阁阁主叶少来信于吾说你处有重要线索,可指引吾伉俪探得方氏后人线索。”

    方丈释放回道:“龙施主,老纳一切安好!前几日里,老纳收到叶阁主来信,已知道尔等来意了。昔日方腊败后,有一小儿劫后余生,正在梅城古镇隐居,打渔为生,水性好使的很,人称方小七。龙施主,几人可去探访一番!”

    龙钰揖首道:“好,谢过方丈大师!吾等这就下山前往梅城古镇寻访!”

    只见方丈释放又从袈裟袖中掏出来一块鱼形木牌,交于龙钰道:“龙施主,可带此信物上路,那方小七见此物,自会明白!”

    龙钰接过鱼形木牌仔细认真的看了看,思量片刻,对钰儿道:“钰儿、盈姑娘,走,我们去梅城古镇一探情况。”

    “好!”钰儿应道。

    “好!”张盈亦应道。

    随即,龙钰揖首对方丈——释放道:“方丈大师,那吾等先行告辞。”

    方丈释放合手回道:“阿弥陀佛!龙施主,尔等一路顺风!”

    龙钰三人拜别过方丈——释放,迅速的走出了大殿,向乌龙山下乌龙庙行去……

    且看第44章《梅城古镇寻访方腊后人》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