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雍凉多俊杰
张昊听着贾诩说出三误,心中也是沉重,他熟知历史,岂不知这些弊端。
但重生一世如不从于本心,不又是遗憾连连,蹉跎半生吗…
他拿起酒壶,慢慢的站起身来,走到了屏风前,喃喃自语道:
“这一世…当从本意…”
张昊一回头看着贾诩从微笑直至大笑:
“哈哈哈哈哈!先生之言使我茅塞顿开,但…人生在世,需从本心本意。
张昊于旁边书案上拿起一支笔,在屏风之上写出:
【逃旧都西京之本意】
辛苦遭逢刻四经,干戈寥落一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洛邑殿前说惶恐,西京殿内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哈哈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张昊写下最后一句便大笑着喊了出来。
贾诩的酒盏掉落在案上而不自知,他一遍一遍的默诵着,浑身微微的颤抖…
这少年如此雄心,如此豪迈,但基于自己的性格,贾诩深呼出一口气。
此子英雄也…
“是谁?!!!”
这时一声兴奋的大喊,将张昊的意境冲破。
室门哐的一声被拉开,只见一位十八九岁的健壮青年满脸激动的看着张昊。
张昊和贾诩对视一眼,不解的问道:
“这位壮士,是否因刚才大喊影响了你,吾刚刚气血上涌不吐不快,实在抱歉。”
这位青年连连摆手说道:
“公子误会了,某刚刚心中烦闷正在自饮,忽听得公子豪言壮语,让某一舒胸中郁气,便找寻至此。”
“哦?哈哈哈,不曾想竟遇志同道合之人,壮士快快入座,吾等一醉方休。”张昊一听,碰见志同之士当同饮。
青年也不拘谨,便大笑着坐如席中。
张昊举起酒盏询问道:“壮士一见便知是忠勇之人,未请教壮士尊姓大名?”
这青年拿起酒壶饮了一大口,说道:“某姓张,名辽,字文远!现为并州从事。”
咣当…
张昊的酒盏掉在案上,呆愣了一时,又连忙掩饰不小心,憋不住的笑着。
贾诩一见张昊这样子,疑惑道:“大人,可是多酒了?不妨歇息片刻。”
张昊连忙摇头说道:“非酒过,乃心中狂喜也!哈哈哈。”
张辽不明所以,他放下酒壶问道:“公子可是取笑张某?”
“并非取笑,只是听得文远是并州勇士,难掩心中喜爱。”张昊忍住喜意正色道。
贾诩看看张辽,思索起来,这青年看样子却是勇将,双臂粗壮,身型挺拔,气度不凡。
看来这小子慧眼识珠,有识人之能。
“唉…我时运不济,本想守边护国,为汉守土,可……如今仅仅成为招募士卒的闲人…”
张辽皱起眉头,眼中落魄之意尽显。
张昊起身为贾诩和张辽斟满酒盏,严肃的说道:
“将军不可妄自菲薄,如换昊言之,应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大善!真乃雄激之言!”张辽听到此话猛击案几,仿佛火热的血液又燃烧起来。
忙举起酒盏,三人对饮了一杯。
他双手抱拳问道:“还不知两位先生尊姓大名?”
贾诩抚须淡淡一笑道:“吾名贾诩,而这位公子正是前几天名动天下的张昊。”
“什么!张昊…啊呀!辽寻明公久矣啊!”张辽一听立马冲到张昊面前,就要单膝跪地喊道。
张昊见状立即扶住张辽,不解的问道:“文远快起,万万不可,不知为何如此?”
张辽眼角隐有泪痕,动情的说道:“明公不知,我本为并州从事,粗有勇略,自以为丁刺史肯重用于我…
谁知他先前为了讨好大将军何进,便将我遣到洛阳,吾寒门出身,何进不喜,只派我四处为其征兵。
如今仅募得千人,正要回京述职,半路上听闻明公壮举,大味平生!深感明公忠勇,这便携军前来寻公投效啊!”
张昊闻言深吸了一口气,他心中感动眼中含泪,一下子将张辽扶起道:
“昊如今深感独自凋零,不想今日有幸识得贾先生和文远…
文远如此义气,率众来投…
文和先生不鄙吾年幼,真心教导…
吾张昊能得文和先生与文远相助,可好比西周得方召也…”
贾诩和张辽一听赶忙惶恐的说道:“明公谬赞…吾二人愧不敢当。”
张昊将二人拉到一席上,三人围坐一案,相互斟酒。
他知道,如今这些有抱负的人并不是因为自己的名声,而是因为自己身上的大势。
大势已在,顺应天道,怎么可能不吸引人才呢…
冰冻之下,你有火种,还怕无人填柴吗……
张昊依旧问回当下重要的问题:
“文和先生,先生之前所说三误,昊尽知…可既然已经选择,不知今后该如何?”
