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花开泗京南 > 第八百零二章 又见异象

第八百零二章 又见异象

    屠乌说的没错,在千里外的建康城,的确有人感受到了临安的变化。只不过此人不在城内,而是在城东二十里外的丹塔中。

    相比一年前界山出现异象,这次凌焕的脸色明显难看了许多。

    “想不到他这么快就要突破境界了。比起炼丹来,他在修行上的天赋似乎要更高一筹。”

    “你可是后悔帮了他?”夏幽总是从暗处出现。

    “至少他已经练出了高级五行丹,想必也取回了掌中云。我只需放出些消息,自然有人会催着他炼丹。如今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让他在修行这条路上走得慢些。”

    “可有了主意?”

    “这天下想对付他的,可不止我们一家。”凌焕的眼神中又恢复了神采。

    “他的仇人是有不少,但他一旦破境,敢出手的便没有几个了。”

    “你难道忘了,如今健康城就有一帮人?他们既有能力、又有想法,缺的只是一个借口。”凌焕已经笑了起来。

    “可这是他们的家事。”比起凌焕的自信,夏幽似乎担心得更多。“我们真的要摆明态度押宝其中一方?若是这一方败了,就没有了回旋的余地!”

    “如果他们败了,哪还有什么余地可言!”凌焕突然大怒。“是让我去和做最后一搏的徐柘争,还是几百年之后和现在这帮年轻人争?”

    “是我失言了。”

    “他在临安,这件事已经无法改变。听说他身边的那两个丫头去了华亭府……”

    凌焕压低声音交代几句,夏幽时而点头、时而皱眉,最终领命消失在黑暗中。凌焕独自站在窗边,遥望着东南方向的临安城,脸色变幻不停。

    “今日好大的风啊。”

    御街的相府中,当朝右相秋甫和御史中丞曲复正坐在书房里,感受着屋外肆虐的狂风,对坐饮茶。

    “是御灵司那小子招来的。按照他们修行之人的说法,怕是要变得更厉害。”提起挚启,曲复满脸怨毒。“可怜我那侄儿死去五年,我这个做叔叔的一直无法替他报仇,以后恐怕更没机会了。”

    说着说着,曲复掩面做哭泣状,对面的秋甫见状嫌恶之色一闪而过,举到嘴边的茶盏又放了回去。

    “行了,你那点心思我还猜不透?想要光明正大的对付他,总得有个借口。”

    “之前他身边那两个丫头将临安城搅得乌烟瘴气,满城府衙对她们都怨气冲天,都算不上一个合适的理由?”

    “你可曾见到有一个奏本递到陛下那里?”秋甫冷哼一声。“虽然陛下态度不明,但他两年前在太平州是立下了大功的,各地州府包括临安军中都对他颇为敬服。当年他初入临安,当街杀人陛下都没说什么,更何况是现在!”

    “是学生想得浅了。还请老师指点迷津。”

    “做人做事目光都得放远些。我们对付不了他,但可以从他身边的人身上找弱点。据说他出在衡州一个小镇,肯定有不少亲朋尚在。那两个丫头去了华亭府,还立了不少功,可打打杀杀终是个危险的活计......”

    秋甫话止于此,重新端起茶盏。对面的曲复目光明灭数次,似乎是在思量其中利害。五年前侄儿惨死的画面涌上心头,他的眼神最终被恨意占据。

    “学生知道怎么做了,多谢老师指点。”

    “我可什么都没说,不管你如何做,皆是自己参详所得。”

    “下官明白。”

    在各处诡计酝酿之时,作为风暴中心的御灵司却渐渐平息了下来。

    远处的天地之力回涌,让被抽空的临安城再次得到天地眷顾。御灵司司衙上厚重的云彩依然悬在半空,可除了威压骇人之外,似乎也没有其他特别之处。

    席卷所有大街小巷的狂风一去不返,临安城再次恢复了往日的热闹。

    只是所有人都会时不时抬头望向城中的西南角,那里有凝而不散的云霞,有如临大敌的禁军,还有躲在暗处,怀揣着不同目的的窥探之人。

    半个月后,城中百姓已经习惯了御灵司的异常,只当是一处别样的风景移进了京城。

    四方城门这些日子涌进了不少陌生面孔,大多风尘仆仆且气势不俗,一进城便直奔西南方向,其身份与目的不言自明。

    “山中怎么还不见人来?”

