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花开泗京南 > 第八百三十章 柘圣讲道

第八百三十章 柘圣讲道

    三日后,雾隐山晨钟九响。

    时隔三百年后,柘圣出关,又一次向南朝各派修士传道。这一次,不知又有多少未来的强者诞生于此。

    刚过了辰时,居住在山中各处的宗门修士,开始陆续朝着最高处的大殿集结。这里也是唯一能彰显出圣地派头的地方。

    尽管半围了整个山顶的三两座殿宇,与其他大宗门比起来仍然有些寒酸。好在殿前的广场够大,还曾经留下了柘圣与诸多闻道之人的痕迹,足以抵过其他所有宗门千年的积累。

    大小不一的队伍由雾隐山几位颇有名气的年轻人领着,满脸肃穆的在宗门大殿前相遇。

    这些人在山外能让整个修行界颤抖,但在即将出现的柘圣面前,都表现出了足够的敬畏。

    叶七一行八人是最庞大的一只队伍,也是最受关注的一只。当他们有季芸领着,最后一个抵达广场时,立马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就连早早立于山顶的裘老,和雾隐山五脉之主,都投来了关切的眼神。尽管它们的视线,大多落在了两个黑袍人身上。

    八人环视四周,几乎所有南朝的大宗门都站在了这里。厝叶园和玉阳剑阁无需多说,几日前就已经见过。

    伏淩川的江漪和冼曦——如今应该叫江曦,偌寒涧的邰笙和姜灵四人站在一起,两家宗门守望相助多年,如今看起来越发亲密。

    玄杳嵊的韩染与榆婧与两大水修宗门离得不远,还因为同为木修以及个人交情,正与刚上来的季芸、宁樱二人低声说着什么。

    焚天宫身为南朝最强的火修宗门,尽管因为挚启的缘故颜面尽失,宫主阳珏还被裘老当众拦在临安城外,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受邀前来。

    并且如今地位岌岌可危的阳珏,依然占据了其中一个宝贵的位置。

    其他有大修士坐镇的门派,也有几人受邀。但和这六大宗门比起来,无疑差得太多。

    可以说这场讲道,是除了丹塔之外,所有南朝宗门的朝圣大典。

    “诸位。”

    裘老上前,所有人敛声屏息。对于一个第一次现身,便以无敌姿态震惊整个修行界的老者,作为晚辈的他们以此表达最大的敬意。

    “柘圣已经出关,片刻将至,请各位稍待。”

    话音刚落,简潼大手一挥,数道水镜悬于雾隐山四面,令山下汇聚的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欢呼。

    “是雾隐术!”

    “雾隐山竟然让我们也有几乎一睹圣人真容!”

    “好像没有声音。”

    众人闻言仔细验证了一番,与曾经见过的这道术法相比,的确隐去了声音,显然是刻意为之。不过能在外面亲眼见证这等盛事,对于他们来说已经足够。

    人群开始数典起这些在修行界如雷贯耳的前辈高手,丝毫不亚于此时正站在广场上的一众高手。

    “嗡!”

    一阵轻鸣突然在耳边响起,广场中的所有人紧皱眉头,四处观望,却没有发现任何端倪。

    正在他们疑惑之际,一道虚影突然出现在台阶上的裘老身边。乍看上去,这是个老人的影响。

    其身形挺拔,尚未彻底清晰的眼神中,透露出一股俯视众生的压迫感,若不是花白的头发和爬满整张脸的沟壑,这些人甚至觉得这应该是个正值壮年男子。

    在雾隐山所有门人崇拜的目光中,这道身影以一种闻所未闻的方式渐渐凝实,嗡鸣声在殿宇之间回荡,仿佛整个雾隐山都跟着震动起来。

    老人眉眼间的气势随着模样的清晰愈发摄人,令场中包括裘老在内的高手纷纷低头。

    就连山下隔着水镜观看的人群,也被这样直击内心的穿透感震慑,喧嚣的欢呼声戛然而止。

    密集的嗡鸣声在抵达众人承受的极限之时,慢慢弱了下去,然后随着“噗”的一声轻响彻底消失。

    那个宛如术法一般由虚而实的身影嘴角突然动了动,紧接着目光转动两圈,将身前的所有人收入眼中。

    “拜见柘圣!”

    雾隐山在裘老的带领下悉数跪倒,广场中央的各大宗门高手也不由自主的跪了下来,紧接着山下的诸多修士默默俯身。

    片刻之后,整个雾隐山上下,站着的只有一个人。

    那就是五百年前成道,被天下人尊为共师,闭关三百年重新出世当时圣者——柘圣。

    “诸位请起。”

    雄浑的声音响起,穿过水镜直达所有人心间。

    众人微微抬头,看着眼前已经收敛了气势的老人,依然不敢相信自己真的见到了柘圣。

    与十五年前挚启见到的柘圣相比,此时的他除了头发依旧斑白,早已没了那种垂死般的暮气。

    近千岁的年纪,举手投足之间却表现出不弱于韩染这种岁不过半之人的生机,甚至眼神中偶尔闪过的精光,是只有处于巅峰状态中才有的神采。

    这种完全与修行界大限之说相悖的模样,不知是枯荣续生术的确神奇,还是徐柘的修为在这些年里有了大的突破。

    “三百年时光匆匆而过,已经是新人换旧人了。放眼望去,竟然没有一个老相识。”

    柘圣调侃般的笑着,可除了裘老跟着叹息两声,场中没有一人敢接话。

    “倒忘了站着说话不是我雾隐山的待客之道,请坐吧。”

    话刚落音,数十个蒲团准确的出现在每个人身下。还未从柘圣惊艳的出场方式中回神的各派修士,又因为这一手呆立当场。

    他们自踏上修行之路以来,对于柘圣就有过无数高大的想象。可当真正见到其当面时,才发现过去的那些想法,终究还是局限在了自己浅显的认知中。

    众人木然坐下,山下跪着的人也起身后席地而坐。放眼整个雾隐山,除了一直候在身边裘老之外,又只有柘圣一人站在那里。

    “夫道者,众生逐求之理。开诸天造化之盛,修万物生灵之形。亲之可窥青冥、探九幽;避之则苦碌跎行、终日遑遑。

    自天地开化以降,百代延祚,先辈由血肉识己,由刀耕火种御物,晓时节之变而借势,知命而迁徙四方。虽念达天地者寥寥,亦将五境之说传承至今,乃存希望于后世,得见天地至理。

    然千年以来,天下修者凋零。盛事、乱世交替,先辈之望渐远……”

    柘圣没有给旁人太多时间适应,就自顾自的说了起来。雾隐山门人早有准备,在他开口之时便凝神屏息仔细聆听。

    其他人在经历了短暂的慌乱之后,也渐渐沉浸在柘圣平缓而有力的声线中。

    柘圣由道之大义讲到先辈披荆斩棘,再到中途诸多变故,最后到当今修行界的盛衰之理。

    其道理之深、之广,振聋发聩令人深思,便是自觉成名多年,已在修行路上走出很远的前辈们,都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山下的修士们只见其景,不闻其声,不由得有些着急。可当道碑上开始铭刻出柘圣之言,一字不落的展示在他们眼前时,不管是何等境界的修行者,都不由自主的沉醉其中。

    雾隐山内外千万生灵,此刻都安静的呆在原地。

    山河万里,只闻道音。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