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花开泗京南 > 第五百一十四章 承戌与庄锦

第五百一十四章 承戌与庄锦

    一切结束之时已是夜里,庄锦独自一人走在回后山的路上,丝毫没有注意到身后有人尾随。

    他先是在院外谢元的坟前枯坐了许久,随后又在院中徘徊了一阵。看着夜色渐身,托着一天疲惫的他推开屋门准备歇息之时,却发现一个陌生的身影正坐在桌旁、面带笑意的看着自己。

    “你是谁!”

    庄锦紧张的后退两步,右手不由自主的摸向食指上的五行戒。

    “原来千铭剑在五行戒中。”

    这句话让庄锦面色剧变,双眼死死的盯着挚启,脚步缓缓向着屋外退去。已经是势境修为的他感受不到对方任何灵力波动,而此人又是为千铭剑而来,这绝不是自己能独自面对的。

    正当庄锦退到门口准备转身逃命之时,桌边之人突然大笑两声,说了一句他难以置信的话。

    “庄兄,若寒山下一别,已经快二十年了。”

    “你是?”庄锦透过月色打量着黑暗中的那张脸。“你是挚启!”

    “原来庄兄没忘了我。”

    “你可是我下山的第一战,但也是最后一战。”庄锦苦笑了两声仔细打量着他。“你真是挚启?”

    “这把剑应该足以证明了。”

    往生剑上裹着的黑布解开,剑身大半已经染成了血红色,但头尾的褐、青二色还清晰可见。剑上的杀气淡了许多,不过对于山中潜修二十载的庄锦来说,依然是不小的冲击。

    庄锦在这些年也听过关于挚启的不少传闻,其中手持三色长剑大杀四方的形象,他还无意间在山上的一副画像上见过。

    如今的挚启相貌上有了不少变化,不顾有了这把剑、有提及了若寒山一战,他也算彻底认定了挚启的身份。

    旧友重逢令庄锦脸上多了一抹笑意,只是今日不宜饮酒,两人只得对月闲聊。庄锦对于挚启受各宗派追捕的情形十分清楚,只是调侃了几句之后便没有多问,倒是在话语间道出了他自禁后山二十年的缘由。

    庄锦与如今的山主承戌一样,是一位在修行与铭刻师传承上都天赋颇佳的金修天才。自小长在铭剑山的他自幼受备受两派的修士喜爱,与众多长老弟子都十分亲近。

    二十年前铭剑山内乱爆发,眼见平日里亲善和睦的同门拔刀相向,夹在两派中间的庄锦想要劝阻却有心无力。

    看着师兄弟们一个个倒在自己眼前,他呆立在一旁宛如石化,杀戮的场景对不过十来岁的他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冲击,

    直到自己视为养父一般的彭至重伤出现在自己面前,对死亡的恐惧才转化为愤怒的爆发。他以弱小的身躯拦在彭至身前,试图挡住每一个出手的同门。

    但是他太小、也太弱了,那一夜的经历让他承受了那个年纪不该承受的一切。尽管随后谢元出面平息内乱,可作为受害者的彭至却被迫担下了所有责任。

    这一切让年幼的庄锦看破了许多,所以在他养兵外送的举动被发现后,没有任何辩解的选择自逐于后山。

    这一举动意外的让他进入了谢元的视线中,也算因祸得福。但那个开朗乐观的少年修士却从此消失,铭剑山多了一位不问世事的铭刻师。

    “二十年困居于此,你错过了世间许多精彩。”

    “也少了许多困扰。”

    听着庄锦淡然的语气,挚启很难相信他才不过三十岁。

    “你经历的种种皆来自铭剑山内乱,你本有机会在自己手中结束这种局面,却为何要放弃呢?”

    “你指山主之位?我没这个本事。”一派之尊在他口中似乎无足轻重。“而且祖师的遗言中并没有那句话。”

    “哪句话?”

    “将山主之位交给我。”

    “没有传位于你?”挚启满脸错愕。“可方才大殿上,承戌亲口说的……”

    “那只是山主的计谋罢了,他与我有共同的心愿:那便是铭剑山再无内乱。”

    随着庄锦的目光望向院外的孤坟,他也将谢元弥留时发生的一切缓缓道出。

    其实谢元归隐的这些年,已经对山中大小事不再过问。所以在自己将死之际,他也并没有插手派中事务的打算。

    不过经过二十年的精心教导,谢元觉得在铭刻师一途上,庄锦的成就将来要比受山主之位拖累的承戌高出许多。因此他唯一的遗言,便是将千铭剑交予庄锦。

    屋中的二人对这个安排都没有异议。可就在谢元仙去,二人即将走出木屋时,承戌却更改了遗言,并道出了自己的谋划。

    承戌知道经过这些年的运作,铭剑山散乱的人心已经开始渐渐朝自己汇聚。而谢元作为本派开山祖师,尽管百年未出,在门中同样有着极高的威望。

    只是在过去的许多年离,承戌作为他最优秀的传承者,承受一部分门中长辈们对于祖师的敬意。。

    可庄锦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切。铭剑山祖师关门弟子,未来千铭剑执掌者,这些传闻让谢元的拥护者逐渐将付诸于承戌的一切朝着庄锦转移。

