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华娱1995:从宰相刘罗锅开始 > 第18章 悄然巨变的96年

第18章 悄然巨变的96年

    江北被胡英和李保田摁在中戏深造时,圈里倒是发生了不少影响后世的大事儿。

    感触最深的就是,96届学弟学妹们开学了。

    江北还特意去隔壁高校转了圈。

    19岁的黄教主从青岛考入北电,生平第一次见到那么多漂亮姑娘。

    最让教主心动的,就是赵燕子。

    可惜黄教主又胖又土。

    此时,已经在电影《东宫西宫》里跑龙套的赵燕子根本看不上他。

    被赵燕子拒绝后,黄教主感悟到一个道理:“男人必须要成功,这样才能在喜欢的女人面前扬眉吐气。”

    在东方歌舞团唱歌的陈坤,本来是陪考的。

    结果复试那天,麦克风出了问题,老师问谁敢清唱,全场只有陈坤站了出来。

    一曲唱罢,四座皆惊,陈坤就这么拿了男生专业第一。

    和北电相比,中戏则竞争激烈得多。

    刚从BJ舞蹈学院附中毕业的国际章给导演孙文学朗诵了一首诗,获得机会出演电影《星星点灯》。

    爱上表演的国际章考入中戏后,发现自己的颜值连前三都排不上。

    学校里公认的三大美女是曾美人,张彤,以及后来在《人民的名义》里饰演高小琴的胡婧。

    国际章不但颜值不拔尖,每次交作业也痛不欲生。

    好在有同病相怜的刘烨作伴。

    比国际章更抑郁的是袁泉,由于学习压力过大,她迅速胖到了120斤。

    为了减肥,袁泉天天吃药,一到下午就打瞌睡。

    每到情绪崩溃时,袁泉就穿上减肥裤,跑去安定门桥上大叫。

    秦海璐也很惆怅,看谁都觉得比自己漂亮。

    后来秦海璐曾对记者说:“我觉得全国的人精都在中戏了。”

    江北路过96明星班时,忍不住感慨:

    “这群后来在影视圈搅风搅雨的明星大腕,还没被资本污染。”

    “他们进入学校,更大程度上是出于对表演的热爱,而不是对名利的渴望。”

    ......

    相比96明星班的快速崛起,老一辈的从业者则各有烦恼。

    小崔主持的《实话实说》毁誉各半。

    冯裤子的电影《过着狼狈不堪的日子》刚一开拍,就被审查叫停。

    冯裤子舔着脸直奔韩三平办公室,表示会好好修改剧本。

    韩三平却泼了一盆冷水:“改了也不会上,你认命吧。”

    就在冯裤子沮丧的时候,韩三平话头一转:“最近国产电影票房不太行,不如拍一部商业片试试?”

    冯裤子似乎被打通了任督二脉,立即着手创作被后世誉为“国产第一部贺岁片”的《甲方乙方》剧本。

    不同于野路子出身的冯裤子。

    陈大导跟章国荣二度合作的《风月》在香江上映了。

    这部被陈大导寄予厚望的电影,效果显然无法跟《霸王别姬》相比。

    甚至都不是一个档次的。

    剧组成立之初,陈大导从京城一家歌厅带走了一个面容姣好的姑娘,本想让这个颇有灵气的姑娘演主角。

    思量再三,最后还是请了巩皇。

    最终这个叫周迅的姑娘,只在影片中惊鸿一瞥,流下悲伤的眼泪。

    正是这次参演经历,让周公子对未来人生做出重大改变。

    《风月》杀青后,周公子决心离开歌厅,做一名真正的演员。

    ......

    另一边。

    刚与巩皇分手的老谋子,遇到一个叫张伟平的男人。

    一次吃饭,张伟平问老谋子忙啥呢。

    老谋子说:“新片没有巩皇,不好拉投资。”

    张伟平则说:“那还不简单,我给你投钱!”

    就这么着,张伟平火速成立新画面,投资老谋子的电影《有话好好说》。

    电影请了姜闻,李保田,瞿颖主演。

    葛大爷,赵本山,付彪,李雪健客串。

    江北闲暇之余,还去片场探了次班。

    向李保田,李雪健好好请教了表演问题。

    还主动跟姜闻打了声招呼,可惜被无视了。

    ......

    相比内娱的小打小闹,港圈则热闹多了。

    陈可辛想拍港版《午夜牛郎》。

    剧本写到一半,邓美人去世了。

    编剧说:“你要拍内地人来香江,有谁能比邓美人跨地域、跨文化的背景?”

