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一群太监救东汉 > 第四十六章 弘农备战

第四十六章 弘农备战

    洛阳。

    德阳殿。

    “汝说什么!?卢氏县被攻下!?”董卓听到传令官的话大怒,将手里的帛书狠狠地砸在主案之上。

    一旁的李儒捋了捋短须,说道:“岳父何必气恼。就算他张昊和朱儁攻下卢氏,但只要我军据守弘农郡城,桃林塞有兵只三千,可令牛辅尽快攻下桃林塞,南下洛南,便可令张昊等首尾不能兼顾。”

    董卓深吸一口气,压了压胸中怒火,思考一阵勉强点了点头。

    李儒继续言道:弘农郡城坚固,附近地势又多是险要,亦是易守难攻之地,只需五千人便可在此挡他上万大军,也不必非要去和京兆军野战。”

    董卓挪了挪肥胖的身躯说道:“前日马腾、韩遂来报,他们再需五日便可率军强攻三辅。

    但那朱儁如今屯军不进,时日渐久…恐非有诈?如若牛辅再不攻下桃林塞,吾担心弘农郡守土孙睦会不会……?”

    李儒双眼微眯,听到董卓言语射出精光,道:“此事确要重视,土孙睦的长子降了,难保其父不会皆降…”

    董卓脸色难看,愤恨道:“咱对他们这些名士士子还不好吗!?为何都要离吾而去!?既然如此,命段煨领军五千接管弘农郡城!如若土孙睦不从,立刻抓捕下狱!”

    李儒连忙奉承道:“岳父英明!早该如此,这样一来只要坚守城池,弘农固若金汤。”

    董卓斜着看了一眼李儒,心中想着,若是能守城,谁愿意野战?虽然他从西凉带出来的铁骑属于当世强兵,但征战一久还会剩下多少,那都是宝贝…

    冷兵器时代,攻守城池,守城的一方占据极大优势,特别是像弘农郡这种坚城,几千人据守,就能挡住敌人数万大军。

    可如今能耗得起吗?

    不仅是京兆方面抵住他的大军,有消息称,就连丁原也有意向他率军来袭,河东与洛阳也需要大军镇守。

    “汝说的容易…这要是丁原率军来袭,咱还得亲自率军迎战,这样下来…耗不起啊…”董卓揉着头无奈的说道。

    李儒也是微微皱眉道:“正如岳父所说,洛阳、河东两地,在这几个月耗费了大量粮草,加上春耕在即,若是不尽快结束这场战争,治下百姓无法安心耕种,别说耗下去,到下半年连一粒粮食都拿不出来。”

    董卓越想越烦操,还有这张昊打的什么主意,明眼一看就得知,真以为他不知道么?

    去岁洛阳皇宫内乱,张昊带着一群先帝旧臣在三辅站稳脚跟,有意拥护皇子协称帝,改革吏治将凋零的三辅,重新聚集了数万兵马和十数万百姓。

    他治下之地还是关中沃土,只要有人,一年便可入粮无数,跟张昊比耐力,根本耗不起。

    “哼!咱暂时不管别的,赶快传令!让牛辅尽快攻陷桃林塞,命段煨快马加鞭接防弘农郡!”

    “诺!小婿领命。”

    枯纵山,京兆军大营。

    卯时一刻。

    “咚!咚!咚咚咚!”

    急促的鼓声在大营中响起,张昊双眼瞬间睁开,他急忙翻身而起,快速穿好戎装,别上横刀飞快的冲出营帐。

    “两队集结!”张昊大喝一声。

    长时期的习惯让张昊麾下士卒反应迅速,第三通鼓便都整装待发,队列而成。

    “目标!主营校场,疾驰!”

    诺!

    只见张昊率领两队,身后郝昭、赵累两名都伯,极速朝着主营校场急奔。

    这时黄忠骑马飞奔而来,渐渐校场布满一营大军,一刻时之内其余部曲亦集结完毕。

    黄忠身着甲胄,手持凤嘴大刀,站在旗令台上大声喊道:“袍泽们!吾部将北上驰援桃林塞!前往恒农县以西!兵贵神速,立即出兵!”

    恒农县位于弘农郡城西南,地形复杂,沟壑纵横,有大大小小的山头三千多座,沟岔九千多条。

    它的西面便是桃林塞,此番私下里张昊也收到了沈炼的密报,称徐晃原来的两千士卒加之四县的援军,已达到六千多士卒,多日与牛辅鏖战,死伤颇重,仅剩三千士卒。

    “风!风!风!”

    “必胜!必胜!必胜!”