贾诩抚着胡须思考了一阵,开口道:
“如今既然方向已定,这条路难是难了些,但重在人谋也。
吾料河东董卓入主洛阳后必有大乱,朝廷如今官员凋零,他必定会大量征召名士为其左右,呵呵呵…
名士岂能是董卓所能操控的,到时候定然意见不合血染朝堂,奔走相告,不屑于他为伍。
而我们便可提前撒网捕鱼也…”
哈哈哈哈!三人一起大笑,又浮一大白。
“先生所言极是!吾亦此所想!”张昊点头道。
“这第二吗……并州丁建阳也会不甘示弱,二虎竞食,两人很快便会一战。
趁着他们比斗之时,明公全掌三辅,派遣二将,分别看守桃林塞与武关,征兵备战,如此东南无忧。
而西北散关、萧关两座关隘也须派遣二将,除守关之责,另需有安抚羌族匈奴的智慧,如此西北可抵一时。
在将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郡太守重新任命,配以郡丞都尉,按长安要政治理。
如此深沉谨密,深沟高垒,广积钱粮,广纳良才,至来年可保明公无恙…”
张昊与张辽听完贾诩言论,一起起身施礼道:“文和先生真乃大才!”
贾诩也站起回礼:“明公、文远过誉也…”
三人齐齐大笑,心中好不畅快,也许是贾诩刚刚不惑,张辽年仅十九,并不似历史上那样。
历史上的贾诩,在董卓霍乱大汉后,无奈屈身在其军队中,只能小心翼翼,长期以往游荡在叛乱、武将、军阀之间。
而张辽历史上征兵后回到洛阳,也是何进丧命,不得已归于董卓,后又跟随吕布,久久不得志,性格逐渐沉稳少言。
“两位今后就住在吾处,后日朝会吾确定官职后必然重用,到时一切便可进入谋划阶段。”
张昊一手拉着一人开心的走出酒舍。
这时王承恩一直在外等候,见张昊出来连忙说道:“主子,汪指挥使传来消息,得知那位大人今日已归家。”
张昊点了点头向两人说道:“走,我们去见见一位大人物。”
一行四人穿过西市,进入了略微冷清的东市。
张昊心说等一切安好后,定要将长安按照唐朝时的规划改建,那才叫帝都。
不多时,四人行至到一个院落前便停下脚步,王承恩连忙上前叩门,不一会儿里面出来一位老管家。
“几位是何人?有什么事吗?”管家见张昊几人有些来头,疑惑的问道。
张昊微笑着言道:“吾四人久闻皇甫大人威名,今日是慕名前来拜……”
还未等张昊说完,这位管家便摆了摆手道:“吾家大人如今患病,概不见客!几位请回吧。”
砰!
大门毫不犹豫果断关闭,张昊瞪着眼睛,张大个嘴巴,不可思议的看着王承恩。
“不想开门就拉倒吗…趴…一下子就跑进去了,这算什么?”
王承恩也是无言以对,只能憋屈的说道:“主子,要不今儿先回,等明日让汪直来请?”
张昊叹了一口气言道:“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小小挫折焉能使我怯步,再唤…”
王承恩无奈只得再次敲门。
贾诩和张辽则是欣赏着刚刚张昊所言,短短的相识相知,年仅十五便尽收如自己一般的有志之士…
明公心胸何其辽阔,终遇明主矣。
可惜,王承恩敲了半天门,里面也毫无动静,气的他埋怨道:
“这老杂毛!如此轻视主子,无理之极!!但叫人来烧了你这破宅子!”
“住口!承恩不得口出恶语!!”张昊怒视着王承恩训道。
贾诩这时也上前说道:
“明公,皇甫大人威名响彻九州,就是这脾气尤为古怪,要不今天暂且回去,改日再登门拜访?”
