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花开泗京南 > 第二十三章 夺人造化,也是修行

第二十三章 夺人造化,也是修行

    止息了陈家的杀伐之声后,整个县城似乎都安静了下来。满城的黑暗之中,只有陈府在烛火下收敛尸体、清洗庭院,就好像一个在巨兽口下舔舐伤口的猎物。

    空荡的街道上突然响起沉重而有节奏的踏步声,循声而望还能看见一条长蛇般的火光。声音和火光慢慢靠近,鼓楼上的挚启这才看清了来人是由双骑领头,身后跟着看不清数量、穿着铠甲手持长枪的军伍。

    军队在陈府门前排列整齐,领头身穿武官甲胄之人领路,身穿文官官服之人随后,在二百余军兵的簇拥之下进入了府中。

    陈府初历大劫,见官军进府也不做阻拦,想着是为捉贼救人而来。

    一行人在正厅前停下,文官踏步上前,也不管前来寒暄的陈家人,从袖中掏出一幅纸折打开,朗声念起来。

    “安仁县陈家,享治世之惠而不知感恩,聚百姓之财而数典忘本。经查:陈家勾结城外山贼,多次以私密手段引马贼入城,意图劫掠百姓,祸乱县城治安,证据确凿,论罪难恕。现罚:抄没陈府及名下产业,悉数充公。阻拦者,杀无赦。”

    说完也不理陈家诸人是何反应,挥了挥手身后的官兵便行动起来。然而这些官兵根本不似来抄家,凡是眼中可见的陈家人,不论阻挡与否,径直杀将过去。其杀伐之狠,更甚之前的马贼,不到片刻工夫,陈家便没有几个活人了。

    文武二官看着眼前一切没有任何反应,见局面已经没有什么波折,文官走到瘫坐在主位、奄奄一息的老人前,俯耳说了几句话。

    说完老人的胸口剧烈起伏几次就没了动静,文官挥了挥手,继续往深处搜去。

    “怎会如此,陈家遭了贼祸,却落了勾连之罪。”鼓楼上的挚启看着这一切,震惊又心痛。

    “你可知厅中那老人是个修行者?”

    “他生机败坏,感觉不出。”

    “他本是个寻常武人,因缘际会入了修行路,但没能走多远,只在识境便断了前路。再加上他旧伤颇多,所以才六十余岁,便成了这般模样。”

    “陈家是因他而发迹?”

    “不错,也是因他而亡。之前陈家马车出入城门,是为了寻找名医灵药给他续命。耗费了家财不说,还折了不少人手。”

    “所以引来了马贼觊觎,那官军又是为何?”

    “哪有什么马贼,那马贼便是官军所扮。昔日这老人踏入修行路时,曾有传言是得了一件修行者的遗物,可以让人破武入修。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陈家也没有再出现一个修行者,这传言渐渐也就熄了。只是这几年安仁县县令之子天赋渐显,大有能成就城中第二个修行者之势,只是缺了个契机。而这个契机,便让人想起了昔日的传言。”

    “就为了一个未曾确认的传言,便灭了安仁县第一大家族?”

    “夺人造化,也是修行。”

    “果然与书中大不相同。”

    “戏差不多散场了,感觉如何?”

    “弱者,如同蝼蚁。”

    “走吧。”

    他低着头跟在常俊身后,如同在城外第一次见着杀人场面一般,震惊之后又有些失落,心中有些淡淡的、萦绕不去的抑郁之感。他拾起一块被他踢飞的石头,把玩着转移情绪。

    突然看见远处一个身穿铠甲的官兵在追逐两个身影,他随手将石头扔出打翻那个官兵,看了一眼远处带着一个男孩的女子之后,追着常俊消失在了夜色中。

    “常先生,请教我!”

    夏日的清晨还有些凉爽,最适合酣睡,而挚启此时却已经站在了常俊的草棚下,看着地上熟睡的他。他听见挚启的声音没有动作,但还是开了口。

    “可是我教的不好?”

    “是我想学更多。”

    “那你还想学什么?”

    “活着,我想学如何活着。”

    “你才几岁?你不仅活着,还活得很好,而且还能活很长。”

    “那是因为我还未入江湖,身边有人护佑,怀中也无他人觊觎之物。我想学以后如何活着。”

    常俊翻身坐起,看着眼前绷着小脸的挚启,有些好笑又笑不出来。

    “好,我教你!”

    他找到这草棚中唯一的一件家具——一个黑乎乎已经看不出原本的颜色的木盒子,从里面翻出两本书扔给了挚启。

    “《正奇中》,《伤病可见论》?”

    “有何不妥?”

    “为何是两本医书?”

    “等你看过了再说。”

    第一本书《正奇中》讲得是人体经络,十二正经,奇经八脉之类。第二本书《伤病可见论》写的是常见病症之外显。挚启看着第一本书还算有些兴趣,毕竟熟悉经络也算是识己之修行。

    而第二本就是彻底的医术了。,虽然他出生于药草之家,但也仅仅是耳濡目染的认识了些草药而已,对于药石之术却是一窍不通。

    从这以后,挚启在城门口除了识人、修行之外,还多了一项研习医书。

    “常先生,这书中说除去与五行相亲者五脏甚强,可直入修行,乃天赋异禀之人;其他修行者都要修正经而开奇脉方可入修行之门,可有误?”

    “无误。”

    “可我并非五行修者,而且也未曾修正经、奇经,怎也可以修行?”

    “你天生正经、奇脉全开,乃是真正的天赋异禀之人。”

    “所以我还算个天才?”

    “论天姿,着实不差。”

    “既然是一本修行前的书,为何我还需要研读?”

    “正是因为你未修正经奇脉,以药物调理滋养经脉而入修行,所以气血汇流时常因不能入微而有所遗漏,略显气势不足。”

    “那我当如何。”

    “如书中所写,气血流转在细枝末节即可。”

    常俊的几句解书之语,让挚启想起了之前何书生教他的水到渠成。他又不自觉的将二人拿来比较一番:二人表现的都极为惫懒,不过常俊看着要更甚,毕竟何书生至少还有个书铺。

    但是二人洞察力又十分惊人,何书生能在挚启之前感受到他的修行变化,常俊熟睡之时也能洞悉城门口的一切动向。

    “这二人是否有关联呢?”

    他只是心中猜测,也不打算寻个究竟。他想起了之前挚辰说的:该他知道时,自然就知道了。

    安仁县城的六月,正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正午时分,一天中太阳最毒的时候,灼热的阳光晒在城门上,连守城的军士都缩进了阴影之中。

    挚启和常俊如往常一样坐在城门口,一个修行,一个睡觉。为了不引起旁人的注意,二人的脸上也都挂满了汗珠。

    一道马嘶声跨过空无一人的城门,惊醒了此时蝉声闹而人声寂的县城。挚启从书中抬头、常俊熟睡中睁眼,两人挂满汗珠的脸冲着那匹飞奔而过的露出一丝饶有兴趣的笑容。

    “好东西。”

    “你用不上,看这样子是奔县衙去的。”

    “县令之子不是还未入修行,难道陈家真有那传言之物?”

    “真有也不过刚入门。”

    “那这是?”

    “今天早点回去,明天随我出城。”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