    激昂澎湃,振奋人心的士气,在营部中蔓延…

    一声声此起彼伏的大喝,形成阵阵声浪迭起在空中,哪怕是张昊,亦被这股澎湃的情绪所感染,体内血液渐渐沸腾起来。

    他左右看了看,只见赵累和麾下士卒亦在振臂狂喊,就连一向冷酷少言的郝昭,脸色都微微潮红,同样的挥舞着拳头。

    士气…军心…

    此等情况是存在于强将之下,亦是在士卒之年龄,张昊所队,长不过二十,少不满十五,这等年岁冲动热血,焉知战争之恐怖。

    随着各部将旗向着北方移动而去,营以曲为单位,按着行军队列,开始拔营北上。

    张昊目中泛着明亮的光芒,一边喝令麾下士卒迈动整齐脚步,一边回忆着这段时间得知的军情。

    据沈炼所说,数日前董卓已经派大将段煨不顾先帝任令,将弘农郡城夺取,监禁太守土孙睦。

    并留下五千士卒守城,兵临南烛水,扎营驻守,并未渡河攻击西面的桃林塞,似乎是在等着什么。

    并有消息传言,牛辅已经连下了三次战书,要在恒农县,主动与徐晃做生死决战,一战而定恒农郡。

    沈炼也不知道这消息的真假,如今的徐晃麾下士卒越来越少,连长安以东各县各镇乡都集不到人了。

    “此战胜负不知,毕竟这都是历史上没有发生过的战斗,这次看来需要随机应变,弘农山地众多,看来是时候教他们一些特种山地作战的方法了…”

    张昊的脑海里回忆着看过的特种作战知识,这场战争的中心点在桃林塞,按照朱儁目前的策略,是黄忠部驰援徐晃,应是正面硬抗。

    朱儁应该是向东攻洛宁和宜阳,这样可断牛辅、段煨之后路。

    所以张昊这次只需要杀敌立功就够了,不用操心大的局势,朱儁的经验可比他要多的多,何况朱儁的身边目前有着自己的老师蔡邕和贾诩,此战定然获胜。

    张昊身边其实是有两位文士,一位杨修,一位张既,除了张既在张昊身边充当护卫长,杨修则是负责主簿工作,计算钱粮,战时两人充当谋士。

    就在张昊心中思考情报的时候,郝昭却来到他的身边,张昊却发现他的面色有些不对劲。

    “屯长…这不是通往桃林塞的路,看这个方向是往弘农郡城方向走的。”

    郝昭之前是太原人,也是因为三辅分田,才跟着家人从弘农郡跑到洛南县附近,这才被招进军中,所以他认识那条路。

    张昊听后略微惊讶,他连忙制止住郝昭的话。

    按理说徐晃军屯驻于桃林塞,牛辅就算要决战,也该在那附近才对,他们这只黄忠的部队却避开前往桃林塞的道路,走向另一条向北的小道。

    莫非黄忠并不是去支援徐晃?张昊摸不清朱儁的脉路,只能等黄忠下个命令时才会揭晓。

    黄忠这支部曲已经偏离官道很远,到了一处没有人烟的山谷中。

    在这荒山峻岭,渺无人烟的地方,就算是再多一军也不会被斥候发现。

    別部司马黄忠站在一个高石处,向他们说出此行的目的地,伴随着阴阴的寒风凛冽,他的声音才渐渐传来。

    “朱儁将军已去引诱段煨,将在烛水之北对敌!而吾部不需要参与此战,此行将军另有重任。”

    黄忠面对众将士咧嘴一笑,继续言道:

    “在朱儁将军与敌军对决之时,吾部将避开战场,自东北而上,渡过烛水,直扑弘农郡西南的峡县,必须将其攻陷,之后堵截段煨回援之路,将其军伏杀!”

    “此战,吾部必胜!”

    “京兆军必胜!”

    “将军必胜!”

    “京兆军威武!!”

    随着黄忠叙说完将令,话音刚刚落下,便响起无数激动的声音。

    原来如此……

    张昊微微一笑,亦不在惊讶。

    这位老将军是准备一战而定乾坤,他相信徐晃能顶住牛辅的强攻,并示弱与董卓派来段煨的这支增援部队,也有绕后断其归路的奇兵。

    想到这里,张昊也不由得感叹称赞了一声“真是老而不死是为贼啊…真特么奸啊…”。

    大军正面示弱对决,奇兵绕后捅后路…

    正面战场打赢了,他们这只奇兵便可断联军后路,绞杀溃军,消灭董卓的士卒粮秣。

    反之,如果两军正面战场僵持不下,他们这只插后的奇兵夺下峡县,被断掉后路的牛辅、段煨两军,势必会军心大乱,为徐晃、朱儁所破。

    至于说会不会输……

    以朱儁这个打了一辈子仗的老头,身边还有蔡邕和贾诩出谋,徐晃、黄忠两名勇将,打牛辅和段煨,应该不会输…

    想到这里,张昊心中方才放心下来,他跟郝昭和赵累言道:“告诉兄弟们,此行战役必胜,每晚加练,吾教你们一些新战法!”

    郝昭与赵累一听,瞬间大喜,道:“谢屯长信任,吾二人必定跟随屯长!生死不弃!”

    这年头传授兵法?那就是授业之恩,恩比天重。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