张昊无奈让王承恩找来纸笔,留了一封手札,塞到了门下,便不舍的离去。
过了一会儿,大门打开,府中老管家拾起手札,快步的进入正堂。
正堂当中坐着一位老者,其身材魁梧,神态自若,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一看就是个久经沙场的大将。
正是被誉为东汉第一战神:皇甫嵩。
他接过手札打开一看,不一会儿便眼睛湿润,喃喃说道:“此子…懂我啊…”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但重生一世如不从于本心,不又是遗憾连连,蹉跎半生吗…
他拿起酒壶,慢慢的站起身来,走到了屏风前,喃喃自语道:
“这一世…当从本意…”
张昊一回头看着贾诩从微笑直至大笑:
“哈哈哈哈哈!先生之言使我茅塞顿开,但…人生在世,需从本心本意。
张昊于旁边书案上拿起一支笔,在屏风之上写出:
【逃旧都西京之本意】
辛苦遭逢刻四经,干戈寥落一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洛邑殿前说惶恐,西京殿内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哈哈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张昊写下最后一句便大笑着喊了出来。
贾诩的酒盏掉落在案上而不自知,他一遍一遍的默诵着,浑身微微的颤抖…
这少年如此雄心,如此豪迈,但基于自己的性格,贾诩深呼出一口气。
此子英雄也…
“是谁?!!!”
这时一声兴奋的大喊,将张昊的意境冲破。
室门哐的一声被拉开,只见一位十八九岁的健壮青年满脸激动的看着张昊。
张昊和贾诩对视一眼,不解的问道:
“这位壮士,是否因刚才大喊影响了你,吾刚刚气血上涌不吐不快,实在抱歉。”
这位青年连连摆手说道:
“公子误会了,某刚刚心中烦闷正在自饮,忽听得公子豪言壮语,让某一舒胸中郁气,便找寻至此。”
“哦?哈哈哈,不曾想竟遇志同道合之人,壮士快快入座,吾等一醉方休。”张昊一听,碰见志同之士当同饮。
青年也不拘谨,便大笑着坐如席中。
张昊举起酒盏询问道:“壮士一见便知是忠勇之人,未请教壮士尊姓大名?”
这青年拿起酒壶饮了一大口,说道:“某姓张,名辽,字文远!现为并州从事。”
咣当…
张昊的酒盏掉在案上,呆愣了一时,又连忙掩饰不小心,憋不住的笑着。
贾诩一见张昊这样子,疑惑道:“大人,可是多酒了?不妨歇息片刻。”
张昊连忙摇头说道:“非酒过,乃心中狂喜也!哈哈哈。”
张辽不明所以,他放下酒壶问道:“公子可是取笑张某?”
“并非取笑,只是听得文远是并州勇士,难掩心中喜爱。”张昊忍住喜意正色道。
贾诩看看张辽,思索起来,这青年看样子却是勇将,双臂粗壮,身型挺拔,气度不凡。
看来这小子慧眼识珠,有识人之能。
“唉…我时运不济,本想守边护国,为汉守土,可……如今仅仅成为招募士卒的闲人…”
张辽皱起眉头,眼中落魄之意尽显。
张昊起身为贾诩和张辽斟满酒盏,严肃的说道:
“将军不可妄自菲薄,如换昊言之,应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大善!真乃雄激之言!”张辽听到此话猛击案几,仿佛火热的血液又燃烧起来。
忙举起酒盏,三人对饮了一杯。
他双手抱拳问道:“还不知两位先生尊姓大名?”
贾诩抚须淡淡一笑道:“吾名贾诩,而这位公子正是前几天名动天下的张昊。”
“什么!张昊…啊呀!辽寻明公久矣啊!”张辽一听立马冲到张昊面前,就要单膝跪地喊道。
张昊见状立即扶住张辽,不解的问道:“文远快起,万万不可,不知为何如此?”
张辽眼角隐有泪痕,动情的说道:“明公不知,我本为并州从事,粗有勇略,自以为丁刺史肯重用于我…
谁知他先前为了讨好大将军何进,便将我遣到洛阳,吾寒门出身,何进不喜,只派我四处为其征兵。
如今仅募得千人,正要回京述职,半路上听闻明公壮举,大味平生!深感明公忠勇,这便携军前来寻公投效啊!”
张昊闻言深吸了一口气,他心中感动眼中含泪,一下子将张辽扶起道:
“昊如今深感独自凋零,不想今日有幸识得贾先生和文远…
文远如此义气,率众来投…
文和先生不鄙吾年幼,真心教导…
吾张昊能得文和先生与文远相助,可好比西周得方召也…”
贾诩和张辽一听赶忙惶恐的说道:“明公谬赞…吾二人愧不敢当。”
张昊将二人拉到一席上,三人围坐一案,相互斟酒。
他知道,如今这些有抱负的人并不是因为自己的名声,而是因为自己身上的大势。
大势已在,顺应天道,怎么可能不吸引人才呢…
冰冻之下,你有火种,还怕无人填柴吗……
张昊依旧问回当下重要的问题:
“文和先生,先生之前所说三误,昊尽知…可既然已经选择,不知今后该如何?”