    这几日城中最忧心的,非季芸莫属。初时见声势浩大,担心挚启突破生变;之后发现各宗门的窥伺者陆续赶至,又害怕有人对他不利。

    即便周围的一切都渐渐趋于平静,她的忧愁却不见减少分毫。

    “师姐,临安离雾隐山不过几里地,真要出了什么乱子,抬手间便可赶至。你还是放松些,好好休息片刻。”

    从半个月前临安生变开始,季芸就一直坐在这里盯着不远处的御灵司。屠乌几番劝告无果,甚至提出替她守着也被拒绝。无奈之下,他也只能默默陪在这里。

    “那怎么行,万一出了什么意外我们却不在,岂不是要坏了大事。宁师妹没来,我这个当师姐就得帮她看着挚启。”

    季芸神色间的急切由心而发,只是不知是真的为了宁樱,还是为了自己心底隐藏的那份关切。

    接下来半个月,南朝所有叫得上名字的宗门都派人抵达了临安城。禁军每日频繁巡逻城中各处,气氛一度十分紧张。

    好在这次来得多是年轻一辈的势、御两境修士,毕竟那些成名的前辈都知晓兽神大阵的厉害。

    他们宁愿呆在雾隐山脚下等着十年后的柘圣讲道,也不愿冒风险进入几里外的临安城。

    这年冬天的第一场雪来得很早,似乎昨日的御境上还在为秋日收获而庆贺,今日醒来便已经是一片雪白。

    西南角的云彩依旧,每日扭头看一眼,已经成了城中所有人的习惯。但真正敢谈论那里的人,却没有几个。

    就连每天清晨的朝堂上,一众君臣探讨的也只是百姓民生。就算殿门外的异象抬头可见,京城外的混乱倾耳可闻,可承乾殿里,没有一人提及这些。

    陆恒已经在临时征用的驻地呆了近一个月。自己堂堂一个二品大员,明明司衙就在一街之隔的地方却无法使用,每日寄人篱下守在一条空街前,怎么算都是一件不痛快的事。

    这日朝堂上和往常一样其乐融融,唯有陆恒闷闷不乐的站在一边。

    虽然说京畿防御出不了什么乱子,可另一位皇城司的主官侃侃而谈,他这个殿前司的指挥使一言不发,总会引起有心人的注意。

    因为与挚启走得近的关系,曲复早已对陆恒心生不满。难得有这么好的机会,他自然不会放弃。

    “陆大人,近日城中颇显喧闹,您就没什么要说的?”

    论官阶,陆恒已经在曲复之上。就算心怀叵测,却不能在殿前失了仪态。

    “我……”

    陆恒语塞。这些日子群臣都不提及城中事,皆是因为皇帝未对两年前无忧城之役立功的挚启金行封赏。

    他们猜测天子不喜挚启,却又因为其强大的实力无法驱赶,只得落个眼不见心不烦的结果。

    如今城中异象举目可见,但为了不触霉头,他们都选择了闭口不言。如今曲复将陆恒引出,就是为了让他做这个撩虎须之人。

    “有话就说,吞吞吐吐的作甚!”

    赵臾的声音响起,下方的窃窃声立马停了下来。满堂的目光落在陆恒身上,想看看这位不以言辞见长的红人要如何应对。

    “陛下。”陆恒跪倒。“近日宫城四周尚算平静,只不过、只不过……”

    “轰隆!”

    殿外一声炸雷响,将陆恒从左右为难中解救出来。一位宦官匆匆上前跪倒,颤抖着开口道:

    “禀陛下,是御、御灵司!”

    “哗!”

    多日的默契被一个宦官打破,满朝文武都觉得有些无趣。赵臾从高座上站起,目光越过殿门望向西南方向。

    “随我出去瞧瞧!”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