    在他们看来,执掌千铭剑就是继承了谢元的一切,也就意味着应该是铭剑山的主人。

    无奈铭剑山已经有了一个山主,并且只能有一个山主。

    承戌在流言传出之时便知道会有这么一天,也知道千铭剑必定会传到自己的小师弟手上。

    那时的他并不担心,因为只要谢元在世,铭剑山就不会真的分崩离析。

    这一天终究还是来了。谢元帮他撑了十多年,让他在铭剑山中拥有几乎等同于祖师的威望。可如今谢元仙逝,一旦千铭剑由庄锦执掌的消息公开,那么他百年来所做的一切都将付诸东流。

    承戌本可以杀了庄锦,而且并不难。这是两人独处时,他亲口对庄锦说的。

    此举或许会带来短暂的骚乱,但长久而言确实最稳妥的做法。然而承戌却选了另外一个,他篡改遗言,将山主和千铭剑都按在了庄锦身上,并且说了一句让庄锦无法拒绝的话:

    “你是最有希望完成师父心愿之人,若是想安稳的执掌千铭剑,就听我的。”

    庄锦怀着满心疑惑点了点头,并按着承戌的交代参与宗门议事。可当面对诸多同门对自己的攻讦时,他一度怀疑这位心思深沉的师兄诓骗了自己。

    最后当他见到承戌勉强重新接下山主,接着将千铭剑强安给自己,不给他人任何反驳的机会时,庄锦才明白承戌的用心良苦。

    承戌利用了庄锦主动让出山主之位的大恩,压下了铭剑山所有反对的声音。这样既遵守了谢元的遗言,又将极有可能爆发的混乱扼杀在议事大殿上,对于铭剑山而言无疑是最好的结果。

    “你这师兄是个我看不透的人。”

    “山主的言行都有他的深意,很多时候我也不懂。”

    “他来了,你可以问问他。”

    挚启话刚落音,承戌便轻轻推开了木门。他手握长剑脸色冷冽,见到门后的挚启和庄锦时明显愣了一下。当看见两人同桌饮茶,尤其是看清了挚启的相貌时,立马将兵器收起恢复了淡然的模样。

    “师叔说山上来了个高手,而且到了后山。我本以为是奔着千铭剑而来,却没想到竟然是师弟的朋友,小师弟可否介绍介绍?”

    “这位是…….”

    “山主既然认出了我,又何必再试探庄锦。”挚启直接打断了准备开口的庄锦。

    “血煞杀神名满南朝,我得先理清你与师弟的关系。”承戌顿了一下。“倒是我失礼了,现在应该要称呼一声前辈。”

    “山主无需如此,我与庄锦是朋友,你我道友相称即可。”

    紧接着两人又是一番试探。挚启想知道铭剑山对待自己的态度,他如今在南朝有着人形宝藏的称呼,很难有人能不动心。承戌在千铭剑一事上给他留下的不错的印象,但那毕竟是家事,而挚启是个外人。

    承戌担心的是一个有着冷血屠夫恶名的命境修士偷偷上山,是否会对宗派造成威胁。还有挚启如今受各大宗门围捕,若被人发现藏在铭剑山上会不会他们的苛责,而他上山的目的又是什么。

    两人拉扯了许久,却都未从对方口中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倒是亲切的言辞让一旁的庄锦觉得自己像一个外人。

    眼见着试探无用,承戌开门见山。

    “不知挚道友此行铭剑山的目的是什么?”

    “看个朋友,顺道想为我的两把剑刻上几道铭纹。”

    “就只有这些?”承戌不相信这个满身麻烦的年轻人目的如此简单。

    “山主也知道我如今的境况,还是少惹些麻烦为好。”

    “既然如此,铭剑山接下这趟活计,并且分文不取。”

    “山主不先看看这两把剑?”

    挚启将玄渊剑和往生剑摆在桌面上,玄渊剑尚在鞘中,漆黑深邃的剑体吸引了师兄弟二人的目光。但当裹好的往生剑揭开黑布时,一股阴冷的气息袭来,承戌不由得退出了两步。

    “这便那把……?”

    “杀人剑。”挚启知道别人对往生剑的称呼。

    “师弟,你看呢?”

    在有关铭刻师的问题上,承戌十分赞同谢元的看法。庄锦虽然修行日浅,但心性纯粹的他的确比自己天赋更高。

    庄锦在桌旁站立良久,期间拿起玄渊剑打量了一番,对于往生剑却只是皱着眉不敢靠近。最后在几次尝试触碰失败后,对着二人摇了摇头。

    “这把剑没有问题,但是这把……”庄锦指着往生剑。“这把剑杀性太重,寻常铭刻师根本无法近身,恐怕很难成纹。”

    “哦?”

    承戌面带讶色的看了一眼往生剑,正要开口解释什么,却被挚启打断。

    “能成功一把已经是承了铭剑山的大恩情。”

    “既然道友如此豁达,我这就去取阵法草图,等选定之后就可以开始。道友与师弟是好友,那这把剑便由师弟亲自来吧。”

    承戌似乎对挚启放弃往生剑的刻纹十分高兴,匆忙安排好一切之后就推门离去。可正当挚启将往生剑重新裹好时,他又再次出现。

    “师弟,挚道友的铭纹你得快些。今日收到了岩夷城的请帖,半个月之后邀我们前去观礼,你我皆在邀请之列。”

    “岩夷城可是有什么大事发生?”

    “有位长老破入了命境。”

    “谁?”

    “如今的外执长老——岑肃。”

    “岑肃!”

    挚启闻言,面色骤变。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