贾诩抚着胡须思考了一阵,开口道:
“如今既然方向已定,这条路难是难了些,但重在人谋也。
吾料河东董卓入主洛阳后必有大乱,朝廷如今官员凋零,他必定会大量征召名士为其左右,呵呵呵…
名士岂能是董卓所能操控的,到时候定然意见不合血染朝堂,奔走相告,不屑于他为伍。
而我们便可提前撒网捕鱼也…”
哈哈哈哈!三人一起大笑,又浮一大白。
“先生所言极是!吾亦此所想!”张昊点头道。
“这第二吗……并州丁建阳也会不甘示弱,二虎竞食,两人很快便会一战。
趁着他们比斗之时,明公全掌三辅,派遣二将,分别看守桃林塞与武关,征兵备战,如此东南无忧。
而西北散关、萧关两座关隘也须派遣二将,除守关之责,另需有安抚羌族匈奴的智慧,如此西北可抵一时。
在将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郡太守重新任命,配以郡丞都尉,按长安要政治理。
如此深沉谨密,深沟高垒,广积钱粮,广纳良才,至来年可保明公无恙…”
张昊与张辽听完贾诩言论,一起起身施礼道:“文和先生真乃大才!”
贾诩也站起回礼:“明公、文远过誉也…”
三人齐齐大笑,心中好不畅快,也许是贾诩刚刚不惑,张辽年仅十九,并不似历史上那样。
历史上的贾诩,在董卓霍乱大汉后,无奈屈身在其军队中,只能小心翼翼,长期以往游荡在叛乱、武将、军阀之间。
而张辽历史上征兵后回到洛阳,也是何进丧命,不得已归于董卓,后又跟随吕布,久久不得志,性格逐渐沉稳少言。
“两位今后就住在吾处,后日朝会吾确定官职后必然重用,到时一切便可进入谋划阶段。”
张昊一手拉着一人开心的走出酒舍。
这时王承恩一直在外等候,见张昊出来连忙说道:“主子,汪指挥使传来消息,得知那位大人今日已归家。”
张昊点了点头向两人说道:“走,我们去见见一位大人物。”
一行四人穿过西市,进入了略微冷清的东市。
张昊心说等一切安好后,定要将长安按照唐朝时的规划改建,那才叫帝都。
不多时,四人行至到一个院落前便停下脚步,王承恩连忙上前叩门,不一会儿里面出来一位老管家。
“几位是何人?有什么事吗?”管家见张昊几人有些来头,疑惑的问道。
张昊微笑着言道:“吾四人久闻皇甫大人威名,今日是慕名前来拜……”
还未等张昊说完,这位管家便摆了摆手道:“吾家大人如今患病,概不见客!几位请回吧。”
砰!
大门毫不犹豫果断关闭,张昊瞪着眼睛,张大个嘴巴,不可思议的看着王承恩。
“不想开门就拉倒吗…趴…一下子就跑进去了,这算什么?”
王承恩也是无言以对,只能憋屈的说道:“主子,要不今儿先回,等明日让汪直来请?”
张昊叹了一口气言道:“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小小挫折焉能使我怯步,再唤…”
王承恩无奈只得再次敲门。
贾诩和张辽则是欣赏着刚刚张昊所言,短短的相识相知,年仅十五便尽收如自己一般的有志之士…
明公心胸何其辽阔,终遇明主矣。
可惜,王承恩敲了半天门,里面也毫无动静,气的他埋怨道:
“这老杂毛!如此轻视主子,无理之极!!但叫人来烧了你这破宅子!”
“住口!承恩不得口出恶语!!”张昊怒视着王承恩训道。
贾诩这时也上前说道:
“明公,皇甫大人威名响彻九州,就是这脾气尤为古怪,要不今天暂且回去,改日再登门拜访?”
张昊无奈让王承恩找来纸笔,留了一封手札,塞到了门下,便不舍的离去。
过了一会儿,大门打开,府中老管家拾起手札,快步的进入正堂。
正堂当中坐着一位老者,其身材魁梧,神态自若,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一看就是个久经沙场的大将。
正是被誉为东汉第一战神:皇甫嵩。
他接过手札打开一看,不一会儿便眼睛湿润,喃喃说道:“此子…懂我啊…”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