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华娱1995:从宰相刘罗锅开始 > 第2章 薅羊毛(求收藏 求票)

第2章 薅羊毛(求收藏 求票)

    江北一边清唱,一边暗暗观察各位大佬的反应。

    尤其重点窥探张和平的微表情。

    没办法!

    这首《清官谣》原本就是张大佬的作品。

    而且,江北亲耳听张大佬说写了个主题曲开头......

    不知道会不会撞车?

    但机会就在眼前,江北不想错过。

    索性大着胆子开唱,越唱底气越足:

    “天地之间有杆秤”

    “那秤砣是老百姓”

    “秤杆子挑江山咿而咿而呦”

    “你是定盘的星”

    “什么是傻什么是精什么是理什么是情”

    “留下多少好故事讲给后人听”

    “留下多少好故事讲给那后人听......”

    多亏这副躯体有个好嗓子,又参加过专业的声乐训练。

    一首《清官谣》,被江北唱的抑扬顿挫,娓娓动听。

    李宝田甚至情不自禁的打起了拍子,颇为享受。

    王钢和张国历也面露惊讶。

    导演韩刚和张子恩,更是激动的面色发红。

    刘丹则不断偷瞄江北,灵动的大眼睛眨呀眨,越来越有神。

    只有大佬张和平神情越来越凝重。

    江北心里咯噔一下。

    不会....真撞车了吧?

    江北刚唱完,不等缓口气。

    张和平就板着脸发问:“这首歌...你是什么时候写出来的?”

    江北迎上张大佬犀利的眼神,面不改色道:“差不多半个月了吧。”

    “那时我刚进组没多久,被李老师的表演深深折服,灵感一来,就写了这首歌。”

    张和平面无表情的盯着江北,沉默不语。

    好半天,他才长叹一口气:“不愧是中戏的高材生,这首歌...很好。”

    “我要了,开个价吧!”

    江北心中石头终于落地,毫不迟疑道:“我不要钱!白送!”

    “白送?”

    张和平眼睛一眯,神情透出狐疑。

    在座的都是人精,明白天下哪有白送的午餐?

    张大佬不便开口询问。

    李宝田主动接过话茬:“小江,你这是什么意思?”

    “张总编让你开价,你别不好意思,有什么要求,不妨说来听听?”

    见李宝田递了梯子,江北便不再扭捏。

    “其实吧,我是想自己唱来着......”

    怕被误会成坐地起价。

    江北扭捏着给出一个相对合理的理由:“李老师,您也知道,我是音乐剧班的嘛,所以,多少有点音乐梦想。”

    “哈哈哈!瞧你那点儿出息!”

    李宝田被江北故作扭捏的表情给逗笑了。

    “你想唱自己的歌,可以理解,但是呢......”

    李宝田望向张和平和导演韩刚,张子恩,意思是,这事儿就要他们仨决定了。

    江北的用意已经很清楚了,看中了唱主题曲的机会。

    拥有后世记忆的江北,深知《宰相刘罗锅》作为华娱第一部戏说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影响力有多大。

    但此时在座的各位大佬,却没有这种意识。

    甚至很为这部剧的前景担忧。

    所以,他们单纯的以为,江北是想为以后出道铺路。

    而且,在他们看来,只要歌曲合适,找谁唱其实差不多。

    导演韩刚轻咳一声:“小江啊,你的意思我们懂,这样吧,只要你唱功过得去,这首歌曲让你唱也不是不行。”

    江北大喜,要的就是这一句话。

    执行导演张子恩也点点头,表示不反对。

    唯独张和平似乎有不同意见:“不过呢。”

    江北一颗心,噌的一下提了起来。

    这位才是剧组最大的大佬。

    但凡他不同意,这事儿铁定黄!

    好在,张大佬接下来说的话,让江北的一颗心再次放回肚子里。

    “小江,你不是说写了两首歌吗?”

    “另一首是什么?”

    韩刚和张子恩眼前一亮:“对啊,还有一首呢?”

    “快,唱来听听!”

    江北不好意思的挠挠头:“呃~另一首歌名叫《故事里的事》。”

    这首歌,其实也是张和平填的词。

    江北原本不想截胡,都怪张大佬太配合了。

    一次性薅老张两次羊毛,江北怪不好意思的。

    好在,以后不会了。

    因为,张大佬没啥可薅的好作品了。

    而且,江北能薅的对象海了去了......

    “故事里的事?”

    张和平喃喃自语:“有点意思,唱来听听。”

    江北仔细辨别张和平的微表情。

    确定他除了期待之外,没有其它情绪,便放心了。

    原来...这首歌老张也没写出来呢!

    那就不客气了。

    江北清了清嗓子,唱之前,还不忘解释一句:“各位老师,其实这首歌更适合女生唱。”

    张和平摆摆手:“我们也就大概听个意思。”

    “那我可唱了。”

    江北稍微酝酿了一下情绪,开口脆。

    “我听爷爷讲了一个故事”

    “故事里的事是那昨天的事”

    “故事里有好人也有坏人”

    “故事里有好事也有坏事”

    “故事里有多少是是非非”

    “故事里有多少非非是是”

    “......”

    江北歌曲刚唱了一半,屋内几个大佬都把眼珠子瞪得雪亮。

    尤其张和平,眼神炽热,似乎想把江北融化。

    “故事里的事“

    “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

    “故事里的事“

    “说是就是不是也是......“

    这几句歌词,直接唱到了张和平心坎里。

    作为《宰相刘罗锅》剧组的总编辑,张和平的压力非常大。

    从剧本开始筹备起,就非议不断。

    当前背景下,从未有人敢拍虚构的历史题材电视剧。

    后来经过多次讨论,反复衡量,才最终确定“不是历史”的戏说格调。

    在这个格调下,众位编剧获得了极大的创作自由。

    搜集了大量包括正史、野史、民间故事、单口相声在内的资料。

    尤其将传统相声《官场斗》的大量笑料和故事情节融入剧本,这才有了四十集的《宰相刘罗锅》。

    剧本写好后,选角又遇到难题。

    选定的几个主演都很排斥。

    李宝田收到邀请时,直接拒绝。

    理由是,历史上的刘墉是一位一米九的美男子,在他晚年的时候,才出现了驼背现象,嘉庆皇帝给他起了一个“刘驼子”的外号,久而久之,刘墉才慢慢被叫成“刘罗锅”。

    这剧本跟历史不符啊!

    后来,是在李宝田仔细看过剧本,觉得这个角色很对自己脾气,才答应了参演。

    男二号张国历,当时正在筹备国历导演工作室,忙着拍广告和MTV,根本不想演乾隆。

    而且,郑少秋饰演的乾隆太过深入人心。

    张国历压力大,怕演不好。

    后来,还是在他老婆邓洁的说服下才勉强答应参演。

    至于男三王刚,更是连着三次拒绝出演和珅。

    他好好的春晚主持人,干嘛非要演一个大贪官?

    ......

    如今,经过小三年的拍摄,总算拍完了。

    丑媳妇总要见公婆。

    张和平生怕观众不买账。

    而且,拍摄到现在,总的制作费用已经超过六百万。

    这还不算后期的宣发和播出费用。

    这要是失败了......

    张和平的职业生涯怕是要完!

    所以,此时听到江北《故事里的事》歌词,老张难免情绪波动。

    可不嘛!

    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

    故事里的事,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

    咱拍的本来就不是正剧。

    管他会不会被质疑?

    先播了再说!

    张和平已经动了把这首歌做片尾曲的念头。

    等江北唱完最后一个歌词,张和平猛地一拍桌子。

    “这首歌我也要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