    于是坚持要把邓写进去,连电影名都改了。

    剧本出来,陈可辛先去找王妃,王妃看都没看就拒绝了。

    这时有人提了句张曼钰。

    张曼钰两年没拍戏,让她演大陆妹,陈导担心普通话不行。

    编剧说:“这还不简单,演广东来的不就行了?”

    事实证明,陈棵辛做了无比正确的决定。

    拍认领豹哥尸体那场戏时,曼神第一条先是一笑,继而绝望饮泣,把陈棵辛演懵了:“你怎么能笑呢?”

    紧接着拍了七八条,曼神说:“导演,我不能再哭了,我已经把我好友、亲人和养的狗都想了一遍。”

    最后剪辑时,陈导发现最动人的还是第一条。

    这才有了张曼钰电影生涯中最经典的一场哭戏。

    这部电影就是《甜蜜蜜》。

    张曼钰摘下金马、金像双料影后,黎明却只获得两个提名。

    此时,张歌神在筹备专辑《雪狼湖》。

    梁影帝和章国荣被墨镜王摁在阿根廷拍《春光乍泄》。

    刘天王忙着出专辑,拍戏,还债。

    成隆的《警察故事4》又拿下最高票房。

    星爷则开始了导演之路,《食神》票房会大卖。

    老牌港星混战,新鲜血液也迸发而出。

    张卫贱因饰演孙悟空爆红,陈一迅出了首张个人专辑。

    一个叫谢挺疯的混小子从樱岛留学回来,跟英皇签下一张卖身契。

    还有一个刚出道一年名叫舒琪的姑娘,凭电影《色情男女》证明了自己。

    不过这些人加起来,也比不上浩南哥。

    导演刘伟枪找郑一见时,郑还很犹豫:“我走的是偶像路线,突然跑去打打杀杀,不太好吧?”

    谁都没想到。

    即便电影筹拍时就被质疑,档期更是被排到最鸡肋时段。

    结果,在半夜12点首映时,无数小青年围满戏院,不停地叫喊“陈浩南”。

    最终,这部电影斩获2100万票房。

    导演加班加点,一年拍了三部。

    导致,1996年香江十大票房中,《古惑仔》占了三部。

    连着三部古惑仔电影的爆火,把郑一见推到比四大天王还要火的程度。

    ......

    除了圈内新闻,江北也没忘其他动向。

    比如,5月份的时候,第一家网吧“威盖特”在上海开业,可惜一个小时40元的价格,让几乎所有人望而生畏。

    江北看到这条新闻的时候,心情颇为激动。

    他知道,互联网大时代已经开启帷幕。

    果不其然。

    很快看到张昭阳回国创立爱特信的新闻。

    江北知道,两年后,会有个“搜狐”的门户网站上线。

    马大佬在去年就嗅到网络商机,成立了中国黄页。

    今年,马大佬还特意跑到京城各个部门做宣传。

    可惜一个业务也没谈成。

    反倒凭着一张能说会道的嘴,打动了《东方时空》上班的老乡樊新蔓。

    听了马大佬的故事,樊很感动,决定拍一部专题片。

    在这部名为《书生马云》的专题片结尾。

    马大佬望着车窗外灯火金句迸发:“再过几年,京城就不会这么对我,等到那时候,他们就知道我是干什么的了。”

    此时,另一个马大佬则还在深圳炒股。

    不过,他很快就会模仿ICQ,成立QICQ,也就是后来的QQ。

    百度的李大佬,则还在华尔街上班。

    凭着硕士学位,拿的却是博士薪水。

    广州做技术助力的丁大佬,则有了创业的想法。

    老丁准备为项目起个通俗易懂的名字,网易。

    ......

    1996年,时代在悄然巨变。

    很多人做好了迎接巨变的准备。

    包括江北,他刚挂掉一个来自香江的电话。

    是刘天王经纪人打来的。

    刘天王很喜欢那首《中国人》。

    经纪人代表刘天王向江北发出新的邀歌请求。

    江北嘴角上扬,貌似,又有薅羊毛的机会了呢。

    之所以是刘天王经纪人打来电话,而不是通过向氏夫妇。

    是因为,几个月前,街溜子白航又来演歌台闹事了。

    闹得挺大。

    向氏夫妇无奈之下,就把演歌台夜总会关了。

    他们认为目前京城,还不适合投资发展。

    当然白航的下场也很惨,最后死在浙江村。

    至于跟向氏夫妇有没有关系,就不得而知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