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清溪传说 > 第11章:见奇景神往异境

第11章:见奇景神往异境

    …

    也不知过了多久,牧清溪缓缓的睁开了眼睛,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白色的圆盘,散发着乳白色的光芒,柔和而不刺眼。环视四周则是一片白色,云雾翻滚,如同民间故事传说中描绘的仙境一般。远处是一片片的宫殿楼阁,鳞次栉比,金碧辉煌,好一片琼楼玉宇!

    “这是哪里?我不是跌落悬崖了吗?”看着眼前这般景象,美轮美奂,竟生出一种虚幻之感。

    “这里是仙界?果然我还是死了。”牧清溪喃喃自语。

    “我说给娘找些稀罕的花草还没找到呢!没娶老婆,也没有孩子,我这一死,爹娘可怎么办!想来我这么久没回去,爹娘估计担心死了,他们该不会找上山吧!大杨山那么凶险,那大虫,那看不见的猫,爹娘若是遇上了,如何能对付得了!”

    想到这里,牧清溪不由得着急了起来。

    “不行,我得想想办法!既然我魂还在,说不定还有办法回去!”

    思绪及此,牧清溪一个鲤鱼打挺,翻身站了起来。这时才发现,此时的他浑身散发着淡淡的荧光,就如同小时候听到的鬼怪故事描述的那般。而且他还注意到,之前身上累累伤痕不见了,连点伤疤都没有。

    “看来我真的是死了!”之前还抱有的一丝希望,也彻底破灭了。

    “不管如何,现在的我至少能动能跳,总得想想办法才是!”想到这里,牧清溪强制提了提神,向着远处的宫殿走去。

    …

    牧清溪小心翼翼踏出半步,但见白色烟雾于脚边萦绕,踏在上面却如履平地一般,丝毫没有虚幻之感。牧清溪这才稳住了心神,迈开步子向远处走去。

    走到近前,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巨大的广场,广场两边各立两根巨大的石雕白色龙柱,巨龙盘柱而起。其中一根柱子顶上立着一个狰狞的鬼脸,另一根上面的则是一个宝相庄严的佛陀。

    两根柱子无论是龙身,还是人头鬼脸,都雕刻得十分生动,栩栩如生。那一片片龙鳞晶莹透亮,似有光芒在其中缓缓流动;那鬼脸狰狞恐怖,双眼射出寒光,似乎随时可能冲出石柱扑面而来;而那佛陀怒目圆睁,虽说谈不上狰狞,却也扯不上和蔼,透露出一股肃杀之气。

    …

    穿过石柱,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巨大的广场,广场两边漂浮着一排排蒲团。一排排布团由中及边层层而上,整齐有序层次分明。

    每个蒲团之上,都盘坐着一名光头。只见他们身穿白布素衣,脚着布履,双眼垂闭,双手合十于胸前,唇齿微动念念有词,整体显得十分的庄严肃穆。那一个个明晃晃的光头,在白色的阳光下泛着微光,光头正中央有一个个圆形的黑点,有的三个,有的六,有的九个。

    牧清溪不知道的是,这些光头名为“僧”,头上的黑点名为戒疤,所谓一戒清心,二戒乐福,戒疤越多,表示佛法修为越高,佛法高深者,掌握诸般变化神通,鬼神难测。集佛法大成者,原地飞升,得证成佛,超然物外,成就大自在。

    由此可见,佛门修行与道家练气修仙之流,虽大相径庭却异曲同工。

    然而佛法修行艰苦异常,甚为少见,加之佛门在牧清溪那个世界几乎没有传承,是以牧清溪没有认出来。

    …

    且说牧清溪见到一个个僧人在盘膝打坐,见没人理他,便壮着胆子从中间穿过。正走着,突然脑中灵光一闪,心道:

    “我都已经死了,还有什么好怕的,大不了再死一次!”

    思绪及此,便放开了胆子,大踏步的向前走去。

    走到尽头有一片建筑,看样子像是一个宫殿,高大巍峨。仰面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扇朱红色暗漆大门,不知什么材质,看上去挺沉的。

    大门敞开着,门口左右两边各有一尊异兽石像。左边的异兽外形似狮子,长着一个虎头,双耳如同狼耳尖而长,双耳之间生有一角,呈青灰色,闪着微光。四肢覆有鳞片,短小粗壮,其爪分四指,指爪微曲,看上去异常锋利。异兽收起后肢坐在石台上,双目微垂,看上去不是那么凶悍。

    此兽牧清溪自然是不认识,却是后世传说中赫赫有名的神兽“谛听”!

    传说中的谛听十分奇特,其角能接收宇宙六合的信息,其耳能聆听古今八荒的声音。且其足智多谋,善辩是非,虽说武力寻常,却没有任何人敢轻视它。

    再说右边的石像,其体型硕大,四肢粗壮短小;生有长鼻,双耳如同两把蒲扇,赫然就是一头白象。不过与普通白象不同,它生有六根象牙,双目下垂,静静地横卧在石台之上。

    牧清溪自然又是认不出来,只是觉得此物有些像大杨山中的长鼻猪。只是他很清楚,守门异兽左右对称,实力自然相差无几,断然不可能是一头猪。

    如果有人知道,牧清溪将六牙白象和一头猪相比,估计会被人活活打死。

    传说中六牙白象,其六牙象征着菩萨的六波罗蜜,白象的四足象征四如意足。

    波罗蜜意为渡彼岸。渡彼岸者,由以妄为我,随心四相流转造作恶业,身处苦海而不自知,而六牙白象能够帮助修佛者脱离这种状态,恢复本有的觉知。而六波罗蜜,是佛修欲成佛道应当修行的六种行持,是以此兽在佛门的地位极高。

    而四如意足,又名四神足,代表了佛门修行的四种之禅定境界。

    由此可见此兽地位非同一般。

    …

    牧清溪虽说不认识这二兽,但只要对比自己生前遇到的阴影豹和独角牛,光看外形就知道此二兽绝对非比寻常。

    以此二兽石像镇守大门,里面究竟会是什么样的存在呢?

    …

    咱且说完这两尊石像,大门两边各有一副楹联,笔画苍劲有力,百转千回,与笔画间明心见性,扣人心扉。

    …

    “时机正好了缘尽虚遍法若云之普”

    “恩荫多来还愿见性明心如是我闻”

    …

    再往上看,便能见这楼宇一角,真是好一栋琼楼玉宇,宛若画出来的。只见其亭台楼阁,皆是雕梁画柱,飞檐翘角,那房檐下挂着的风铎,无风而动,曳曳生姿,甚是好看。

    不过牧清溪并没有被这楼宇的精美所震撼到,因为他此时还沉浸在那幅楹联之中,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似有所悟。

    …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