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是真的很好啊 > 4、老陈家的餐桌

4、老陈家的餐桌

    “嘿......”

    听到温曼筠和陈翰学的对话,在厨房接手老陈工作的陈远洲忍不住得意一笑。

    “鱼汤的盐我已经调好了,你小子别再加了。”

    老脸挂不住的老陈,企图在某件事情上展现自己的权威。

    “收到,陈长官。”

    ......

    从菜篮子里拿出一盒绢豆腐,倒扣在掌心中,陈远洲熟练的用刀挑开盒子底部的四个角,待到盒子里的水流干后,撕开保鲜涂层,将整盒豆腐完整取出,倒扣在砧板上。

    随手一抛,盒子精准落入套好塑料袋的垃圾桶。

    “完美。”

    陈远洲忍不住赞美这具年轻的躯体。

    挽过一个熟练的刀花,陈远洲将豆腐整齐的分成大小完全等和的十二块,将豆腐挑起放到刀面上,沿着锅壁逐个推入锅中。

    十分钟后。

    打开锅盖,将切好的葱花撒入锅中。

    关火。

    从碗柜中取出一只骨瓷汤盆,将鱼汤盛入其中。

    “各位客官,上菜咯。”

    陈远洲吆喝道。

    ......

    陈远洲家盛饭的碗不同于一般人家的款式统一。

    温曼筠按照三人的食量各自挑选了大小不一的三款碗。

    温大人的是勾勒青花的骨瓷小碗;

    老陈的是青白釉的折腰大碗;

    陈远洲的就比较多了,从婴儿时期用的奶瓶、幼儿园用的聚合酯双耳小碗、到后来陈远洲懂事后拉着温曼筠挑选的琉璃大碗。

    甚至有一个陈远洲在小学时亲手制作的玉米淀粉谷物碗。

    那是陈远洲两年级时发生的事。

    当时陈远洲为了几毛钱,拉着史钢德挨家挨户回收废纸品时,在某本不知名杂志上看到中海市某小学生发表的一篇作文《我用玉米淀粉制作了一个可以吃的碗》。

    看到这篇作文的陈远洲,周末到了姥姥家,缠着姥姥用磨石给自己磨了两斤黄豆和玉米。

    陈远洲蹲在屋檐下用姥爷捣药的研钵捣鼓了几个小时,多次调试水和粉的比例,晒干后终于拿到一个“谷物碗”。

    陈远洲喜滋滋的盛上姥姥给煮的面条,刚捧着碗吃两了口,谷物碗便从底部裂开,碎成几块,滚烫的面条也洒满了陈远洲的裤腿和脚上。

    姥姥见状急的给陈远洲又是上药又是擦拭,心疼自己的亲外孙。

    好在陈远洲的姥爷是个老中医,家里也备着不少膏药,陈远洲才没有落下伤疤。

    待姥姥上好药后,陈远洲不哭不闹的换好裤子,跑到村口修路的工的上,抓了一把水泥返回家中。

    将水泥混入剩下的玉米和黄豆粉中,加水,用杆臼将三者捣到一起。

    晒干后,终于得到一个结实的“谷物碗”。

    陈远洲也不傻,知道水泥没法吃,只是他从小就主意多,认定的事还非得做到。

    在给温曼筠和陈翰学一阵炫耀后,就将碗交给温曼筠收藏了起来。

    回忆起这件事,陈远洲脑门有些发黑。

    “写这作文的小学生肯定没用这碗吃过面,祝他三十前没对象。”

    陈远洲心里祝福这个小学生。

    ......

    “豆腐切的够整齐啊。”

    温大人夹了块豆腐举到面前,仔细看了看后,夸赞了一句。

    陈翰学觉得有些奇怪:“这小子的刀工什么时候这么好了。”

    “陈远洲从小跟着自己学厨艺,虽说极具天赋,颇得自己真传,但是这刀工,没个一、二十年可练不出来”

    “这小子肯把捣鼓的劲头用在学习上就好了。”

    陈翰学小声的嘀咕了一句。

    温曼筠听到陈翰学的嘀咕后,将话头转到陈远洲身上。

    “儿子,今年估分出来没,能上几本。”

    看到战火转移到陈远洲身上,陈翰学心里一乐,面上还是故作严肃的说道:“估分可马虎不得,等分数出来后,咱琢磨琢磨在外省挑个好学校。”

    “为什么去外省,咱们秦省这么多一本二本,随便哪个不能去?”

    温曼筠一挑眉,瞪了一眼陈翰学。

    “是,是是,老婆说的对。”

    陈翰学脸上的严肃一触即溃,附和着温大人的话。

    “预计能摸到一本的尾巴,但还差了点,二本保底。”

    陈远洲假装思索了一阵,回答道。

    对于自己的高考分数,陈远洲再清楚不过,一本差了四分。不过陈远洲并不在意,也不祈求能穿越到高考之前。

    能够重活一世,已经是最大的幸运。

    “唔,已经很好了,真是妈妈的乖儿子。”

    温曼筠给陈远洲夹了块排骨放到他的碗中。

    “有想去的学校了吗?”

    听了儿子的估分,陈翰学问道。

    “嗯,有了,不出意外应该会报中海经贸学院。”

    陈远洲咬着排骨说道。

    “中海经贸也不错,是中海直属的院校,在秦省也算老牌院校了。”

    陈翰学沉思了一会道。

    “听说上京教育系统去年有人事调动到中海的,好像就是去的中海经贸当校长了。”

    温曼筠似乎想起什么。

    “对了,好像是的,听说是位姓钱的领导......”

    老陈回忆着最近的新闻。

    “儿子你决定了就行,妈妈都支持你。”

    “爸爸也支持你。”

    陈翰学接着温曼筠的话跟拍着马屁。

    “父子俩感情挺好嘛,儿子的第一笔生活费从你的私房钱里扣。”

    温大人夹起一根翠绿的油菜花,瞥了一眼陈翰学,淡淡的开口说道。

    “老婆,这怎么能行,我真的没有私房钱,你要相信我啊。”

    ......

    六月,南淮进入了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间。

    陈远洲双手撑在窗沿,眺望窗外的风景,享受着傍晚的风。

    陈远洲家位于南淮江祁区的政府职工大院,其中居住的大多是江祁区各单位基层的职工家属,当然也有如陈远洲父母一般,任职不同系统,结婚后迁居到一方单位大院来的。

    遗传自老陈的身高体格,让陈远洲在小时候就已经比同龄孩子高出近一个脑袋,在大院中也一直承担着孩子王的角色。

    “那几个鼻涕妞现在也不知道怎样了?”

    经过这一个白天,两世的记忆已经基本融合,但陈远洲的记忆更多的停留在自己创业之后的,上学时的记忆倒有些模糊了。

    “只是少了些片段,应该不碍事。”

    陈远洲心里想到。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